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产党参资源调查及评价
作者: 王秋宝 马宏斌 田洪岭 裴帅帅 左宪强 郭淑红 吴昌娟
摘要 为了解山西不同区域野生党参生境分布特点及种质资源差异,对山西省4市所辖12个县(市、区)的野生党参资源进行调查,对其分布、生境、植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地区野生党参资源集中分布于晋东南地区,晋中、晋南、吕梁地区分布较少,野生党参集中分布于海拔1 200~1 500 m、年均温度4~11 ℃、年降水量400~800 mm区域,多以山腰阴坡半阴坡位置分布居多。多年生野生党参较家种茎色偏紫色,根条颜色深且狮子盘头现象明显。调查发现,野生党参资源乱采滥挖现象极为严重,许多原产地野生党参资源面临枯竭,加强野生党参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词 党参;种质资源;分布特点;生境;植物学性状;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S56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9-015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9.035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donopsis pilosula Resources in Shanxi Province
WANG Qiu-bao, MA Hong-bin, TIAN Hong-ling et 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Fenyang, Shanxi 032200)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abita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i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hanxi Province, the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resources in 12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4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investigated, and their distribution, habitat and botanical character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Shanxi,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Shanxi, and less distributed in central of Shanxi, southern of Shanxi and Lvliang.The area of altitude 1 200-1 500 m,mean annual temperature 4-11 ℃,400-800 mm was mostly distributed on the shady and semi-shady slopes of the mountainside.The perennial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was more purple in color than the domestic species, with darker roots and obvious lion pan-head phenomenon.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indiscriminate mining of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resources was extremely serious, and the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resources in many origins were facing depletion.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wild Codonopsis pilosula resources was imminent.
Key words Codonopsis pilosula;Germplasm resource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Habitat;Botanical traits;Shanxi Province
党参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以根入药。作为药食同源的药用植物,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肺气虚、咳嗽气喘、气血不足等症[1]。党参之名始见于清代的《百草镜》,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曾提出山西上党地区党参最优。“因芦头大而圆凸也,古名上党人参。产于山西太行潞安州等处为胜,陕西者次之,味甚甜美,胜如枣肉。”古文中多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故又有上党参的别名[2-3]。
党参作为山西省道地药材,野生资源分布于晋东南、晋南、晋中地区,晋北地区集中分布于五台附近。《山西植物志》[4]记载党参主产于中条山区永济市、垣曲县、阳城县、晋城、太岳山区、古交、娄烦、五台县等地。但是,随着党参野生资源市场需求量的扩大,人为改造环境的影响,野生党参资源日趋减少,其生长区域也在发生迁移改变。目前,学者对野生党参资源分布及相关方面研究较少,资源分布研究多依靠全国植物资源普查,但资源普查涉及范围广,不能够全面了解党参资源的分布及变迁。目前市场上,人工种植党参为其药材的主要来源[5-7],但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源不清、种质驳杂等问题,适合不同产区的优质党参品种尚为空白,仅甘肃地区登记2种党参品种。党参野生资源研究深入不足,许多优良性状仍未开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党参野生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 结合植物志记载以及调研考察,笔者对山西省晋城、陵川、临汾、长治、壶关、平顺、吕梁等地进行野生党参资源分布、生长环境的调查与研究,旨在了解党参生长的最适宜环境及不同地区党参资源的优劣,了解野生党参资源变迁,通过野生资源的保存及鉴定评价,为后续的党参优良品种选育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对山西省4市所辖12个县(市、区)进行党参资源征集调查,共计采集14个产地的党参资源,详情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调研山西野生党参的分布区域及其生境特点;测量比对植株的植物学性状指标;采集标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晋产党参资源分布与生境、气候特点
