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发展研究
作者: 李勍 李晓铁
摘要 在生态旅游综合体相关理论指导下,对生态旅游综合体的概念进行概括性总结,并通过贺州市区位与产业定位、旅游优势资源、旅游发展现状、生态旅游综合体建设现状等建设条件分析,提出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4种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综合体;模式;广西贺州
中图分类号 F 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3-013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3.03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Complex in Hezhou City of Guangxi
LI Qing1, LI Xiao-tie2
(1.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2. Guilin Tourism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levant theory of ecotourism complex,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complex is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zhou’s location and industrial positioning, advantageous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construction status of ecotourism complex and other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construction mod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cotourism complex in Hezhou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complex;Model;Hezhou,Guangxi
基金项目 贺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6ZZSK01);
2020 年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名师工作坊“观光农业服务及人才孵化工作坊”项目(市教职成〔2020〕4 号)。
作者简介 李勍(1988—),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硕士,从事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3-29
随着社会科技和有效经济能力的整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从旅游视角而言,传统的、单一的旅游方式已逐步向追求更完美、更丰富、更有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多业态方式转变,生态旅游综合体一出现便倍受旅游者热捧。
由于生态旅游综合体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对其研究和实践尚存在理论不足、经验有限的问题。笔者从生态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基础条件和生态旅游综合体发展现状,旨在总结生态旅游综合体的最佳应用模式,从而为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生态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生态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来源于旅游综合体,属于旅游综合体的一种类型[1-2],又是旅游综合体最新的研究模式[3]。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综合体的研究甚少,国内只有董双兵等[4]给生态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做了初步定义,还没有形成权威性或公认的概念。董双兵等认为生态旅游综合体(Ecotourism Complex),是以自然的、文化的原生态资源为吸引物,以度假、居住为重要手段,强调综合效益,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同时强调了生态旅游综合体以原生态资源为引擎、对中心城市的依附特点明显、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的3个特征[4-5]。
该研究认为,这一概念基本满足旅游综合体的要求,但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之下,还应该强调生态保护意识,即:生态旅游综合体是在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指导下,以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为背景,以具有特色的原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功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法律允许开发的土地资源),有机融入高档休闲酒店、度假地产、特色餐饮、多功能会议、特产购物和民俗文化、娱乐健身等产业,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生态修复、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因此,生态旅游综合体既依附自然的、文化的原生态资源,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它既是旅游多功能、多业态的有机融合体,又能满足游客“吃喝、住宿、游览、购物、娱乐、学习、养生”等旅游服务要素的要求;既能推动旅游消费、景区发展和地产开发等模式不断升级,又能体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2 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基础条件
2.1 贺州市区位条件与旅游发展战略定位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粤、桂3省(区)交界地。与广东省的怀集、连平、连山和湖南省的江永、江华以及广西桂林、梧州等县市相邻。行政区域面积117.53万hm2[6],常住人口200.79万[7]。
贺州市是广东到桂林旅游黄金线路的中段,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到桂林的必经之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优势。
贺州既是一座年轻的小城市,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虽然现在的贺州市是2002年才撤地建市,时间不长,但其文化史却可追溯到2 000多年前的汉代,是广西最早接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地区之一。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就设立了临贺县,古代的临庆国、临贺国所在地也都设在贺州,辖区内出土的文物麒麟尊,就是战国时期岭南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8]。
