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马林靖 白玉茹 梁童 欧俊
摘要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返乡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局面积极向好,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仍存在较多问题。根据2021年7月在河北省9个市调研的56份问卷,分析返乡人口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探究其返乡后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返乡人口回乡就业多从事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其就业创业选择多受外出务工经历影响,自身人力资本、家庭因素、资金限制、创业就业政策扶持等也影响了返乡劳动力创业就业选择。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增加技能培训、发展乡村产业、降低融资门槛、加大政策扶持等促进返乡人口就业创业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返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农村
中图分类号 F 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5-025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5.060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Rural Labor Force Returning Home—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Data of Hebei Province
MA Lin-jing, BAI Yu-ru, LIANG Tong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tate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migrant worker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s to find jobs or start businesses. The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s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improving,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Based on 56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9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in July 202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returnees, and explores their employment choi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fter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turnees are mostly engaged in agriculture,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choices are mostly influenced by migrant work experience. Their human capital, family factors, capital constraints, and policy support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lso affect their choic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returnees, such as increasing skills training, developing rural industries, lowering the financing threshold and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Key words Returning labor force;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Influencing factors;Rural
农民工是我国转型期出现的一个庞大且特殊的社会团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86亿,占总人口的20.2%。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基础制造业的基石,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农村人口就业创业不仅关乎其自身的生活福祉,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一环。在目前城镇就业总量与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特别指出,近年来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不断出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现象,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且超七成回流人口表示不愿再外出,返乡农民工人口数量的增幅也从2010年开始逐年上升。长期外出务工经历,使得返乡人口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到充分提升[2-3],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在目标群体[4]。对农村返乡劳动力的创业潜能进行激发,将会带动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5],对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成为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道路,解决回流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一环。返乡农民工创业则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既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4],增加当地对返乡农民工的承载消化能力[6]。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现状进行调研可从根本上掌握其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境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便于各级政府因地制宜提出和优化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及参加创新创业助力护航。
1 调研方法、数据来源及返乡人口基本情况
1.1 调研方法及数据来源
