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RK26烤烟品种特性的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作者: 赵唯琦 王子冲 汤云海 李义鑫 王飞 张再荣

基于KRK26烤烟品种特性的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研究0

摘要 烟叶在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历铺叶摆把、润叶筛沙、打叶风分、叶片复烤等一系列工艺环节。不同品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在加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烟叶外在质量以及内在品质,使烟叶质量充分满足工业公司配方需求,该试验对KRK26烟叶外观指标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烤烟打叶复烤加工参数制定、模块化配方技术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提高KRK26烟叶使用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打叶复烤;品种特性;工艺参数;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 TS 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3-0162-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3.038

Optimization of Threshing and Redrying Process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RK26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ZHAO Wei-qi, WANG Zi-chong,TANG Yun-hai et al

(Baoshan Redrying Factory of Yunnan Tobacco Leaf Redrying Co., Ltd.,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reshing and redrying tobacco leaves, it is necessary to go through a series of process links, such as laying the leaf handle, moistening the leaves and sieving the sand, threshing the leaves, and leaf redrying. Different varieties of tobacco leaves have different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during processing, so that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can fully meet the formula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companies, this experiment analyzes the appear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KRK26” tobacco leaves. The purpose i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threshing and redrying of “KRK26” tobacco leaves and the research on modular formula technology, and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improving the use value of “KRK26”tobacco leaves.

Key words Threshing and redrying;Variety characteristics;Process parameters;Product quality

作者简介 赵唯琦(1994—),女,云南保山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打叶复烤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0-24

KRK26烤烟是从津巴布韦引进的烤烟新品种,为生产高档卷烟的重要原料。KRK26烟叶烤后具有油分足、香气浓郁、吃味好等特点,因此其已成为“南京”“黄山”等品牌的重要烟叶原料。在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叶片的特殊结构,叶片较脆,造碎率高,原烟存在大中片率尤其大片率较高、烤后片烟颜色变深较为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KRK26烟叶的使用价值。

衡量烟叶的使用价值可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 4 个方面综合来看[1]。外观质量是烟叶分级的重要依据,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主要反映烟叶的内在质量[2-3]。烟叶物理特性是其自身组织结构的一种直接反映,烟叶力学特性是烟叶的物理特性之一,主要反映烟叶的耐加工性,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烟叶在力学特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4]。目前,借助质构仪已经建立了烟叶黏附力、剪切力、穿透力、拉力等主要力学特性指标的测定方法。因此,该研究在掌握原烟特性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原料与设备及工艺参数的匹配性,优化KRK26品种打叶复烤技术,充分利用烟叶的耐加工性,减少烟叶造碎,提高烟叶的使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1.1 试验材料。2020年云南德宏产地KRK26品种C3F烟叶。

1.1.2 试验仪器。

称量精度为 0.001 g 的电子天平(MS304S,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烘箱(625,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干燥皿、粉碎机 (YMS-96,云南派龙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分样器、样品盒、质量控制振动筛(Mactavish QCST-CORESTA-1,Evans Mactavish Agricraft Inc)、叶中含梗测定仪(Mactavish QCST-CORESTA-1,Evans Mactavish Agricraft Inc)、多层振动筛分器(罗泰普 RX-29,W.S.TYLER)、保山复烤厂12 000 kg/h打叶复烤生产线。

1.2 方法

1.2.1 含水率对KRK26烟叶打叶质量的影响。

在不改变其他打叶参数的条件下,分别设置3个二润出口水分:

T1,(16.0±0.2)%;T2,(17.0±0.2)%;T3,(18.0±0.2)%。参数设定保持2 h。

待设备参数稳定后,按标准检测二润出口、打叶前烟叶水分、温度及力学特征;检测烤机前、后烟叶水分和温度;检测打叶后、烤后烟叶叶片结构。叶片结构的检测每个处理取样检测1次,共取样检测3次;水分、温度、力学特征每个处理取样检测3次,共取样检测9次。

1.2.2 复烤温度对KRK26复烤质量的影响。

在不改变其他打叶参数的条件下,干燥四区分别设置3个温度:Y1,(58±1)℃;Y2,(63±1)℃;Y3,(68±1)℃。并按照弧线定温法调整各区温度,使各个区温度梯度保持2~3 ℃,参数设定保持1 h。

待设备参数稳定后,按标准分别检测烤机前、后烟叶水分、温度、香气物质鉴定及感官评吸质量,每个处理取样检测3次,共取样检测9次。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分析处理并绘图制表,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新复极差法(Duncan)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含水率对KRK26烟叶打叶复烤质量的影响

