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作者: 雷小青
摘要 在明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诉求,结合陕南区域生态产品国家及区域层面的功能定位,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人才短缺、融资体系尚未完善、制度支持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生态产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6-025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6.057
Research on the Path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EI Xiao-qing
(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0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realistic demand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southern Shaanxi region at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aiming a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the incomplete financing system, the insufficient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the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Ecological product;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议题。陕南区域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的山区地形地貌等原因,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缓慢,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利于推进陕南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实现陕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明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功能定位,分析了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到:“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要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这些政策及讲话精神为陕南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陕南山区由于其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陕南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可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充分挖掘陕南自然资源生态优势,把满足国内生态产品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市场化手段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并实现其内在价值,实现陕南区域经济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3]。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的功能定位
2.1 国家层面功能定位
从地域禀赋差异出发,陕西已基本形成陕南生态资源产业带、关中技术与制造业产业带、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陕南山区由于其生态资源丰富,从国家层面的功能定位(表1)主要包括:第一,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与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陕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持之以恒筑牢秦岭、巴山生态安全屏障,切实保护好国家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不断推进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强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形成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扩大生态有机绿色产品供给,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第二,全国富硒产业发展引领区与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立足“硒资源变硒产业”,推动富硒产业向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三产融合方向迈进,着力打造生态经济首位产业和千亿产业集群。围绕陕南区域绿色食药、现代材料等制造产业,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形成耦合共生的循环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家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第三,全国生态康养产业示范区。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紧盯高品质生活需求,发挥生态和富硒资源优势,探索“生态康养+”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打造全域旅游旅居养老示范基地、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之都。
2.2 区域层面功能定位
区域层面陕南山区生态产品的功能定位(表1)包括:第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样板区。陕南紧抓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东西部战略合作历史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配置,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做强做大产业,建设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样板区。第二,西部幸福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为引领,促进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教育服务、体育休闲四大幸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西部地区幸福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区。第三,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汉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建设以“一核(兴汉新区核心体验区)一廊(汉江溯源人文旅游廊道)多园(汉台遗址文化园、城固张骞文化园、洋县蔡伦文化园、勉县武侯文化园、留坝张良文化园)”为支撑的两汉三国文化产业基地,围绕汉水、汉族、汉朝、汉字、汉语、汉学等文化元素,打造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问题
陕南山区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乡村振兴战略对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较好的政策红利,但依然面临人才短缺、融资体系尚未完善、制度支持不足等问题。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短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急需品牌经营管理与生态专业技术人才保障。陕南生态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大量既具有生态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知识,又掌握市场运营及现代营销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4]。由于陕南远离省会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导致人才总量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困难。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融资体系尚未完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陕南经济落后,地方财政收入少,用于生态产业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陕西省专项项目资金,融资体系不完善、渠道少,造成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生态产业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收益率偏低,导致企业投资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现实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制约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5-8]。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支持不足
一是税收制度方面,陕南生态产业发展需要有适宜的税收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但陕南现行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税收支持体系,导致税收制度对不符合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行为的约束和调节力度较弱。二是财政制度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陕南生态产业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除中省预算内的财政资金对陕南生态产业项目进行一定支持以外,大部分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贷款,财政对生态企业引导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三是管理制度方面,陕南生态产业管理较为粗放,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和监管,容易出现部门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9-10]。
3.4 陕南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尤其是营商环境有待提升
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向外疏解转移传统产业,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也不断提升。陕西由于长期发展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交通运输、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及营商环境(表2)等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转移中,陕南地区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企业从东部地区转移到陕南地区后,远离原有产业体系,缺乏必要的上下游配套支持,降低了整体运营效率。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体思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自主创新驱动为引领,围绕陕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品牌运营、金融、开放、人才培养等层面助推陕南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4.1 以打造陕南生态产品品牌为抓手,实现生态产品振兴发展
陕南区域(安康、汉中及商洛)应充分挖掘各管辖区域的生态产品优势,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培育并建立本土特色品牌形象,提升生态产品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以打造生态产品品牌为抓手,振兴乡村发展的目标。例如,商洛可通过制定“商”字牌产品标准,引导企业加大“二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申报,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的气候品质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实施农业品牌“点亮工程”,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试点市,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商”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安康培育推广“秦巴医药”品牌,加强展览展销,扩大市场占有[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