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丘陵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 毕德全摘要 发展休闲农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苏南丘陵地区有着发展休闲农业独特的自然禀赋,为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示范作用,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句容为例,对其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势进行了分析。立足句容区域经济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实情,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句容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句容市;丘陵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4.1;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9-012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9.028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Hilly Areas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Jurong,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County as an Example
BI De-quan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Jurong, Jiangsu 21240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s an inevitable par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ecause the hilly areas of southern Jiangsu have unique natural endow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its advantages in Jurong, a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ounty for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Based on Jurong’s regional economy,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nd insists on problem orientation, clarifie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city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Jurong City;Hilly area;Leisur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status;Countermeasures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越发向往,作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休闲农业是以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依托,集生产、销售、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是一种旅游业与农业相交叉的产业类型[1]。中国大陆的休闲农业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并呈迅速发展的态势[2],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通过知网文献查询,早期的休闲农业研究以台湾省的休闲农业探讨起步[3],在以后的研究中扩展到国际经验借鉴、经营模式、绩效评价等方向,研究越来越深入具体。王云才[4]从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视角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杨荣荣等[5]以休闲农业园区为案例,运用网络分析法ANP构建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孔庆书等[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进行了综合评价。较少有学者对于休闲农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推进、丘陵地貌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展开深入研究。该研究旨在根据苏南丘陵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优势,探索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休闲农业创新之路。
1 句容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 句容市发展现状
1.1.1 句容市概况。
句容市地处苏南,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全市土地面积73.33万hm2,低山丘岗地占87%。句容市人文荟萃,拥有道教圣地茅山,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有我国佛教“律宗第一名寺”隆昌寺。句容生态环境优质,有林面积2.67万hm2,木材蓄积量80万m3,用材林有杉、松、棣等,经济林有油桐、板栗、青梅、葡萄、柿、桃等270多种。句容农产品资源丰富,“丁庄”葡萄远近闻名,还有“茅山长青”和“宝华玉笋”等名茶品牌。句容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宝华山,植物有124科、352属、525种,宝华玉兰尤为罕见。茅山海拔高度372.5 m,盛产中草药750多种,仅《本草纲目》就收录有380多种。
1.1.2 句容市休闲农业现状。
近年来,句容市依托道教圣地茅山、佛教名山宝华山、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草莓之乡等优势品牌,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句容市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7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家、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全国十佳休闲农庄1家;创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12家、省级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农耕实践基地和康美基地5家、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3家、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3家;培育规划的丁庄葡萄小镇一日游、茅山长青茶旅二日游2条精品景点线路获国家级推介,春秋古村茶旅一日游、后白春季烂漫花路一日游等4条精品景点线路获省级推介。2021年,句容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400余家,年综合经营收入突破11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10.04%;接待游客人数782.79万人次,近3年年均增速8.65%。后疫情时代句容市休闲农业呈现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1.2 句容市休闲农业发展优势
1.2.1 南京东郊,区域位置优越。
句容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江苏西南部,长江以南,东连镇江,西接南京,南京的东南门户,是南京半小时都市圈成员,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的称号,人流、物流、商贸以及资讯汇集地,是长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城市。交通便利,拥有沪宁铁路、宁杭高铁、沪宁沿江城际高铁,南京地铁S6号线(又称宁句线)已经开通,宁镇扬一体化建设加快了句容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步伐。
1.2.2 西汉置县,历史文化厚重。
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句容置县,隶丹阳郡,迄今已有2 000余年的历史。境内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山中宰相陶弘景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东晋葛洪隐居茅山,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著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周文矩,五代南唐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隆昌寺又称宝华寺,佛教律宗祖庭,始建于502年,至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
1.2.3 自然与人文交融,旅游资源丰富。
句容市丘陵山区地貌特征突出,“五山一水四分田”是句容地形地貌总的特点。低山区约占16%,丘岗地占71%,平圩区占13%。水域面积2万hm2,大小水库67座,长江岸线超过5 km,共有大小河道44条,河流分属秦淮河水系、太湖水系和长江水系。宝华山静卧于长江之滨,西与南京钟山、栖霞山绵延相连,是宁镇山脉的第二高峰。宝华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2%,素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景。茅山景点众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
1.2.4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突出。
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句容市把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示范引领,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生产装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融合发展作为工作重点[7]。近年来,句容市政府依托地形地貌、生态、区位优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契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拥有2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6家镇江市级园区;全市共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镇江市级20家、句容市级60家。全市以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为基础,形成了“农业+休闲”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2 句容市休闲农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 挑战
2.1.1 疫情影响下,休闲农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2020年初,疫情突发,病毒肆虐,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人员流动基本停滞,旅游业遭受重创,休闲农业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受到的冲击同样巨大。首先是疫情防控限制人员流动,游客接待量几乎接近零;其次是休闲农业经营招工难,影响了种植与养殖的进度;第三是因阻断疫情,道路运输不畅,很多休闲农业产品滞销。疫情之后,句容市休闲农业生产经营虽然已得到有效缓解,但是所受影响短期难以消除。
2.1.2 休闲农业还处在“小散弱差”阶段。
从全国来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休闲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小散弱差”特征明显。句容市地处苏南,虽然有自身的优势,与其他地区比较发展相对超前,但是这些特征还是存在。一是休闲农业经营项目基本上投资小、规模小、名气小、影响小,没有规范的经营标准。二是休闲农业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经营项目零星分散,且交通不畅,可进入性不够。三是科技投入不足,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缺乏统一规划和培训,环境卫生差、服务水平低,游客体验差,被戏称为“不去遗憾,去了后悔”。
2.1.3 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地方的历史文化与休闲农业结合不紧密[8]。句容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遗迹众多,佛道名山知名度高。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得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例如2005年句容地区江南土墩墓的发掘,极大丰富了江南土墩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但休闲农业开发时未能很好地挖掘这些文化元素。
2.2 机遇
2.2.1 国家和地方对休闲农业的产业政策支持。
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9]。2020年句容市被授予“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其次,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10]。为奋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11],前瞻性布局农业数字化,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2022年句容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省级认定,被授予“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聚焦草莓等应时鲜果为主导产业,致力打造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