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效益视角下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郭丽彦 王家辉 汤华 张硕摘要 农业生态旅游是基于生态理论下而延伸的一种强调绿色、品质和闲适状态下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一种旅游方式。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旅游品质的不断提升,农业生态旅游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为此,在多重效益视角下,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了分析,重点就如何在农业生态旅游理念的支持下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如何保障农村生态旅游的运营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多重效益
中图分类号 F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4-012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4.030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Agro-ecological Tourism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Benefits
GUO Li-yan1,2,WANG Jia-hui1,TANG Hua1 et al
(1.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2;2.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555)
Abstract Agro-ecological tourism is an extension of the ecological theory that emphasizes greenness, quality and leisure to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enjoy lif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ourism quality, agro-ecological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tourism projects in my country. In the discus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develop rural eco-tourism project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and how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of rural eco-tourism.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make contribu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tourism market.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Rural tourism;Multiple benefits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其活动场所,以乡村聚落、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以有别于当地乡村居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为目标市场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1]。近年,随着“节能低耗、绿色无污染”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为对旅游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推动乡村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形势背景下,如何通过适度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农民的农业增收和经济影响力,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围绕农业生态旅游理念,就我国农村新型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为提升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践行农业生态旅游的理念做些有益的尝试。
1 农业生态旅游及其开发的必要性
1.1 农业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年代联盟(IUCN)基于环保、低碳的理念提出的。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为了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很多国家开始建设以环保、低碳为理念的生态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观[2]。
对生态旅游方面的考察经过延伸可以归结为农村生态旅游的考察,通过展现乡村的风土人情的方式,使得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较短的时间对旅游区的特点进行了解。农业生态旅游大多数的游客都来自城市,他们的目的就是体验一下大自然的风光,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可以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3]。总之,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相比,具有乡土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的特征。
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而且也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大部分研究者只片面论述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这引发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存在大量的误用、滥用、泛化现象。尽管如此,乡村生态旅游的性质、目标已经形成了统一认识。纵观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它实质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破坏环境等不良现象后对自身发展所做的调整和升级,它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4]。这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出国内外研究者对节能减排以及碳排放总量指标控制的重视,这是国际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体现。乡村生态旅游,将生态文明理念与乡村旅游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了生态效益的实现,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型旅游形式。
1.2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带来的多重效益
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环境,改善以往被破坏的环境,从而增强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只有所有人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5]。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还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和人们的积极投入[6]。
1.2.1 生态效益: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要与当地的环境特点相结合,扬长避短,利用生态的理念和美学的知识对乡村的生态环境进行建设,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倡导游客积极参与到环保的行列当中,保证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乱扔垃圾,自觉地保护环境。除上述内容之外,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大自然所形成的自然景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们应该好好呵护,因此保护生态旅游区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放松心情的地方,也有利于保护全球的环境[7]。
1.2.2 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当地村民生活质量水平,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能够改善乡村的交通道路,使得道路更加通畅,作为旅游区来建设的话,在政府的支持下,将会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房屋进行改造,使得其更加美观,对于排污方面也会加大处理的力度,至此,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会有所改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将会加快农村的产业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乡村居民的收入也会不断提高,从而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
1.2.3 文化效益:推动乡村优秀文化健康发展,保护民俗文化。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严格尊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使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从而重视起来,积极探索当地的文化价值,积极地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同时,当地的居民也可以借此机会发扬民间艺术品,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8]。
2 多重效益视角下区域经济发展中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不应该体现在旅游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应该体现在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低碳活动,使游客加深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低碳体验[9]。
2.1 加大乡村低碳交通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活动离不开交通的支持,提倡农业生态旅游,必须重视低碳交通。在旅游景区推行低碳交通重点要对个体机动车进行限制,同时大力提倡节能化、公共化的新交通模式[10]。第一,鼓励景区外使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应该善于利用城市内部便利的交通条件,借助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力量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第二,景区内要尽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推行太阳能车、电瓶车等节能化、轻便化的交通工具。第三,提倡个性化、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如步行、自行车、人力三轮车、马车等传统交通方式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的排放,同时也能使游客获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第四,加强新型交通设施的建造。如建设农业生态旅游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以及营建生态停车场等。
2.2 优化乡村生态旅游的住宿条件
旅游活动中的住宿环节是减少碳排放的重点。旅游景区要尽量为游客提供舒适、干净的住宿条件,不要过于追求居住条件的豪华。同时,旅游景区要立足于自身实际,鼓励游客入住乡村旅馆、农家客栈,甚至自己搭帐篷,这不仅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还能推动旅游景区经济的发展。餐饮企业也要深入调查自身能源消耗状况,并在这一基础上制定新的能源管理规定,如选择符合生态条件的建筑材料,如果当地材料满足建筑条件,就尽量不要选择外地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也要加强控制,不向游客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向游客宣传自带洗漱用品;号召游客节约电、水的使用,安装节水淋浴设施,推广节能灯;大力提倡新型节能设施,发挥节能减排新产品的作用。
2.3 创新农业生态旅游线的有关内容
游客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最深刻的旅游体验,所以旅游景区要重视农业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发和推广[11]。在设计农业生态旅游中要侧重产品项目的开发,在开发中除了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恪守“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原则的同时,还要创新旅游项目开发内容,塑造生产旅游品牌。
其一,设计农业生态旅游个性化产品。无论是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农业生态旅游,都必须重视低碳技术的应用,因此旅游景区可以尝试同相关低碳产业建立合作关系。举例来说,旅游景区可以包装那些富含低碳技术的产品,使其成为游客的旅游吸引物;加强科普设施的建造,向游客宣传新技术、新能源等相关知识;寻求政府主管部门、旅游协会的支持,定期召开有关农业生态旅游的主题活动等。如山东德州的“中国太阳谷”就是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景区,该景区实现了在太阳能产品生产基础上发展观光旅游,成为国内知名特色旅游基地之一,但是必须承认,这样的旅游设施在建造过程中的技术性强,难度大,不容易操作。
其二,设计农业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如果旅游景区根本不适合大规模建造农业生态旅游吸引物,可以在自身现有条件基础上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旅游活动的低碳性,同时也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归根结底是要求游客通过参与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去体验最质朴的旅游方式。如民俗旅游景区、古镇旅游景区以及红色旅游景区等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使游客充分融入景区的生活方式之中,而这种做法恰恰与当前所提倡的低碳发展理念相符。
除此之外,旅游景区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商品来加深游客的旅游体验。旅游商品往往能够帮助游客唤醒从前的记忆,因此设计旅游商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符合旅游主题。农业生态旅游商品一定要以低碳为主题,同时要能够与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结合到一起。旅游商品的材料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在突出环保的基础上体现实用性,还要保证商品绿色、安全。
3 多重效益视角下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