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技术市场发展与高技术企业创新
作者: 赵平[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测度2012—202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中国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从技术市场发展角度出发,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旧成立;技术市场发展在数字经济与高技术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夯实企业创新基础;完善技术市场,推动企业成果转化;激发区域创新潜能,提高中西部企业竞争力,以此促进高技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市场;高技术企业;固定效应模型
一、 引言及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技术企业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主体。近年来,高技术企业创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但与此同时,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需从外部引入大量成型技术,致使其发展面临来自技术市场的多重约束[1]。一方面,技术市场与市场经济发展难以实现协同匹配,导致技术市场供需关系对接困难,存在一定脱钩现象,不利于高技术企业之间组建创新联盟;另一方面,技术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发展不完善等问题,致使买卖双方通过压价控制风险,阻碍了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购买行为,不利于技术创新。可以推断,技术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同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报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指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规模全球领先”“产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2,这些有利于高技术企业高效开展创新活动。这一态势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为推动技术市场完善、助力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相较于传统经济,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覆盖面广、可持续的金融支持,可以有效缓解技术市场资金缺乏、信息不对称等困境,推动技术市场良性发展,进而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此,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背景,探讨数字经济与技术市场如何共同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对于充分释放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力具有现实价值。
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高技术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研究。刘永松等[2]通过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王新红等[3]研究发现,我国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率。第二,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钱丽等[4]认为,不同产权性质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有所差异。于潇宇等[5]研究发现,当前补贴政策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促进作用。刘兰剑等[6]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政府资助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可以显著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部分学者研究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如马永红等[7]认为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且经历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旧成立。周雪峰等[8]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毛建辉等[9]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种观点认为数字经济发展会抑制企业创新。如郭吉涛等[10]研究发现,国内关键核心技术环节薄弱导致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阻碍。关于数字经济与技术市场发展的研究整体则较为匮乏,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数字经济导向下技术需求对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影响[11]、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要素市场化的影响[12],较少涉及数字经济与技术市场发展的直接影响,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空间。此外,部分学者针对技术市场发展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王进富等[13]运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法探索了政府资助波动、技术市场发展程度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发现技术市场发展程度对企业R&D投入具有逐渐减弱的正向影响。赵巧芝等[14]研究发现,在互联网发展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关系中,技术市场厚度与流畅度能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顾真溶等[15]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可以显著促进技术市场交易效率。
综上所述,有关数字经济、技术市场发展以及高技术企业创新的研究已有一定深度与广度,为本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将三者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的文献较为缺乏。为此,本文将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数据相匹配,研究2012—2021年数字经济如何通过推动技术市场发展进而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并探究具体影响效果的区域差异。文章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从数字经济视角丰富宏观经济市场与微观高技术企业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第二,以推动技术市场发展为主要切入点,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即将技术市场发展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技术市场发展在数字经济与高技术企业创新影响关系中的作用;第三,从地区异质性角度出发,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异质性,为推动中国技术创新均衡发展提供全新视角。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数字经济与高技术企业创新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破了市场原有边界,使高技术企业内部产品设计与研发流程更加开放,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此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第一,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来看,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数字经济可以有效缓解高技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突破金融对企业创新限制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为后续创新提供充足资金。同时,伴随数字要素规模效益与外溢性逐渐增强,数据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促使高技术企业之间加快合作与资源共享[16],继而强化高技术企业创新资金投入。第二,从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数字技术能够引领高技术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供给体系改革,实现产业高水平跃迁[17]。随着数字技术对各行业渗透力度不断加大,高技术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使得高技术企业向更优状态转变,促使创新效率不断提升。第三,从高技术企业创新行为来看,数字经济借助数字产业化将数字化知识与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并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推动数字产业链形成。在数字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能够分析与预知产业发展趋势,进而产生自发性创新活动。不仅如此,作为数字经济的“防护网”,数字经济所引致的数字化治理能够优化城市数字化环境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强化高技术企业创新意愿,深化其创新行为。综上,本文提出假设H1:
