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萝卜农艺性状•产量•物质积累和采收期的影响

作者: 仇亮 程玉静 翟彩娇 王小秋 葛礼姣 刘水东

播期对萝卜农艺性状•产量•物质积累和采收期的影响0

摘要 以“百日子”萝卜为试材,设置6个播期处理(9月6日、9月14日、9月22日、9月30日、10月8日、10月16日),研究不同播期对“百日子”萝卜农艺性状、营养物质积累和采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日期的推后,萝卜产量先增加后下降,9月14日和9月22日播期处理的萝卜植株生长充分,产量高,果形标准,抗坏血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品质佳;9月14日播种处理萝卜果实表型和营养品质变化较小,采收期可长达28 d。综合分析各播期下“百日子”萝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采收期,“百日子”萝卜的适宜播期为9月14—22日,最迟播种期为9月30日。

关键词 萝卜;播期;农艺性状;产量;物质积累;采收期

中图分类号 S6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6-0037-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6.009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Agronomic Traits, Yield, Material Accumulation and Harvest Period of Radish

QIU Liang, CHENG Yu-jing, ZHAI Cai-jiao et al

(Jiangsu Yan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tong, Jiangsu 226541)

Abstract Six sowing dates (September 6th, September 14th, September 22nd, September 30th, October 8th, and October 16th) were set up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harvest period of ‘Bairizi’ radis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postponement of the sowing date, the yield of ‘Bairizi’ radish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The ‘Bairizi’ radish plants sown on September 14-22 grew fully, had high yield, high fruit shape standard, high ascorbic acid an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low lignin content and good quality.Radish fruit phenotype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sown on September 14 had little change, and the harvest period could be as long as 28 days.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gronomic traits, final yield, fruit quality and harvest period of radish under each sowing period, the suitable sowing period of ‘Bairizi’ radish was September 14-22, and the latest sowing period was September 30.

Key words Radish;Sowing date;Agronomic traits;Yield;Material accumulation;Harvest period

基金项目 江苏现代农业重大核心技术创新项目(CX(21)2020);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MS12021068) 。

作者简介 仇亮(1995—),女,江苏南通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蔬菜高效栽培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硕士,从事蔬菜高效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3-08

萝卜为十字花科根菜类蔬菜作物,其膨大的肉质根是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的食用和贮藏器官[1]。萝卜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不同皮色、肉色的类型和品种[2]。“百日子”萝卜为南通如皋地方品种,鲜食水果型萝卜,叶簇半直立,叶色深绿,肉质根呈扁圆形,叶簇基部与根头部之间有1.5~2.0 cm长的短缩茎,尾部细长,耐低温、不易糠心,皮薄光滑[3]。

萝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受品种、栽培措施以及它们的互作影响较大[3-7]。其中播期是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农艺措施之一[8-9]。播期差异可影响作物生育期内对温度、光照、水分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出现差异从而影响物质积累和营养成分转运分配,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适宜的播期能够确保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进程长期处于有利气候条件下,从而保证外界环境中光热、水分等资源[10-13]可以被充分利用,有助于植株和果实物质积累,是实现作物优质高产的可靠措施之一。

“百日子”萝卜栽培历史悠久,但现有研究中,最佳种植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中上旬,时间范围较为宽泛[14-16],且与实际生产不符。过了采收期的“百日子”萝卜根茎会迅速膨大,商品性变差,货架期较短,目前关于“百日子”萝卜采收期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比较不同播期处理“百日子”萝卜农艺性状、产量、营养物质积累的差异,筛选出“百日子”萝卜最迟播期。再结合萝卜成熟后形态指标变化和可溶性固形物、木质素含量变化,确定不同播期“百日子”萝卜的采收期,了解不同播期萝卜采收期外观和品质的变化,以延长“百日子”萝卜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筛选出“百日子”萝卜最佳播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以“百日子”萝卜为植物材料,于2022年9和10月种植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示范基地,设置6个播期处理,每个处理在萝卜可采收后每隔7 d取样,采用3点取样法。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产量和外观形态指标。在萝卜最佳采收期采用3点取样法取样,每个点面积为1.5 m2,统计成品重和总重,计算成品率= 成品重量(kg)/总重(kg)×100%,产量(kg/hm2)=成品重(kg)/1.5(m2)×10 000(m2)。称量萝卜地上重、叶片数和最长叶片长度、地下重、纵横径、立颈和根长等外观形状指标,计算根冠比=地上重(g)/地下重(g),果形指数=果实横径(cm)/果实纵径(cm)。

