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实践

作者: 杨育智 李卫祥

摘要 高校智库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既为区域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动力。山西农业大学通过农科选调生专招、涉农事业单位专招和公费农科生项目等智库建议,服务山西精准扶贫及农业农村发展。高校智库为更好服务区域发展,要切合实际,凸显区域性,注重连贯性;要精心谋划,突出组织性,加强应用性;要依法决策,保证科学性,坚持公益性。

关键词 区域发展;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4-02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4.07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Think Tank Based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An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G Yu-zhi, LIWei-xiang (Shanxi 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1)

Abstrac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not only injects vitality into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but also provides power for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ovides service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Shanxi through the suggestions of think tanks such as selective recruitment of agricultural students, special recruitment of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funded agricultural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regional development,university think tanks should be practical, highlight region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coherence.We should plan carefully, highlight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We should make decisions according to law, ensure scientificity and adhere to public welfare.

Key words Regional development;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olicy think tank

基金项目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建设研究”(SSKLZDKT2019060)。

作者简介 杨育智(1986—),男,山西平遥人,讲师,硕士,从事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0-18

高校智库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高校智库建设是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智力库”,区域发展战略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动力机”。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能够激发毕业生就业创业热情,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毕业生精准就业力度,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指导与服务水平,实现高校智库与区域发展的有效对接,既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又为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1 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

作为一种政策建议、科技决策和情报服务机构,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服务区域发展主要是引导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根据毕业生群体的个性需求和就业意向,注重就业创业工作的差异化、特色化、内涵化、精准化,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咨询和服务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服务区域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1]。

1.1 服务的逻辑起点:为区域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的建设试图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同质化、低质化、缓慢化等现象,同时有效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缺乏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高校毕业生扎堆公考、慢就业,甚至不就业之间的矛盾。基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建设就是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需要,防止和改变在区域发展需求与高校资源供给过程中出现对接错位或者对接无效的状态,为其发展规划做好人才储备、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2]。另外,从生源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超过50%的学生来自其所属地区(省市);从职能分析,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同样指向或者辐射的是其办学所在驻地(省市)。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政策需要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靶向指导和精准帮扶;以政策咨询建议为媒介,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创业形成有效对接;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1.2 服务的价值反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动力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声誉,提供优质的办学条件和生源,形成高校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这就是高校智库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反哺。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以目标达成、人职匹配为导向,开展政策解读、形势研判、信息咨询、服务指导,使“政策制定”与“科学研究”形成有效连接,相关决策更加具备前沿性、科学性和操作性[3]。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技能,也要兼顾综合素质;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普及市场需求;既要培养职业理想明确生涯规划,也要锻炼职业素养坚持脚踏实地,使区域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转变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内在素质,进而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区域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1.3 服务的实践目标:达成互利合作的双赢

高校政策智库的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殊途同归,两者的对接能够形成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双赢。从系统论的角度考察,高校政策智库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虽属于社会2个不同的系统,但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且随着现代科技、社会文明的进步,两者间的联系与影响将更加密切。一方面,区域发展的水平越高,对熟练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就越大,越需要高校政策智库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4]。另一方面,高校政策智库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借助区域社会的优势资源和发展诉求推进决策咨询的落地、科学技术的转化、人才资源的吸收等,成为高校政策智库的“孵化器”和“实验场”。因此,高校政策智库与区域发展互为依托、互为补充,两者只有有效对接,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双赢。

2 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智库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举措

服务区域发展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高校社会知名度和办学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山西农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农村发展为己任,通过就业创业政策智库提出、论证,继而实施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举措。

2.1 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农科选调生专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提出,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5]。这既为山西农业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山西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山西农业大学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和顺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昔阳、榆社2个省级贫困县的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学历状况的一项调查中显示,4县共有工作人员1 386名(其中,公务员754名、事业人员632名),全日制涉农院校毕业的仅有130人,占比9.4%,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占比0.3%,大学学历46人,占比3.3%,大专学历26人,占比1.9%,中专学历54人,占比3.9%。在这中专以上全部不到10%的工作人员中,具有涉农背景的人员70%在40岁以上。这说明山西省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学历层次、专业水平、梯队结构等与乡村振兴的人才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鉴于此,山西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团队深入调研、主动建议,积极争取山西省农科选调生招录的单列计划。通过多渠道的调查研究和多形式的建言申请,山西省选调生招生考试从2018年开始设置“岗位三”,专招涉农专业考生。涉农专业具体目录也完全采纳了山西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团队的建议,即包括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发展有关的涉农专业,涉及生产、服务、管理、经营、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技推广等领域。其中,2018年的400名选调生计划中,涉农专业招录计划52人,占比13%;2019年的450名选调生计划中,涉农专业招录计划53人,占比11.8%;2020年的420名选调生计划中,涉农专业招录计划52人,占比12.4%。

2.2 助力攻坚区域深度贫困,举办涉农事业单位专招

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吕梁考察调研指出,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要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进小康社会[6]。吕梁市的13个县中有10个是贫困县,山西省的10个深度贫困县中有3个在吕梁。基于此,山西农业大学多年坚持开展“助力攻坚深度贫困吕梁行动”,与吕梁签订多项战略合作协议,选派6支优秀专家团队,分赴吕梁6个国定贫困县,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全面助力攻坚吕梁深度贫困,持续改善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切实解决当地农业系统人才匮乏问题,全力打造山西农业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吕梁模式”,不断推进吕梁农业产业在特色、品质、功能等方面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才供应,山西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团队共同推动和举办了“吕梁市农业系统部分所属事业单位2019年面向山西农业大学专项招聘工作”,招聘211名农业专技人才,其中,市直农业部门所属事业单位28名、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所属事业单位75名、各乡镇事业单位108名。

2.3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公费农科生招生项目

2020年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楼阳生批示,要着眼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紧扣全面小康收官任务,坚决补上“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涉农专业学生“被学农”现象突出,不少涉农专业的高考一志愿率很低,调剂现象严重,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不仅造成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的浪费,更不能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形势要求。

因此,参照其他几省在省属农林院校实施的“公费农科生”项目,如四川省的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生免费定向培养项目、山东省公费农科生定向招生定向就业项目等,作为山西省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山西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团队积极建言实施“公费农科生”项目,面向山西生源招生。“公费农科生” 的招生专业为涉农本科专业,实行计划单列、定向招生和定向就业,学生入学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到基层一线参公单位或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实现有编有岗。在学校的积极建议和努力争取下,山西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自2021年开始启动实施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山西农业大学获批成为招生定点院校,承担公费农科生培养任务[7],2021年公费农科生招生计划88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