H1:数字经济可以推动高技术企业创新。
2. 技术市场发展的中介作用
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具有高附加性、高渗透性等特征,可加速创新资源流动,助力技术市场优化升级,进而带动高技术企业创新。就数字经济与技术市场发展关系而言,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以深化企业技术供给与需求,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下,传统产业逐渐实现研发生产网络化、销售在线化、产品智能化。在此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导致技术市场中新型技术咨询与服务需求快速增长[18],使得技术市场咨询业务日趋完善。同时,在数字经济带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加速产品迭代、增加个性化要求,促使技术交易愈加频繁,从而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提高技术市场整合能力,促进技术市场发展。数字经济衍生而来的网络技术交易平台能够打破供需双方时空限制,推动技术市场良性发展。此类平台能够展示技术成果、发布需求信息,并提供相对完整的技术信息披露机制,有效弱化技术市场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技术供需双方交易率提升,推动技术市场向专业化发展。就技术市场与高技术企业创新关系而言,技术市场发展往往伴随着“结构红利”,为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供条件,以此助力高技术企业创新。细言之,技术市场发展能够加大技术创新扩散,帮助高技术企业之间组建创新联盟,并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进而缩小企业间的创新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力[19]。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2:
H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市场发展推动高技术企业创新。
3. 区域异质性分析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能够打破经济对空间距离与信息资源的依赖,拓宽高技术企业创新融资渠道,推动高技术企业持续创新。然而,我国区域间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数字经济整体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态势,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自东向西依次降低[20]。基于此,可以推断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可能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其高技术企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本身在资金、人才、技术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积累,故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的赋能作用更多是一种“锦上添花”。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其在资金供给、人才引进、配套设施等方面尚未健全,技术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大量资金与技术,能够有效推动该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综上,提出假设H3:
H3: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明显。
三、 实证研究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中国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为缩小数字经济与上市企业的样本差异,选取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经济,并按照上市公司所在地进行数据匹配,最终构建2012—2021年面板数据集。在剔除掉金融类企业、*ST企业、ST企业、PT企业以及数据缺失较为严重的企业之后,得到3694家企业样本,共36940个观测值。相关数据源于国泰安数据库、RESSET数据库、《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避免异常值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1%以下与99%以上数据进行Winsorize处理。
2.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本文参考潘红波等[21]的研究成果,选取企业每年申请专利总量([lnPt])作为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以充分考量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2)解释变量:数字经济
本文参考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1与部分学者的相关研究[22-23],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水平、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数字产业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计算数字经济综合指数,得到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igital]),以衡量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具体测度指标见表1。
表1 数字经济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衡量方式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移动电话普及率 移动电话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 长途光缆建设水平 每平方公里长途光缆线路长度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 互联网普及率 互联网用户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 数字经济应用水平 电信业务总量 电信业务收入总额 企业使用计算机数 企业每百人使用计算机台数 软件业务收入 软件业务收入总额 数字经济发展潜力 专利申请授权数量 各类型专利申请授权总数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R&D支出与所在省份生产总值的比值 高等教育程度 大专及本科以上毕业人数与所在省份人口总数的比值 数字产业发展水平 数字产品制造业发展水平 计算机、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质量竞争指数 数字产品服务业发展水平 数字产品服务业增加值 数字技术应用业发展水平 互联网应用使用比率 数字要素驱动业发展水平 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指数 ]
(3)中介变量:技术市场发展
技术市场涵盖各类技术交易场所、服务机构以及技术商品。本文采用技术市场交易额/地区生产总值全面考察技术市场发展水平([Market])。
(4)控制变量
现有文献[24-26]研究得出,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因素相对较多。故本文综合考虑数据相关性与可得性,选取企业规模([Size])、企业集聚程度([Act])、企业成长能力([Enterprise])、股权集中度([Equity])、资产周转率([Asset])作为控制变量。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高技术企业创新存在较大的年份与行业差异,在控制变量中引入行业与年度虚拟变量,使回归结果更加稳健。同时,将变量中数值较大的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各变量及度量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