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作者: 周梦丽 王艾敏 张旭婷 王子伦

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0

[摘要]从公司金融资产配置的角度,选择我国七十余家已上市的单项冠军企业在2016—2020这5年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公司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对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公司金融资产配比变化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呈现出非线性的数量关系; (2)所属区间不同的金融资产配置率对于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也不相同。进一步来说,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较低时,政府所下发的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而随着金融资产配比的进一步提升,这一关系发生结构性突变,由正向变为负向。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单项冠军企业的创新驱动机制中包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有助于推动本土制造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多制造业方面的“单项冠军”。

[关键词]单项冠军企业;政府补贴;金融资产配置率;技术创新效率;门限效应

一、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十四五”规划也重点强调“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2。从中可以看出,创新在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加。单项冠军企业作为我国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其整体绩效的持续提升对于缓解我国经济下行方面的压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单项冠军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来自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对研发活动投入大量资金。我国单项冠军企业虽为制造业中的优质企业,但是相比于德国的制造企业来说,单项冠军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不够,因此,国家基于战略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缓解创新活动的外部性,鼓励单项冠军企业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投资,从而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使我国制造业走出大而不强的困局,进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然而政府无法保证企业将获得的补贴全部用于技术创新,而企业也不一定按照补贴要求进行研发投资,企业可能将一部分资金进行投资来获取短期利息,这些行为将会严重抑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近几年我国一直致力于培育单项冠军企业。工信部在2019年6月召开的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单项冠军)工作座谈会中曾提到,培育优质企业(单项冠军)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3,相关的补助政策也在逐渐完善,但其实施效果如何并无相关经验证据可参考,且在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创新间存在“内在黑箱”,即对于企业创新而言,政府补贴仅为外部影响因素,从企业内部而言,其金融资产配置率大小在政府补贴发挥效用过程中有可能起到关键作用。从我国现阶段的研究之中可以看出,政府方面的补贴对于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及其技术创新的效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1],但是在一些研究的过程中,忽略了政府部门的补贴以及单项冠军企业自身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与其内部的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关系。

基于此,本文通过整理现有文献,以单项冠军上市企业2016—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探讨了政府补贴、金融资产配置对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金融资产配置在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到的调节作用和门限作用,提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与假设,揭示政府补贴、金融资产配置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可能的学术贡献如下:(1)目前国内对单项冠军企业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缺少利用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定量分析,因此本文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可丰富现有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打开了政府补贴作用于企业创新的“内在黑箱”,前期研究大多局限于对两者直接关系的探讨,本文则基于政府补贴对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过程中,金融资产配置率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并将其作为门限变量验证其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门限区域,使得政府补贴对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用;(3)以往对于金融资产配置率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且存在矛盾,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非线性思维,借助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率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研究结论中存在的冲突;(4)为政府在培育单项冠军企业过程中的相关补助政策提供参考,也为政府培育出更多的单项冠军企业提供经验证据。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  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政府补贴可以分散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对企业创新有直接的促进作用。Ebersberger等[2]及Alecke等[3]国外学者的研究均发现,政府部门的相关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国内学者郭研等[4]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相比于未受到政府补贴的企业,受到基金资助的企业在专利产出、技术创新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更佳的表现;胡军燕等[5]认为政府部门是影响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政府在不同的维度间接影响着企业创新;陈超等[6]基于种业企业6年的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与市场集中度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市场集中度会调节其实施效果。综上,政府补贴是政府关于企业创新行为的鼓励方式,政府补贴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量,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即政府补贴越多,企业可以用于研发的资金就越多,企业为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会提升技术创新的信心与积极性,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因此政府会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政府直接补贴是说明政府支持实际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且,政府对于制造业中的代表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补贴金额相对较多,所以,本文的侧重点在于研究政府部门的补贴对于单项冠军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存在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研究假说:

H1:政府补贴金额越多,单项冠军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

2. 金融资产配置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随着我国企业脱实向虚的现象产生,企业大量配备金融资产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学者们在“公司内部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及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关联性”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Seo等[7]、Ali等[8]学者认为,企业若提高自身金融资产的配比情况会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学者如胡奕明等[9]、钟腾等[10]认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会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表现被称为“蓄水池效应”。例如,当企业内部资产配比之中股票的占比较高时,将会推动股票市场的发展,且股票市场是有助于公司专利创新发展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创新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本文也认为对于制造行业,特别是对于单项冠军企业来说,如果金融资产的配置情况过高,将会对其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研究假说:

H2:其他因素不变,单项冠军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率与其技术创新效率呈负相关。

3. 政府补贴、金融资产配置和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胡奕明等[10]以2002—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企业金融资产比例较低时,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后可能更多地将资金用于金融资产投资,从而抑制了技术创新;当企业金融资产率上升到一定水平,金融风险提高,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具有不稳定性,从而对技术创新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苗文龙等[1]选择了我国一千二百余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创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公司内部金融资产配置与政府补贴、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这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关系。本文则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研究对象,认为部分企业在获得政府补贴后不会将其用于企业研发创新,而是投放于金融市场,使得政府补贴对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用有所降低,也就是说,金融资产的配置情况实际上会对政府补贴以及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且,处于不同区间的金融资产配置对其的影响也会不同,那么单项冠军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处于何种区间才能使得政府补贴对其技术创新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H3a:单项冠军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H3b:金融资产配置率存在门限效应,即不同区间的金融资产配置率对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定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指的是“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国内前列的企业”。1自2016年起,我国工信部便开始评选第一批单项冠军企业,本文的研究样本合并整理五批单项冠军企业,并从中选出2016年前已上市的企业。研究期间为 2016—2020年,所选择的样本数据分别来自CSMAR(国泰安)数据库、Wind(万德)数据库以及从公司年报人工整理而来,剔除数据资料不完整的企业后,最终得到76家单项冠军企业5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样本总数为380个。在做实证研究前,首先对在本次阈值范围之内的所有连续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缩尾数值为0.01,这一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异常值对于具体测算结果的影响。

2. 主要变量定义

(1)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是政府对企业引导、支持与鼓励的一种方式,是政府通过向企业无偿提供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来解决市场失灵这一现象,从而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总结起来,政府补贴的方式分为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两大类。直接补助的形式主要集中在财政对企业的直接拨款,这种提供流动资金的方式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效果最优。因此本文选取样本单项冠军企业当年所获政府补贴金额的对数作为政府补贴的衡量标尺,记为govsub(governmental subsidy)。

(2)金融资产配置率

借鉴杜勇等[11]的研究思路,本文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6个科目全部划分为金融资产。考虑到每个企业货币资金用途的差异,难以获得准确的资金去向,因此不将货币资产列入本文研究的金融资产。以金融资产与企业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单项冠军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率,记为fiasra(financial asset allocation radio)。

(3)技术创新效率

技术创新效率具体指的是通过使用衡量标准对某一个公司、某个地区甚至是某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做出测算[12]。通俗来讲,技术创新效率实际上指的是在某一项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之中,计算其创新投入的具体金额与产出效率的大小。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计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本文采用经DEA-BCC模型测得的综合技术效率作为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记为crste(comprehensive technical efficiency)2。

(4)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的方式主要是从公司财务、公司治理两个方面入手,选择的控制变量主要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股权集中度、管理效率、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等多个方面。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3. 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H1,本文以技术创新效率crste为被解释变量,政府补贴govsub为解释变量,研究政府补贴对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crstei,t=α0+α1govsubi,t+αiXi,t+εi,t]  (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