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内乡县电商扶贫模式研究
作者: 卢瑶 何蒲明 宋悦摘要 随着“互联网+”深化发展,农村电商正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南阳市内乡县作为“区位贫弱”的山区小县,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蹚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内乡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对内乡县电商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剖析了内乡县电商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培养高端电商人才、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物流资源等措施,以推动内乡县电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对脱贫地区和偏远山区完成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农产品;扶贫;内乡县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6-026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6.061
Research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of E-commerce in Neixiang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U Yao, HE Pu-ming, SONG Y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rural e-commerce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a small mountainous county with a poor and weak location, Neixiang County of Nanyang City has embarked on a roa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distinctive Neixiang characteristics by developing rural e-commerce vigorously.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mmerce industry in Neixiang County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some mesures such as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ilding the brand awarenes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cultivating senior talents of e-commerce,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tegrating logistics resources we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dustry in Neixiang County. And the measure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reas and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e-commerce;Agricultural products;Poverty alleviation;Neixiang County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2]。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电商从业人员超过6 000万,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63万亿元,占比90.93%,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06.6亿元[3-4]。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层面全面脱贫和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重点工作,农村电商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内乡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称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区位贫弱”的山区小县,通过电商领跑,蹚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内乡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通过搭建县、乡、村3级电商服务体系,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功能,使该县电商企业快速成长,电商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内乡县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飞”向全国各地,如赤眉油桃、花园黄酒、宝天曼香菇、郦邑贡菊等。内乡县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不仅帮农民实现增收,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让更多的工业品进入到农村市场,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5]。笔者对河南省内乡县电商扶贫模式进行研究,并对该地电商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进行了概括分析,进而对内乡县电商产业的有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1 内乡县电商产业发展历程
2015年8月,内乡县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约,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开始探索电商产业发展,也由此开启了内乡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的新进程。通过建设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内乡电商创业孵化园,让电商向广大农村延伸。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培育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电商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条件。2016年内乡县初步探索赤眉油桃“互联网+众筹”的公益销售模式。以政府公信力为油桃品质的信用背书,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体,通过建立仓配一体化的品控中心和网货中心,探索出了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在当年众筹活动中,通过互联网销售了1/3的油桃,使果农增收20%以上。2019年内乡县又结合牧原集团聚爱优选平台开展电商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对“电商+果农”模式的探索,打通了农产品产销不协调问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还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此后拓宽电商直播网上销售渠道奠定了基础。2020年内乡县在以往的模式基础上,又创新开展了“政府-电商-社交平台”直播电商新模式,以牧原集团聚爱优选为电商平台,县长杨曙光亲自为农产品代言,开展了大型网络直播扶贫活动,解决了果农在疫情下的销售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
目前,内乡县建立的六大网销专区成绩斐然,已有电子商务企业700余家,以家庭宽带和手机为依托的网商万余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日发货量超过1万件,2021年全年电商交易额达70多亿元,农村产品上行额达14.6亿元。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和203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已走入正轨并良性运营,县级电商物流仓配中心和103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并帮扶2 7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 235人实现增收脱贫。
2 内乡县农村电商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
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6],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7]。为解决山区农产品物流难的问题,内乡县于2014年开始规划“九纵十二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6年为期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总里程1 018 km,其中新建、改建里程458.8 km。通过这一举措使内乡县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运输方式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内乡县也主动构建农村物流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县域内物流资源,开通了县城至乡村的物流配送专线,建设了内乡县综合物流园、内乡县坤源物流园2个大型物流园区,建设了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5个乡镇级物流服务站点和100多个村级物流服务点。使物流服务覆盖了全县288个行政村,把快递物流的末端从乡镇延展到自然村,打通了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实现邮政、物流、快递乡乡设站、村村通邮。从2014年的初步建设到如今的高效运转,内乡县县、乡、村3级物流体系给内乡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2 成熟的电商创业科技孵化园。
内乡县2015年9月开始建设县域内的电商创业科技孵化园,具有电商人才培训、企业成长孵化、线上线下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交易结算、售后服务等功能,可以给中小型电商企业的生成、培育和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该产业园以“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为发展重点,通过产业园孵化小微企业,为其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促进了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截至目前,该孵化园已经入驻电商企业163家,农产品网销企业36家,并与邮政、中通、极兔、韵达等14家物流快递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年进出快件1 150万件。以孵化园内聚爱平台为例,该平台2018年12月上线,目前已上线产品3 000余种,实现交易额1.5亿元,其中来自8省(区)2 3个贫困县的特色农产品有120余种、交易额超2 300万元,直接帮扶2 7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 235人实现增收脱贫。
2.1.3 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
三产融合是发展高水平电子商务的前提,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能佐证农村地区三产的融合情况[8]。内乡县有紫薯、核桃、菊花、油桃、黑李、猕猴桃、小番茄、秋葵等450余种特色农产品,受限于加工与物流产业,一直都是以基础农产品的形式对外销售。近年来,内乡县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产业融合、技术与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同时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销组建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平台,诞生了一大批农产品配套加工、销售的企业,形成了丰富的产业业态。例如,以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包装、保鲜、电销一体化的内乡县某农业专业合作社,具有冷库200 m2、自动化分拣包装设备7台、初加工生产线4条、厂房仓库和办公区域700余m2,特色农产品展厅一间,租赁土地6.67 hm2,已开发出中草药、紫薯、甜玉米等数十种网货产品,日网销近千单,发展势头良好。内乡县通过对农产品产业链的打造,为后期电商的发展与当地农产品销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电商生态成为内乡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杠杆。
2.2 劣势
2.2.1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电商销售的产品只有质量过硬,才能建立起品牌效应,因此能否大批量、规格化、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成为网货的关键。而农产品由于其自身属性,难以像工业品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9]。农业生产的分散,农民生产种植能力、使用农资产品的差异,也会使产品标准化更难以实现。虽然内乡的产业基地初步规模,但家庭农场发展数量众多,缺少对农产品品质的把控,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符合标准能够电销的产品较少,这是内乡农产品上行的最大瓶颈。例如,内乡特色油桃产业种植总量大,但农户规模小且分散广,油桃品种众多,种植技术参差不齐,导致产品存在大小不一、颜色不均、甜度不同等问题。同时由于农户缺乏品牌意识,分级不严,品控不细致,也会导致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宣传有差异。2022年某平台线上销售内乡油桃合计1 444单,售后合计31单,售后率为2.15%,主要问题有坏果、果径小、规格不一致等,降低了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意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