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

作者: 查攸吟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0
在莫斯科汽车贸易中心旧址开业的莫斯科天雅国际汽车中心,一辆汽车上悬挂着中国国旗,该综合体的一部分空间将被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展厅使用,其余的空间将被用作汽车零部件和配件的商店
图/视觉中国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倒爷”们趁着苏联解体的窗口期乌泱乌泱拥过去淘金,“中国制造”便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声名远播。然而当时并不是什么美名和口碑,而是影响之后十几年的如潮恶评。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1
俄罗斯莫斯科的小米门店    图/视觉中国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实际上非常地简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制造业也刚刚起步,大多只能加工和生产一些粗制品,以及质量不高的日用百货、服装等。

而在当时,饱受“休克式”经济转型政策摧残的俄罗斯人,也正面临物质极其匮乏、同时又没有多少支付能力的困境。

尽管中国产的便宜货,确实是救了一时之急,但低质廉价替代品充其量只是应个急而已,在没有对应高端制品的前提下,口碑又怎么可能好得了呢?

改变的契机出现在2015年。在当时,伴随着俄罗斯东部地缘冲突的加剧,欧美开始发起一轮轮的对俄制裁,使得中国制造的电子消费产品有机会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凭借足够好的质量以及还不错的价格,各类中国手机和电脑设备,令普通俄罗斯消费者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如今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性质,已经发生了质变。

然而性价比的标签依旧还存在。比如小米、OPPO以及当时的华为手机,一般俄罗斯人只是初步认可了你的产品好用。当年俄罗斯媒体的街头调查显示,多数被访者表示,若手头足够宽裕,苹果手机仍会是更佳选择。

关于“中国制造全面崛起”的问题,在当时的俄罗斯媒体上也曾有过广泛的讨论。而较为普遍的观点便是,造手机、笔记本电脑之类,只能算是高端制造的入门,真正显示制造业实力的,当属大型工程机械、汽车、航空器等。特别是汽车,所谓“何时中国汽车普遍被俄罗斯消费者接受,何日再言中国制造崛起”。

而彼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尚未修炼至足够火候,少数在俄罗斯乃至中亚市场有所建树的商业案例,其实质依旧是低价优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路虎、奔驰、宝马等,仍然是俄罗斯有钱人追求的目标,而大众、斯柯达、丰田、现代等,则是普通老百姓的座驾。

根据历史经验,参考19世纪末德国制造从低价劣质标签逐渐成为质量和优质代名词的漫长过程,中国产品想要复制这一过程,至少要经历一个长达30年、跨越两代人的漫长过程。

然而在2022年,戏剧性的历史性的机会突然降临。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2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街头的哈弗达尔戈汽车     图/视觉中国

兵不血刃的胜利

2023年初的时候,家住叶卡捷琳娜堡的安娜丝塔西娅·克拉索夫斯卡娅颇为忧郁。

一小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他们均是苏联时代从乌克兰东部移居俄罗斯中部的,而她现在的祖国,正和自己的祖籍国打得不可开交。不过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突然爆发的战争,令家长的承诺很可能被迫食言。

安娜丝塔西娅家境优渥,父亲是名外科医生,母亲的职业是律师,以经济情况而言她家在俄罗斯属于中产上层。秉承俄罗斯人的用车偏好,爸爸的座车是台2014年款的进口路虎,而妈妈开的则是宝马X4——由俄罗斯本土企业阿维托托尔获得宝马授权,在加里宁格勒工厂组装生产。

原本爸爸、妈妈许诺说,当安娜丝塔西娅年满18岁的时候,就给她“买一辆宝马”。但突然而至的战争,以及随后欧美乃至日韩企业的齐齐退出,不但“国产宝马”彻底断货,制裁措施也让俄罗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绝大部分欧洲品牌的新车。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3
俄罗斯汽车厂装配生产宝马5系汽车    图/视觉中国

当然,无论在什么境地,总有那么一些人掌握着一些与众不同的渠道。很快,各种行驶里程很短的“二手车”,开始在俄罗斯市场上出现。然而,这类通常表显历程200~500千米的货色,售价通常是由原价250%起跳的。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买一台宝马3系的钱,以前差不多可以买台高配宝马X5。但战争以及欧美制裁带来的衰退和不景气,也确实影响到了家里的收入。花比原本预算多得多的钱去购买,显然是不现实的。

“也许可以给我们的安丝娅买台Niva Legend。”2022年的时候,妈妈的一句玩笑话曾经让女孩直接破防。

母亲提到的Niva Legend,是属于俄罗斯著名的拉达品牌,对标中国差不多类似于五菱。所以那意思差不多就类似,本来说买台宝马3系,最后想改成五菱宏光……

不过这个问题在2023年11月,安娜丝塔西娅18岁生日那会儿,居然顺利地解决了。尽管她最后还是没有开上宝马3型,但是父母在经过反复挑选和权衡后,买下了一台中国产的奇瑞艾瑞泽8。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4
拉达品牌的Niva Legend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5
奇瑞艾瑞泽8内饰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6
哈弗Jolion

