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作者: 王挺 彭佳媛 刘慧芳 许慧 郑百花 王酉琪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需求愈发强烈。地方高校作为地区性高等教育机构,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目前,地方高校面临着与政府沟通不够,缺乏系统性服务平台与机制、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匹配、师资力量薄弱等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地方高校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涉农企业的联系;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开展基于乡村振兴的专业建设;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该研究旨在为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  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1-027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1.06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Ting,PENG Jia-yuan,LIU Hui-fang et al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5)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demand for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trong. As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providing talent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present, local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lack of systematic service platforms and mechanisms, mismatch betwee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needs, and weak teaching staff.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but they also constrain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s and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carry ou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tensify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ing staff,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teaching level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better serv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and provide a solid talent foundation for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elp to rural revitalization;Talent training;Dilemma;Countermeasures

基金项目  2022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C007,2022C008);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巩固扶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研究课题(LM2022035);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JGB2021087)。

作者简介  王挺(1988—),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从事农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4-3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全面推进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提质升级提供了契机[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关键在于人才振兴[2]。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在培育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涉农院校应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打造成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主体、乡村人才培养集聚高地、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和政策咨询智库。当前,乡村人力资源不足、精英缺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瓶颈[3]。地方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技创新的职能[4],应主动担任智囊团代表,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以实际行动彰显时代价值,诠释责任担当。

1  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1  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地方高校作为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先进的科研设施等。地方高校通过设置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出具备系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些人才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时,地方高校还能够依托其科研优势,对乡村振兴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地方高校通过产学研融合和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而且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均衡。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地方高校能够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例如,地方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研发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推广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机构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5]。

1.3  培育创新型人才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创新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科技、科普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代表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农业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够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些创新型人才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4  提升乡村人才素质

乡村人才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地方高校能够针对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乡村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地方高校按照“高端引领、分类开发,示范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乡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专业人才队伍[6]。这不仅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而且能为乡村产业的现代化和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补充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等方式,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能够缓解乡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而且能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  当前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境

2.1  与政府沟通不够,缺乏系统性服务平台与机制

从目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形式来看,大多数为高校服务地区的单向活动,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不够。由于缺少政府的助力,地方高校缺乏系统性服务平台与机制,其服务行为大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7],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  沟通渠道不畅。

当前,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会议、文件等形式,缺乏实时、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这导致双方难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对方的实际需求、政策动态以及发展策略。因此,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能无法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乡村振兴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偏差。

2.1.2  信息共享缺失。

由于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双方在人才培养资源方面可能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例如,高校可能针对某些与乡村振兴需求不符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大量投入,而地方政府可能在不了解高校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重复投入类似的资源。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不仅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可能导致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2.1.3  服务平台不完善。

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社会服务项目以及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从而限制了地方高校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实际需求与问题的机会,不能很好地定位服务对象的需求与自身的能力,服务领域针对性不强,宣讲、培训、表演内容不一定符合服务地区农民的喜好和需求。

2.1.4  协同机制缺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