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买地那·吐明巴依 孟梅

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0

摘要  以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进行评估,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样本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在就业能力提升中存在的文化程度较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差、自信心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技能培训模式有待创新、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从个人层面、政府层面、妇联组织层面和企业单位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就业能力;农村妇女;Logit模型;特克斯县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5-0227-05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05.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of Rural Minority Women—A Case Study of Tex County

Maidina·Tumingbayi, MENG Me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

Abstract  Taking rural minority women in Tekesi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rural minority women in Tekesi County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and evaluates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rural minority women.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minority women’s employability in the sample area.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individual level, government level, women’s Federation organization level and enterprise unit level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minority women’s employability in Tekesi County, such as low education level, poor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vel, lack of self-confidence, lack of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innovation of skill training mode and insufficient publicit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mployability of rural minority women in Tekesi County.

Key words  Employability;Rural women;Tekesi County

在1995年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上,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政府始终认为,实现两性平等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在201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文件中提出,“妇女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推动者和建设者”[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加快农村就业率,推进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富裕[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最大的希望是提高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就业问题。随着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重男轻女观念也有所变化,女性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因此,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迈入就业市场,但因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与城镇少数民族妇女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她们在就业方面不容乐观。新疆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财富积累单薄;就业人口供需不平衡,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地域与历史遗留问题;就业远离区内外市场;教育投入与职业技能欠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就业观念制约等。由此可以看出,解决农村妇女就业存在较大障碍。基于此,笔者以特克斯县为研究区域,探讨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农村妇女就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特克斯县属于新疆农牧业人口大县,农村家庭经济来源以务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多留守在家,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劳动力剩余现象。因此该研究主要通过对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情况、提升就业能力的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中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政府科学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帮助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提升就业能力,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妇女就业能力提升是通过激励手段来使妇女获得自信,实现个人价值,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虽然目前关于妇女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居多,但对农村妇女、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尤其对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寥寥无几,还发现近几年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如何提升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能力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丰富了农村妇女就业相关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障碍的层层分析,发现目前影响样本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妇女传统就业观念与意识、多重身份冲突、文化教育程度、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培训等,这些对于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帮助提升样本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能力能够使今后的脱贫攻坚战略获得更多群众的响应,能够使样本区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对于就业方面有着全新的认识,便于政策的推广和实施。而后,提出的一系列就业能力提升对策能够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发展问题、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地位认同度的增强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样本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能力低下是其就业问题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全方位地提升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可以有效地解决该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难的问题。

1 研究区概况

特克斯县政府位于距乌鲁木齐810 km处。该县东与巩留县接壤,西与昭苏县接壤,南与白城县接壤,北与巩留县和察布查尔县接壤。

自然条件:全县94%的面积为丘陵地,平均海拔1 200 m,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光线充足,夏季降雨量较大,日夜温差较大,全县总面积8 066 km2,有耕地3.33万hm2,天然草场50.267万hm2,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

生物资源:全县生物资源丰富,郁郁葱葱的树木,山上有狼、雪鸡、豹和其他野生动物,生长雪莲花、比母、党参等罕见的药材。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藏有大量的铜、铁、煤、片石,煤层构成稳定,分布广,储藏浅,品种齐全,煤质好等。

地域、人口:全县辖有5镇3乡1场,76个村(社区),总人口为16.9万,居住着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柯尔克孜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55%。

经济状况:截至2020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2亿元,是2015年末的1.44倍,年均增长6.4%;落实伊犁州“千人帮千企(项目)、服务促发展”活动,持续用力做好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建设各类政策宣传,新开发就业岗位2 196个,完成各类培训4 553人,继续完善《特克斯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开展组团式、小分队精准招商,现有招商引资在手项目77个、总投资197.8亿元。

城市荣誉:特克斯县城根据《周易》八卦“后天图”设计建成,环环相扣、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八卦城。2001年荣膺世界吉尼斯之最,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喀拉峻草原2013年成功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成功创建喀拉峻国家5A级景区、八卦城国家4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十余项旅游品牌。近年来,特克斯县先后举办了世界易经论坛、国际摄影节、天山文化旅游季等活动。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第二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县等。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在查阅资料和分析对比调研对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取了特克斯县4个乡镇的8个村分别是齐勒乌泽克镇(齐勒乌泽克村、苏阿苏村)、乔拉克铁热克镇(塔斯巴斯陶村、阿特恰比斯村)、阔克苏乡(阔克苏村、阿克仓村)、呼吉尔特蒙古乡(呼吉尔特村、多勒肯村)进行调查获取一手资料。

问卷中的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以上4个乡镇8个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对此次调研对象的界定是18~60周岁在种植、养殖、务工、经商、创业以及社会服务等行业就业的、并生活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妇女。

笔者于2021年3月10日—2021年9月12日在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人民政府实习期间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47份问卷,经核对后能作为后续分析的问卷有340份,有效率达97.14%;具体问卷发放情况见表1。

2.1.1    问卷信度测试。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试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如果一致性低,则信度低,若一致性高,则可信度高。问卷设计和数据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信度分析方法主要有重测信度法、复本信度法、折半信度系数法和Cronbach’s α信度系数法。

该研究问卷总体的Cronbach’s α值0.947,大于0.8;表明问卷信度高。其中各维度中,家庭因素、社会组织因素、政策制度因素、性别地域因素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表2);说明信度高,由此说明问卷信度达标,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2.1.2    问卷效度测试。

有效性,是衡量综合评价体系能否准确反映评价目标和要求。问卷有效性分析的常用方法是结构效度分析。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所反映的结构与测量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构效度分析的方法是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中,主要考察了KMO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KMO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在0.00时显著;这表明效果很好。同时,荣泰生还表示,效度分析应该包括两个条件:一是结构应该正确,二是测量应该正确。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KMO and Bartlett’s Test,从表3可以看到,各维度的KMO值均大于0.8,说明效度高;且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均为0.000<0.001,说明此次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符合研究标准。

2.2 选取指标与权重确定

2.2.1    选取指标。

模型探究的是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是否愿意提升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因此,选取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是否愿意提升就业能力为被解释变量,使用“Y=0”表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不愿意提升就业能力,“Y=1”表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愿意提升就业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