贺州还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通过贺州市人民的努力奋斗,贺州市很多方面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示范和榜样。如贺州市是全国唯一“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辖区市,是世界长寿市、中国十大养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中国重钙之都、中国长寿美食之都、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因此,贺州市被冠之长寿城市、生态城市、矿业城市、红色城市、人文城市、果蔬基地等城市名片。此外,由于贺州市邻近粤港澳地区,因此,又有“粤港澳后花园”的美誉。
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了《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了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主体地位和新使命新任务。贺州市按照总体要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定了《贺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部署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全力东融、产业优先、乡村振兴、长寿品牌“五大战略”举措,在全力东融举措中形成“贺州模式”,培育壮大贺州经济。
在产业方面,贺州市将现代特色农林产业集群、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培育产业[9]。此外,贺州市委市政府还积极培育“五大新引擎”,以推动大创新、实施大开放、培育大物流、发展大旅游、构建大健康为抓手,实现贺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弯道超车”[10]。
贺州市的战略定位为生态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2 贺州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贺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加上气候和地质结构发育等特点,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根据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将贺州市比较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概括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以及红色旅游资源五大类,如表1。
这些旅游资源,按其特有性、影响力、开发前景分析,其重要性排名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山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在贺州分布的数量不是很多,历史事件轰动效应也不是很大,而且是穿插在各景区之中,故不参与排名。
2.3 贺州市旅游发展现状
贺州市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旅游业发展比较迅速,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景区景点、旅游交通、住宿酒店、购物餐饮、旅行社、旅游娱乐等旅游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2020年分别被评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2018年国际健康长寿论坛永久落户贺州。2009年以来,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4 344.68万人次,旅游消费实现551.67亿元,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逐渐凸显,如表2所示。
但是,由于贺州建市时间不长,而且主城市是在老县城的基础上叠加建设,拆建难度很大,加上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缺乏支柱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整个城市显得生机不足,建筑体乱象多,城市内很多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如城市电力、道路、公共交通、通信以及旅游接待设施等还不配套、不规范。旅游开发方面也还存在龙头企业少而不强、资源多开发慢、现有景点特色不足、文化内涵不深、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欠缺、旅游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客源市场的空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2.4 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开发现状
理论层面,贺州市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还是空白,在中国知网上查询不到贺州市+城市综合体、旅游综合体、生态旅游综合体的研究文献,但对黄姚古镇旅游保护开发的文献比较多。
2.4.1
规划层面。从贺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了解到已立项公示的项目有:贺州姑婆山足球体育文化旅游项目(足球小镇)、黄姚古镇旅游文化特色小镇、姑婆山生态养生特色小镇、南乡西溪森林温泉养生特色小镇、大桂山森林颐养特色小镇、富川国际慢城养生特色小镇等项目。其中,贺州姑婆山足球体育文化旅游项目(足球小镇)、“梦里黄姚”文化旅游创意城项目、南乡西溪森林温泉养生特色小镇等生态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已落地在建,这些综合体主题定位明确,特色明显,产业集群丰富,产业链完整,文化内涵深厚,而且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2.4.2
实践层面。通过对贺州市的城市建设调研发现,即将建成的万达广场是目前贺州市唯一的城市建筑综合体项目,集合大型购物中心、豪华公寓、高尚住宅、特色餐厅、娱乐城、大型影院、体育健身中心、交通枢纽、地下停车场等功能于一体;另一个初步建成的是西溪森林温泉养生小镇(西溪森林温泉度假村一期),也是目前贺州市唯一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
2.5 贺州市生态旅游综合体案例分析
2.5.1 西溪森林温泉养生小镇(西溪森林温泉度假村)。
位于贺州市东部的南乡镇,该镇具有“桂东香格里拉”的美称,是贺州市唯一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距市中心80 km,有二级公路直通广东境内,小镇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2万个/cm3。其中温泉是该镇的主要资源之一,有大汤、西溪2处大温泉,其他地方还有多处小型温泉,其中西溪温泉位于良怀村境内,其水温高达86 ℃,可以煮熟鸡蛋和脱除禽类羽毛。此外,温泉富含硫、砷、硒、氟等多种矿元素,对皮肤病和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西溪森林温泉养生小镇是一个以温泉度假、休闲养生、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项目,它不仅是集温泉养生、乡村休闲、健康管理、健身运动、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养生小镇,还是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小镇从2013年动工兴建以来,目前已经完成了启动体验区超过3万m2项目的建设,情人谷温泉体验区建设有32个不同特色的温泉池,还建成了一批别墅群、会所、客栈、五星级旅游宾馆,有98间客房和380个餐位。据小镇介绍,自2015年年底试营业以来,深受粤港澳大湾区游客青睐,年接待游客量50超过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