山西省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域跨度大,境内地貌多样,气候差异明显[8-9],造就了山西丰富的药材资源。目前,山西药用植物种类达1 788种,其中,道地药材占3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党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
资源调查中发现,党参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分布范围集中于晋东南、晋中地区,晋中、吕梁地区分布较少。分布范围涵盖35°19′40.76″~37°47′57.66″N、111°28′28.354 8″~113°33′35.053 2″E,分布区海拔居于813.52~1 644.79 m,但多集中在海拔1 200~1 500 m,其中,山西野生党参资源海拔最低处位于阳城县蟒河镇出水村,最高处位于交城县庞泉沟镇。
生境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野生党参集中分布于降水量400~800 mm、年均温度4~11 ℃的区域,这与栾青等[10]对党参生态适生区气候条件的研究结果一致。党参生长喜欢潮湿、阴凉的环境[11-13],调查发现,野生党参多生长于山腰位置,集中于阴坡、半阳坡潮湿地带。山底偶有分布,多缠绕攀缓于其他灌木植物上,党参资源分布群落较小,多呈零星分散。部分调研区未发现野生党参分布,这与当地生境的改变、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2.2 晋产党参植物学性状特征
通过对野生党参植物学性状比对(表3)发现,党参叶色以绿色为主,部分颜色为淡绿,叶多被柔毛,叶长集中于3.1~5.5 cm,叶宽集中于1.2~3.6 cm。茎色多为绿色、浅绿色,部分茎蔓出现紫色。野生资源根条颜色差异较大,多为黄白色,少部分呈黄色及深黄色。
部分学者认为党参藤蔓的茎色与日照有关,也考虑是否为品种间差异,野生党参当其地上枯萎后,地上的藤蔓年份越久,藤蔓发黑越严重,正常党参藤蔓为浅绿,而多年生党参枯萎藤蔓发紫。党参根条颜色与党参生长年限有很大关系,生长年限的增长促进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且土壤浸染相对严重,根条颜色深。在征集中发现,野生党参狮子盘头这一性状明显。根据药农讲述,民间多以狮子盘头数量来判断党参生长年限,但不同地区对于狮子盘头数量所代表年限有所差异[13]。
3 讨论与结论
3.1 晋产党参资源分布特征
在山西,野生党参资源集中分布于晋东南、晋中及吕梁地区,主要分布于年均温度4~11 ℃、年降水量400~800 mm、海拔1 200~1 500 m的山腰处的阴坡半阴坡位置,这与卢燕林等[14-15]对党参营养与土壤关系分析的结果一致。通过对野生党参生境的调查,说明党参的适生区域在茂密的丛林下1 200 m海拔以上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温度较低,适合党参生长,对于仿野生栽培党参也有一定的意义。仿野生栽培需要在1 200 m以上海拔的针叶林下栽培,保证党参生长的温度湿度及土壤养分。
3.2 晋产党参植物学性状特点
党参叶长集中于3.1~5.5 cm,叶宽集中于1.2~3.6 cm,茎色多为绿色、浅绿色,部分茎蔓出现紫色,根条颜色多为黄白色,少部分呈黄色及深黄色。野生党参狮子盘头明显。野生党参与家种相比,有很黏的白色汁液,有很浓的党参香味。而家种两年生党参药材味道比较浓郁,香味几乎闻不到。野生党参根条颜色较家种深,且茎色多偏紫色,这为区分党参年份及其家种野生等提供了依据。
3.3 晋产党参资源保护与开发
在征集调查中发现,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野生党参作为传统补益药材,价格一路飙升,这导致野生资源无节制采挖。药农毁灭性的采挖方式导致野生党参资源面积不断锐减,在采集中发现,长治、吕梁地区的许多县(市)党参资源药农采挖极其严重,野生资源较难发现;在晋城地区,野生资源必须深入深山才可采到。部分地区药农在采挖中也开始有意识地保护野生党参资源,保留幼株。但是,这仍然无法减缓野生党参资源的枯竭。
通过对山西野生党参资源的调查,为有效保护党参资源、构建党参保护区提供了依据。生境的调查为党参种植栽培技术提供了优化方向,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党参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01.
[2] 李黎星,康杰芳.中药党参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2):2371-2373.
[3] 李晓霞.山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措施[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1-1314.
[4] 刘天慰,岳建英.山西植物志:第四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33.
[5] 李达.党参生药品质比较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
[6] 郭宏波.野生与栽培党参遗传多样性及其保存和保护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7] 张向东,高建平,曹铃亚,等.中药党参资源及生产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496-498.
[8] 郝振纯,王慧,顿珠加措,等.近十年山西省土壤墒情时空变化规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5):134-141.
[9] 王雁,闫世明,孙鸿娉,等.20世纪后半叶山西省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J].山西气象,2004(4):16-18.
[10] 栾青,郭建平,马雅丽,等.晋东南潞党参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J].生态学杂志,2020,39(9):2953-2962.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2] 毕红艳,张丽萍,陈震,等.药用党参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590-594.
[13] 赵云生,李占林,田洪岭,等.党参种质资源生态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361-366.
[14] 卢燕林,张强,李彩萍,等.地道潞党参营养特性与产地土壤特征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5):42-45.
[15] 王峥涛,徐国钧,徐珞珊.中药党参类生药性状与商品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7):390-393,444.
基金项目 山西农业大学学术恢复项目(2020xshf53);:山西农业大学育种工程项目(YZGC056);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CARS-21)。
作者简介 王秋宝(1990—),男,山西汾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及育种研究。*通信作者,研究员,硕士,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及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0-24;修回日期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