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作者: 程小虎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其一项重要举措。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关系,剖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面临的机遇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困境;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9-025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9.059
The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HENG Xiao-hu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Hefei,Anhui 230031)
Abstract Optimizing the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fully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Based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and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on this basis, explore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optim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rura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optimization to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Rural;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Dilemma;Optimization path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逐步推进[1]。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质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同时也可以反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助于实现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质量提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均不同程度增加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投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得到了保障,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不断提升。但是当前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城市相比仍较为滞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仍严重缺乏,这也拉大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剧了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割裂状态,阻碍了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3]。当前,已有部分学者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政策制定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大多都是侧重宏观方面的阐述[4-5],而关于如何通过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笔者以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为导向,深入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剖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亟待优化的问题,并探讨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1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关系
1.1 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各产业快速发展,这就为乡村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的多重功能也不断被挖掘出来,承接了体育健身、休闲、养老等多种需求,已逐渐成为推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不断发掘农村的文化体验、健康养老和休闲观光等功能和价值,不断推进乡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同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完善农村的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等配套服务。而农村体育本身具有乡土特色浓郁、适应群体广泛等众多优势,与城市体育产业相比较,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也朝着城乡均衡化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增加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产业兴旺的图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首先,农村公共体育宣传、体育场地设施增加、体育赛事举办等促进了体育产业开拓农村体育市场。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增加明显,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体育消费额度上涨幅度大、实物型消费逐渐朝着观赏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转变[6]。其次,体育产业的运营模式逐渐向线上倾斜,互联网技术为开拓农村体育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可以利用开发乡村体育旅游、打造乡村体育赛事、激活体育特色乡镇等方式不断活跃农村经济,通过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助力农村产业兴旺。
1.2 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促进生态宜居的重要推手
生态宜居既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也要打造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宜居环境。农村体育具有自然生态属性,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可以为乡村宜居提供形式多样的公共体育服务,又可以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健身环境。近些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以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生态宜居的实践案例不断增加,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已成为改善农村自然环境、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推手[7]。
乡村振兴战略自实施以来,就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不断推进,党中央也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生态宜居的配套政策文件,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这些政策文件在文本内容上均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文明健康意识、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等要求,这些要求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目标相一致,因此,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就无法离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价值迁移和优化作用。可以通过建设体育生态公园、开拓户外探险营地、打造体育特色乡村等多种优化形式,为实现农村生态宜居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1.3 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提升乡风文明的有效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乡村振兴是指全面振兴,既包括农村产业等物质的发展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等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要提升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也要形成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人文环境[8]。当前在城乡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优良的乡规民约和淳朴的乡风民俗已遭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农村社会中经常出现赌博、迷信等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要求树立文明新风,遏制陈规陋习,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农村体育活动是通过身体活动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快、更高、更强”“顽强拼搏、团结友善、公平公正”等体育价值观念均体现出积极向上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导向。农村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获得精神效益,也可以进一步规范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因此,农村体育活动对乡风文明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推介了21个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其中,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办冯家营村挖掘打造腰鼓文化,引导村民形成摒弃陈规陋习、文明有礼的新风。还有贵州省“村BA”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居民参加,既避免了村民聚集“牌桌”等陋习,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可见,开展具有民俗特色和乡土特色的农村体育活动对于重塑农村精神文明风貌具有先天优势。
1.4 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落实治理有效的重要抓手
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是对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回应,也是构筑新时代农村治理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全国各地基层政府已探索出通过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来化解农村矛盾的“新密码”。山西省屯留县岭上村原先是一个出名的“百人上访村”,后来地方领导以全民健身为抓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广大村民也在体育锻炼中找到了收获,随着体育锻炼火遍全村,村民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的“上访村”已变成远近闻名的“健身村”。岭上村的实践案例正是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成效的展现。
近年来,部分农村基层政府在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违规替村民决策,以至于村民的真正需求得不到表达和传递,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供给和需求完全分离,也就导致农村社会出现大量无序的粗放式治理。治理有效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不断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效能,针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系统性治理[9]。但是,目前在我国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中针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文件少之又少,即便有的文件中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提出了一定要求,但也只是指示性的政策指导,这就无法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可见,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成为落实治理有效的重要抓手的同时,对基层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 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质量已成为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标志,加强科学健身是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生命健康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健全农村健身场地设施,创新农民体育健身赛事,完善农民体育工作机制,健全农民体协等体育社会组织,目的是让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质量。其次,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间接地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文化保障。如,财政部印发的《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农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有1 200元基本补助;2017年《农业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居民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要达到1.8 m2[10]。
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公共体育场地的供给面积已由2018年的4.83亿m2增长至2021年的6.78亿m2,农村体育健身的活动供给快速增加,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增幅已超过城镇居民[1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借助农村公共体育场地的完善设施、开展农村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体育健康活动,提高其生活健康质量,以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的多元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