该研究使用的数据资料为2021年7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邯郸市、衡水市、廊坊市、秦皇岛市、石家庄市、唐山市、邢台市9个市进行的调查问卷,共获得56个样本。调研结果涵盖了安国市、霸州市、定州市、泊头市、武安市、涿州市6个县级市曹妃甸区、桥西区、清苑区、山海关区、长安区5个区以及故城县、鸡泽县、景县、临城县等12个县。采取实地访谈的调研方式重点对返乡人口个人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返乡前后工作情况、返乡原因、再就业影响因素等信息进行了统计。
1.2 返乡人口基本情况
调研样本中返乡人口共计56人,男女比例大致平衡,其中女性24人,占总人数42.86%,男性32人,占总人数57.14%。年龄分布整体较为均匀,分年龄段来看,20岁以下2人,占比3.57%,21~30岁15人,占比26.79%,31~40岁14人,占比25.00%,41~50岁16人,占比28.57%,50岁以上9人,占比16.07%。样本中83.93%的受访者已婚。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仅有7.14%接受过大学及以上的高等教育,多数群体仅有初、高中学历,分别占51.79%、30.36%,其余10.71%的劳动力中有三成以上(3.57%)未上过学,7成(7.14%)读过小学。
2 返乡人口就业情况
2.1 返乡人员返乡前后工作地点分布
距离和收入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地点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返乡人员回流之前的务工地点选择大多集中于离户籍地距离较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京津冀城市圈是其外出务工地点的首要选择,82.1%的返乡人员外出务工地点集中于京、津、冀3地。在省内务工者,多数在本市内就近就业(图1)。
外出务工人员在回乡之后,仍秉持就近、高收入原则,多数(76.8%)选择去往工作机会较多、工资水平较高的乡镇、县城,也有少数(23.2%)人员因村庄发展较好、发现商机、自身能力、身体或家庭原因在本村就业(图2)。
2.2 工作行业分布
外流劳动力返乡后工作行业分布前3名分别是推销与服务业41.1%、农业28.6%和制造业17.7%。关于就业单位,30.4%的返乡劳动力选择自己做小生意,成为个体工商户,14.3%在国家单位或国营企工作,19.7%在民营、私营企业就业,其余劳动力并无稳定就业单位,多数在务农或做一些临时工作。
3 返乡人口再就业影响因素
3.1 返乡后的就业选择
超半数劳动力返乡后工作选择与返乡前工作相关,近1/5返乡农民工处于待业状态。从统计数据看,53.6%的返乡人口从事与返乡前相关工作,在返乡前后工作不存在相关性的比例为46.4%。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样本中有17.9%的返乡农民工处于没有工作的赋闲状态,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返乡初期工作转换导致的摩擦性失业,由于外出务工地点一般距离家乡较远,返乡则意味着放弃上一份工作,在家乡重新寻找合适的工作,而这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导致返乡人口在返乡初期多数处于待业状态。二是因照顾家人或自身健康状况而返乡,这部分群体返乡后难以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工作,从而处于失业状态。
3.2 返乡创业就业的影响因素
3.2.1 外出务工经历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方向具有直接影响。
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胆识和才干[7],并且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这无疑成为他们返乡创业就业的重要基础[8]。从调研实际情况来看,53.6%的返乡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和外出务工期间完全一致,其外出务工积累的经验为返乡就业提供了直接参考。唐山市滦南县某返乡人员曾在北京某酒店做厨师,返乡后自己开始经营酒店,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聘用了13名员工,带动周围村民共同致富。“因为以前接触过这个行业,对其中门路有一定了解,自己再去做心里有底”,这代表了调研中大多数创业农民工的心声。
3.2.2 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等是阻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因素[9]。
资金短缺是阻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因素。从所从事行业、工作类型及整体收入来看,农民工群体整体收入较低,创业资本原始积累较少且融资渠道单一。此次调研中,返乡农民工中自主创业比例为12.5%,创业启动资金多为外出务工时的积蓄或者家庭共同资金,当积蓄不够创业时,亲友借贷是筹资第一渠道,少有返乡人口从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贷款。当下虽出台了各种创业扶持政策,如低息贷款、创业补贴等,但由于疏于宣传、农村居民信息闭塞等原因,仅有少数农村创业者获得过政策资金支持。
3.2.3 自身人力资本限制是影响其就业创业方向的间接因素。
返乡农民工存在文化水平偏低、整体年龄偏大等人力资本较低问题,对其创业就业方向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年龄较大的劳动力承担了更多的赡养父母的工作,占用较多精力和时间,难以再就业及创业;二是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结合农民工多从事体力劳动来看,高龄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下降,难以获得较好的收入,所以只能返乡从事对体力要求较低的工作;三是由于人力资本限制,无法获得更高收入,难以在务工地定居,只能返回家乡就近就业。由于返乡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也大大降低了其自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为了规避风险,大部分返乡农民工选择被雇佣而非自主创业。
3.2.4 政府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助力。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政策宣传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增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调研中,河北省各级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10]。衡水市饶阳县引进推广优质葡萄新品种,引进之初,为全县葡萄种植农户建“冷棚”发放补贴款1.5万元/hm2,并实行深入农田对农民购苗、定植、施肥、防病及修剪等环节进行跟踪指导,不仅留住了当地年轻劳动力,也吸引了外出劳动力回乡务工——“现在年轻的(葡萄种植户)比以前多多了,他不去打工,就上家里种葡萄,弄几个棚,比在外面打工强啊,弄着四五个棚这一年收入二十多万,再刨几万的本也弄十几万哪”。除农业政策指导外,对创业者同样有创业补贴。邢台临城县返乡妇女经营一家小卖部,申请到了低息贷款和创业补贴,共计5 000元,大大减缓了创业中的资金压力——“从手机上看见的,听亲戚也说过有这样的政策,(申请)挺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