2.1.1 含水率对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温度的影响。由表1可知,从二润出口至烤前,烟叶温度一直逐渐降低,经过复烤后,烟叶温度显著升高。随着二润出口烟叶含水率的升高,烟叶在二润出口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且T3处理的温度极显著高于T2与T1处理,T1处理的烟叶含水率最低,因此烟叶温度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烟叶经输送带至打叶前,T3处理烟叶温度急剧降低,与T1处理温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2处理。当烟叶到达烤机入口时,各个处理的烟叶温度差异不显著。相同复烤方式下,T1处理的烟叶温度最高,且极显著高于T2、T3处理,同时,T2处理温度最低,极显著低于T3处理。

2.1.2 含水率对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的影响。

由表2可知,烟叶从预处理阶段到复烤阶段,烟叶水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从二润出口至烤机前,T3处理烟叶水分含量始终高于T1和T2处理,二润出口各个处理的烟叶水分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而当烟叶输送至打叶前和烤机入口时,T3处理的烟叶水分极显著高于其余2个处理,且T2处理极显著高于T1处理,烟叶水分最高的处理和最低的处理间相差1.55百分点。当烟叶经过复烤机后,3个处理的烟叶水分含量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2.1.3 含水率对打叶复烤过程中烟叶拉力及撕裂度的影响。

当烟叶含水率处于适宜范围内时,由于梗片结合部位强度较其他部位低,叶梗分离容易,打叶后烟叶叶片结构分布较好,梗中含叶率低;当烟叶含水率和温度都偏高时,烟叶韧性高、柔软性好,打叶时叶片不易从烟梗上撕裂分离,容易出现堵塞现象,而且由于烟叶含水率较高,也不易被风分;烟叶含水率较低时,在叶梗分离过程中梗片结合部位难以整齐分离,梗上留下大量锯齿状小叶片,打后梗中含叶率较高。

由表3可知,对于烟叶叶片拉力来说,不同处理润叶后烟叶拉力差异不显著,且烟叶拉力大小随着润叶水分的增加逐渐增大。从二润出口至打叶前,因外部环境温湿度的影响,T1和T2处理烟叶的拉力逐渐增大,而T3处理烟叶拉力则逐渐减小,这可能是润叶后烟叶温湿度不同,烟叶吸湿性具有差异,由于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所导致的现象。对于叶片撕裂度来说,T3处理的叶片撕裂度显著高于T1处理,T2和T3处理间、T1与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当烟叶经输送带输送至打叶机前,烟叶由于外界环境变化,T1处理的叶片撕裂度有所增加,其余2个处理的叶片撕裂度则有所减少,但各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1.4 含水率对打叶复烤过程中叶片结构的影响。

叶片结构是指打叶后不同大小叶片所占的比例,是衡量片烟均匀性加工水平的重要指标[5]。通常根据叶片的尺寸,采用大片率(>25.4 mm)、中片率(12.7~25.4 mm)、小片率(6.35~12.7 mm)、碎片率(<6.35 mm)以及叶中含梗率等指标来衡量烟叶结构,其中,大中片率直接影响烟叶制品中>3.2 mm 和≤ 1.4 mm 叶丝的比例[6-7]。

因此,为提高卷烟质量均匀性,需尽可能控制大片率,提高大中片率和中片率,减少碎片率和叶中含梗率。烟草行业标准也明确指出叶中含梗率和梗中含叶率应分别≤2.0%和≤1.2%[8]。

由表4可知,不同二润含水率处理后,烤前叶片结构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且烤前烟叶大片率差异不大,但T2处理烟叶大中片率较其他2个处理显著增加,且该处理烤前烟叶小片率、碎片率以及烟叶含梗率最低,分别为97.24%、99.76%、1.12%。T3处理烟叶大中片率处于中间水平,但烟叶含梗率却最高,为1.24%。对于烤后叶片结构来说,烤后烟叶大片收缩率约为43%,T2处理烟叶大片率和大中片率均高于T1和T3处理,烟叶叶中含梗率最低,为1.02%。T3处理烟叶大片率最低、烟叶小片率和叶中含梗率最高,分别为24.66%、93.94%、1.14%。

2.2 复烤温度对KRK26复烤质量的影响

2.2.1 复烤温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5可知,经过不同复烤温度加工后,烤前和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烤后Y1处理烟叶总糖含量较烤前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为0.38百分点,其余处理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均较烤前降低;Y2处理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及氯含量均较烤前有所增加,其余处理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及氯含量均较烤前减少,且各处理增减幅度均在0.1百分点范围内;经复烤后,烟叶钾离子含量较烤前有所增加,增幅在0.1百分点范围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