“当知道是台中国车后我曾经有那么点不安,但当我坐上了驾驶位,就立刻感觉自己已经爱上这包含父母心意的礼物”,安娜丝塔西娅在自己的VKontakte(俄罗斯著名社交软件)个人主页里,这样描述对新车的观感。

“爸爸的路虎甚至妈妈的X4,内饰和显示界面比起我的车,简陋得就像是老式坦克!”她甚至这样评价。

类似奇瑞艾瑞泽8这样的车型,在目前卷生卷死的中国国内市场可能会泯然于众人,可一旦到了俄罗斯,那已经属于2021年风格、液晶仪表中控双联屏,与一大堆配置已经明显落后的欧洲车相比,却立刻显得高大上起来了。

而且,即便座舱没有8155芯片的加持,以国人的视角来看车机的操作响应有卡顿问题,但其可下载应用的车机娱乐系统,依旧显得颇为“高端”。俄罗斯车主普遍认为,这款车足以媲美凯美瑞,甚至要更好一些。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艾瑞泽8在俄罗斯走红是因为卖得便宜。由于俄罗斯对进口整车收取较高的关税,其已经发售的三个车款售价从340万卢布到360万卢布(约27万元到28.5万元人民币)不等,差不多是以前高配宝马3系的售价。

从负面标签到主导市场

整个2023年,以及已经过去的2024年第一季度,对于征战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车企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具体地,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组数据来了解。

2023年全年,俄罗斯新车总销量93.7万辆。品牌榜前十,除了位居榜首的,有着俄罗斯版五菱别号的拉达,一家独占了324,446辆之外,第二到第十,都是外国品牌。而六个中国品牌,总计卖了461,736辆汽车,几乎吃下了半个俄罗斯市场。

而具体到车型上,长城旗下紧凑型SUV车型哈弗Jolion,即初恋的全球版,是整个2023年间销量排名仅次于拉达Granta(191,074辆)的年度第二热门,全年卖了48,980辆。奇瑞的瑞虎7 PRO,则名列第五,销量达到了40,992辆。

根据俄罗斯汽车媒体Autostat的预测,今年俄罗斯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预计销售约120万辆新车,其中将会有30~45款中国品牌新车型上市,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

如果说自主品牌能在最近两年的国内车市中脱颖而出反压合资品牌,凭借的除了新能源之外,主打的还是一个性价比以及相对合资车高不少的配置,那么其在俄罗斯市场的成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与欧洲关系的迅速恶化,连番不断的制裁,导致原本的竞品纷纷退出俄罗斯,可谓“天时”。

中俄陆上和海上贸易通道自2014年起的不断改善和强化,则代表着“地利”。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在国际上遭受“千夫指”,所以对一直顶住美欧压力拒绝单方面谴责和制裁俄罗斯的我国,俄罗斯从上到下是普遍怀有善意与好感的,这便是“人和”。

战争开始后,大量中国品牌汽车开始涌入俄罗斯市场(也有部分长期在俄深耕者,比如哈弗),迅速卡占欧洲、日韩品牌退出后空下来的市场生态位,提供给已经颇显“走投无路”处境的俄罗斯消费者们对比和选择,这一波中国汽车热虽然出乎意料,但细想却也是情理之中。

中国汽车席卷俄罗斯7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5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上的江淮汽车和吉利品牌的中国汽车     图/视觉中国

不过,即使到了2024年,对中国产品保持负面态度的俄罗斯人仍有相当数量。各类“酸不拉叽”或者阴阳怪气的言论,也是现阶段不能避免的。

此外,即使兵不血刃地圈下大份额市场的中国车企,投入俄罗斯的车型可以说是仓促的,存在诸多的不足。

比如,早在2022年末,就有俄罗斯媒体报道过中国进口车不耐盐的问题——由于俄罗斯漫长而且酷寒的冬季,在道路上撒盐融雪是非常常见的操作。而自中国进口的车辆,有部分根本没有考虑过类似的使用场景,以至于仅仅一个冬天,底盘就因为盐蚀而腐朽。

另外,尽管中国汽车无论新能源还是传统燃油动力,在现阶段普遍以更好的显示界面、车载系统,以及比之欧美日韩竞品更高的智能化而称著于世,但相当一部分车型在进入俄罗斯市场时,本地化工作可谓差劲。毕竟,俄罗斯播主们努力学习汉语发音,来启动车载语音控制这类短视频,对车企而言,这些不该被理解为正面信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