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嗑瓜子就停不下来?
如果提到看电视时能吃上一下午的零食,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便是瓜子。根据神经可塑性假说,配电视的零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让上瘾机制得以高效建立,即初始误差为正,且误差的绝对值足够高;其次,让上瘾机制可以持续维持,即持续阶段的误差非负。
首先,核桃和碧根果最先被排除。剥壳的成本太高,极大抵消了食物美味带来的奖励值。
其次排除花生和腰果,和大多数普通零食一样,花生和腰果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现象,这也是人体应对食物摄入有效的“刹车机制”。
最后,为什么去壳的瓜子反而不受待见?基于假说,由于食用去皮瓜子这一行为太过简单,甚至不足以引发任何学习机制的建立,因而也就不形成多巴胺介导的上瘾通路。
于是最后瓜子胜出——味香且去皮简单,能赋予人足够高的奖励值,使得上瘾机制的建立极为迅捷;体积小、不占地儿,边际效益递减程度小,使得上瘾机制具备长期维持的可能。
上一篇:
面包冻过后热量会减少?
下一篇:
为什么切洋葱会让人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