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

作者: 汪伟 李佳慧

摘要 面对时代的矛盾、格局和要求的转变,农林高校要根据实际工作现状和时代发展需求,充分解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内涵,打造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形成农林高校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培养农林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主流价值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打造富有农林高校特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2-027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2.068

Analysis on the Moderniz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WANG Wei,LI Jia-hui

(School of Marxism,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

Abstract Facing with the contradiction,patter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according to the work status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ear,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interpret the modernization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era,create new development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orm a new path of a varie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ultivat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follow the era mainstream value orientation,deep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moderniz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reate modern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Key words New era;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odernization

基金项目 安徽省质量工程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2021szjyxm032)。

作者简介 汪伟(1997—),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 2022-03-18

思想政治教育是回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问题,解决时代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将对人思想意识的正确培养落实到时代和历史发展进程中。高校应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农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实践性、实用性等学科特色承担着培育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担。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林高校自身学科特色角度构建和完善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开辟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是实现时代重任和实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1 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内涵

按特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关系的中介因素,是联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环境的桥梁,是一种认识工具[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原则的重要体现,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征程中非常重视工作技术与方法论的研究。中国共产党夺取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2]。中国共产党能够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方针[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学科发展,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邓小平曾指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只能说服,不能压服。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4]。江泽民面对社会主义发展新变化对人们思维的挑战与冲击,提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5]。胡锦涛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精神世界和价值观的塑造,在提高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抓好学校教育,以教育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发挥岗位的主战场、主教材、主途径功能,全方位做好自己的岗位,引导大学生多方位发展[6]。

新时代农林高校要深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担负知农、爱农、助农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时代重任[7]。农林高校要运用自身特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主动担负起乡村振兴、农业兴国、农业强国的时代重任与使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时代发展的变化,要从一定的高度出发进行整体性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思维方法的运用,他强调思维方法也要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有其时代任务和社会目的性,起着主流价值导向的作用。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2 新时代对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立德树人,更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时代的发展与自身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生命力和活力,更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色[8]。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不能仅仅追求它的思政功能,更要倡导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细处,勇于承担时代的重任,把握主旋律。如何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道路,在新时期农林高校面对新格局、新要求、新矛盾,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作用和功能性,在不断拓展教育平台的同时,农林院校也要将个性化建设融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2.1 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的新变化,突出农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农林高校要从自身建设出发,从学科固有特色出发,不断深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具有本校本学科特色的专业发展,使学生的专业知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新时代环境建设目标,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让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于人民大众、奉献于基层实践的意识。

2.2 响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使命的呼唤,开展农林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两步走”战略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上,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不断奋斗。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发挥其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教育功能。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政策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让青年学生自觉承担起助农、爱农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要在劳动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发展大思政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农林院校应凭借自身教育资源,形成完善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劳动结合起来,响应新时代使命的呼唤,成为创新型农林类人才。

2.3 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格局的发展,形成农林类高校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11]。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建设课题与发展目标是不一致的,承担的责任和担当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目前最明显的表现是教育与教学的媒介发展在不断创新与改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表明,使用移动电话上网的网民已有8.97亿人,使用移动电话的网民比例达到99.3%。信息交流的便捷对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各种信息流冲击,对学生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判断是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学生在面对各种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让学生广泛交流,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目前,将大数据分析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结合,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界应用的一大创新,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大数据赋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2]。这就需要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拓展教育教学平台,依托新媒体资源,化危机为机遇,形成教育合力,应对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新挑战。

2.4 积极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挑战,捍卫农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攻击也没有停止过。在疫情防控期间,西方国家部分人将疫情防控的责任甩锅给中国。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政治等方面进行抨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攻击加剧了新时代我国思想意识的危机性和挑战性。

我国高校是敌对意识形态攻击的前沿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捍卫思想意识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林高校在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进行正确塑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农林类高校面对思想意识的挑战,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主动承担起农林高校对新时代的使命,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以农林高校学生敢于吃苦、敢于实践、敢于担当的精神,促进学生树立刻苦奋斗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奉献来实现人生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深入基层学习,服务人民大众。旗帜鲜明讲政治、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党史学习,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3 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农林高校未来发展将取得重大成就。农林类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肩负着培养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13]。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并积极融入教学实践中,以理论为支撑点和出发点,从当前国情出发,面对新时期发展形势提出的需求,从学校自身学科特点出发,加大思想政治教学的厚度和深度,将具有行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学元素整合到教学中,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完善教育教学办法,突出实践地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农林高校不仅要把握社会主流价值导向,而且要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载体,打造具有农林类高校特色的新媒体教育平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