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多一笔教书育人,师少一笔保家卫国”

“帅多一笔教书育人,师少一笔保家卫国”0
救援现场的王若琦

2022年4月,青岛某地发生山火,火势发展迅猛。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接到应急局调派指令后,火速组织队员前往驰援。当时还在大四的青岛90后妹子王若琦也是搜救队的成员之一,接到救援消息后,她第一时间便赶赴火场。当时的火情之凶猛,令她至今难忘:“快要到达救援地的时候,从车上远远望去,整个天空都是红色的。”

到现场后,她看着滚滚的浓烟、熊熊的烈火,来不及过多思考,便与消防队伍并肩作战扑救山火。她深入火情一线,作为中转人员联络前线所需,并传达给后方,将前线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

为了避免山火出现复燃,王若琦和队员们轮番值守,昼夜不停地对一线火烧迹地进行巡山,通过绳索救援技术对悬崖峭壁余火进行清理,确保火场不留一点隐患。“当时已经顾不上害怕了,身边的队友们都在争分夺秒救火,我也必须得顶上。”火灾救援持续了六天五夜,王若琦一直待在山上,直到任务结束。

加入救援队的这几年,王若琦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上千余小时。山岳搜救、水域救援、火灾救援……每次救援,她都尽己所能。“能把别人从危险中解救出来,我心里特别骄傲。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学会更多的救援技术,拯救更多生命。我现在也一直坚持做运动,让自己体能更强一些,能够长久地胜任这项工作。”王若琦说。

除了是一名民间救援队的成员,王若琦还是一名语文老师、退役军人,每个身份、每段经历都是她人生中的宝贵财富。而这其中,改变她人生最多的还是投笔从戎的那段从军时光。

2015年,王若琦考上了成都文理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她,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成为军人的梦想。“我从小就对军人特别崇拜,看到学校里有征兵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觉得青春不止有眼前的潇洒,还有家国与边关。”于是,2016年9月,王若琦从大学报名参军,入伍到武警上海总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部队生活,强化了她性格中果敢坚毅的一面,也在她的手腕和手臂上留下了一道长约10厘米的伤疤。

“帅多一笔教书育人,师少一笔保家卫国”1
2020年4月,青岛小珠山山火 图/视觉中国

虽然这道深深的伤疤令王若琦手部部分神经的知觉至今无法完全恢复,但她却将其视为军人的荣誉勋章。即便面对多次的手术,她也从未吭过一声痛、喊过一声疼,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一名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战士。

这次受伤也令她提前告别了她热爱的部队生活,然而,即便褪下了军装,她依然脱不下骨子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019年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已经回到大学深造的她听说了青岛红十字会搜救队,于是便立刻报名加入,她希望能把当兵时掌握的技能运用到搜救队的志愿工作中,去帮助更多的人。

在救援队实习期间,她跟着队员上山下海,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救援。救援常常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闻讯即动,连续几小时甚至长达几天持续工作,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于她连毕业答辩都是在救援行动中完成的。

2022年大学毕业后,王若琦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之外,王若琦还经常向学生们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技能。“因为之前是军人嘛,有一句话是‘帅多一笔教书育人,师少一笔保家卫国’,所以当老师是我最好的选择。我也希望能够带领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她这样说。

“帅多一笔教书育人,师少一笔保家卫国”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