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產業澳門大有可為

作者: 藍天楊

進入10月,澳門經濟迎來難得的秋日復甦季,以會展業為引領的各類經濟活動明顯多了起來,而在這眾多的信息中,有關中醫中醫藥產業的信息令人關注。

10月21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暨2022中醫藥數字化全球高峰論壇在澳門舉行。國內六位中醫藥領域院士、泰國公共衛生部傳統泰醫藥管理局長、馬來西亞衛生部常設部長等共200餘位嘉賓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與會。

活動上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澳門中醫藥政策和技術研究,更好利用中醫藥企業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的便利措施,促進澳門品牌中藥產業的提升。澳門藥品監督部門通過構建符合中藥特色、全面和規範化的中成藥註冊制度,進一步保障澳門中成藥的品質、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升澳門生產中成藥的出口競爭力,支持中藥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澳門中醫藥漢方體驗中心主任蔣忠遠指出,作為祖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澳門具備發展中藥產業品牌條件,擁有品質、信譽優勢,推動建立中藥標準及合作模式,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前景廣闊。

10月22日,第二屆中國中醫藥健康(澳門)品牌展覽會在澳門圓滿落幕,展會以“攜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助力健康中國2030”為主題,聯動粵港澳資源,借澳門窗口優勢,搭建中醫藥大健康領域交流合作平台,共同開拓中醫藥發展新格局。

展會期間,中華醫藥產業發展澳門論壇、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行業交流會、中醫針灸國際論壇等活動相繼舉辦,期間政府部門、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共商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及國際化之路。據稱110餘家單位參展,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河北、貴州、安徽、吉林等以地方展團形式亮相展會,南京中科、張權破痛油等眾多內地和澳門優秀企業積極參與,集中展現了中醫藥的魅力與力量。

無獨有偶,10月21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再添中醫藥新軍——珠海市麗珠中藥現代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珠中藥科技公司”)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正式開業,依託於麗珠集團建設的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同時揭牌。

據瞭解,麗珠集團是集醫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醫藥集團公司,也是珠海市的龍頭企業,市值超320億元。而麗珠中藥科技公司將珠海市外的中藥及大健康產品研發和運營業務遷移至合作區,對推動合作區中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等具有積極作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代理局長李子蔚認為,麗珠中藥科技公司的成立,將對推動合作區中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等具有積極作用。

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暉表示,“產業園是通過澳門連接葡語系國家的一個平台,有助於推動中醫藥走向現代化、國際化。”澳門去年剛剛發佈《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粵澳雙方可以開展大健康領域包括保健食品、藥妝等的合作,並通過澳門走向葡語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把中醫藥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

作為中華民族同根同宗、血脈相連大家庭中的澳門,中醫及中醫藥傳統悠久,且廣受澳門市民重視。據了解,中醫藥在防治此輪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區政府在制訂《應對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已將中醫藥治療納入在預案中,並組織中醫藥業界共同參與抗疫。在今年"618"疫情中,政府在救治新冠患者時引入中醫藥治療,有1,356名確診人士使用了中醫治療,佔確診人士約75%,獲得較好和正面的反應。

據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中醫生石崇榮介紹,"澳門中醫藥產業基礎良好,澳門居民一直有使用中醫藥保健、治療疾病的習慣。"澳門的中藥房多達上百間,遍佈大街小巷,遊客到澳門也會買中醫藥產品作為手信,這為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基礎。

截至目前,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已幫助包括澳門在內多家企業共9款產品在莫桑比克註冊成功,7款產品在巴西獲得中成藥註冊備案上市許可,即將進入當地市場銷售。

澳門中醫發展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在特區政府極力推動下,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澳門市民對於中醫的認受性不斷提高,這對年輕中醫成長是一個非常好的環境。現時澳門參與執業的年輕中醫有七成平均年齡不超過40歲。年輕中醫除了在本澳發展外,也可以在大灣區報備執業。數據顯示,本澳已有逾50名中醫前往橫琴醫院輪值工作,這為增強兩地經驗交流,熟悉不同醫療環境,接觸不同類型病人,提升個人技術能力和整體經驗,傳承中醫中醫藥具有積極意義。

相信隨著國家和澳門及大灣區對中醫中醫藥產業發展的越發重視,各項支持政策的完善配套,本澳中醫中醫藥產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前景一片光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