1.2.2 粗蛋白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萝卜中粗蛋白含量。称取0.5~1.0 g试样(含氮量5~80 mg),加入硫酸铜(CuSO4·5H2O)0.4 g,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6 g,混合均匀,再加浓硫酸10 mL加热消化。利用半微量水蒸气蒸馏法使硼酸吸收氨后,立即用0.1或0.02 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取0.5 g蔗糖进行空白测定,精确称取0.2 g硫酸铵,代替试样进行步骤检验,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0)%则步骤正确。由盐酸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样品粗蛋白含量。采用上海沛欧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仪器型号SKD-1000。

1.2.3 抗坏血酸含量。利用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所用试剂盒为索莱宝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AsA/T-AsA)含量检测试剂盒。

1.2.4 木质素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木质素含量。所用试剂盒为索莱宝木质素含量检测试剂盒。

1.2.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所用仪器为日本ATAGO爱拓PAL-1数字式糖度计折射仪。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处理对萝卜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9月14日萝卜果实最大,但果形指数最小,形状较扁,9月22日萝卜果实大小适中,立颈和根长较长,形状标准。随着气温下降,9月22日后,地上部分生物量下降,10月16日播种的萝卜采收时地上部分已枯萎,无法统计。9月30日前播种的萝卜果

形指数为0.7~0.9,形状为扁圆形,10月8日播种的为长圆形,而10月16日播种的萝卜果形指数与其他播种时期差异

显著,多为畸形果(图1)。萝卜根冠比随着播种日期推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9月14日播种的萝卜根冠比最大。随着播种日期的推后,萝卜单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月播种的萝卜单果重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图2)。

2.2 播期处理对萝卜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日期的推后,总重和成品重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差异显著,表现为9月22日>9月14日>9月6日>9月30日>10月8日>10月16日,9月22日播种的萝卜产量最高,但成品率略低于9月14日,9月30日播种的萝卜成品重和总重均显著减少,成品率显著下降,10月8日播种的萝卜成品率低于50%。10月16日播种的萝卜畸形果和小果多,产量极低。

2.3 播期处理对萝卜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

由表3可知,10月16日播种的萝卜由于生育期长、养分积累多,粗蛋白、抗坏血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最高而木质素含量则较低。萝卜粗蛋白含量随着播种时间推后,生育期变长,不断增加,而抗坏血酸含量变化较小,其中9月14日播种的萝卜抗坏血酸含量为1.167 μmol/g。9月22日播种的萝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而9月6日播种的萝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播期处理。木质素含量9月14日播种的最低为2.41%。

2.4 播期处理对萝卜采收期的影响

2.4.1 采收期外观形态变化。

2月15日采收的各播期处理萝卜外观形态见图3,“百日子”萝卜根茎会不断生长膨大,延迟采收会导致萝卜失去原本的商品特性。测定不同播期处理的萝卜采收期果实重量(图4),发现9月6日播种的萝卜前14 d果实重量变化小,后14 d果实迅速膨大,商品性变差,差异显著。9月14日和9月22日播种的萝卜可采后28 d内果实重量变化小,采收期长。9月30日播种的萝卜可采收时果实重量较小,14 d后果实迅速膨大。10月8日播种的萝卜可采收7 d后果实开始迅速膨大,但相对重量小于其余4个处理。

测定不同播期萝卜采收期果实横径、纵径变化,计算果形指数(表4),发现除9月6日和10月8日播种的萝卜果实横径从14 d后显著变长,其余横径变化不显著,其中9月30日播种的萝卜横径随着采收期延后不断变长,而9月14日和9月22日播种的萝卜采收期横径变化较小。前4个播期萝卜采收期内纵径变化不明显,而10月8日播种的萝卜纵径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至可采收14 d纵径显著变小。9月14日播种的萝卜采收期果形指数先变小,14 d后又逐渐变大,10月8日播种的萝卜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至14 d果形指数小于1,果实形状变为扁圆形。

2.4.2 采收期营养物质积累变化。

测定不同播期萝卜采收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图5),发现前4个播期处理萝卜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采收日期的延后不断累积增加,前14 d增长较快,后14 d趋于平缓。10月8日播种的萝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测定不同播期萝卜采收期果实木质素含量变化(图6),发现萝卜中木质素含量随着采收日期的延后不断上升,前2个播期处理采收期木质素含量变化较慢,28 d时木质素含量仍小于10%,9月22日播种的萝卜前14 d木质素含量较低,14 d后木质素含量显著上升,后2个处理木质素含量则从可采收日开始显著上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