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参与全民阅读的路径探析
作者: 张云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民阅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和重要路径。出版与阅读之间有着共生共荣、密不可分的关系,出版社连接着作者与读者,肩负着将优秀的知识文化转化为可读、可享的书籍作品,并广泛传播的重任,是推动全民阅读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普及走向深化的关键力量。出版社应充分整合利用内容、作者、编辑、渠道等自身优势资源,将出版发行和阅读推广工作相结合,将优质内容向阅读服务转化延伸,为作者、编辑、读者搭建沟通桥梁,将供需两侧紧密结合,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全民阅读,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整合优质内容资源,保障数字阅读供给
出版为阅读提供了内容基础和先决条件,高品质的阅读离不开高质量的出版,好书是最根本的阅读保障。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有78.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成年国民喜爱。出版社应充分利用积累的纸质图书的优质内容资源,借助强大的智能化技术支持,衍生多种类型的数字阅读产品,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场景、多功能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优质图书内容数字化。数字阅读时代,高质量的内容仍是稀缺资源。出版社应充分利用优质图书内容资源,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挖掘已出版优质图书的内容,通过数字阅读平台开发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数字产品,甚至开发衍生品,打造独特品牌形象和专属IP资源,让好书持续发挥内在价值。例如,外研社在“双减”政策下,将《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场景从培训机构切换到家庭,对产品进行了数字融合升级,研发了包含讲解课程、原音跟读、随学随测等在内的智慧版教材,帮助家长在各种资源的支撑下带领孩子学习,因此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一方面从融媒体的视角研发策划优质出版物,同时采取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有声书在内的多种出版形式。目前,有的数字阅读平台能够敏捷地响应读者需求,介入图书出版和发行环节,通过内容二次创作与解读、邀请作家录制导读等形式,共同推广优秀的图书作品,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建设数字阅读平台。建设自主可控的数字阅读平台是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平台应整合出版社的各类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有声书、在线课程、期刊等,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数字阅读服务。在平台功能的设计上,注重推荐个性化算法的应用,通过分析读者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收藏偏好等数据,精准推送符合读者兴趣的图书和内容,提高读者的关注和阅读黏性。例如,当读者在平台上阅读了一本历史类图书后,平台自动推荐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记、历史事件解读等书籍,引导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和拓展学习。同时,平台应设置完善的社交互动功能,如读者书评区、读书社区、好友分享等,鼓励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用户生态。通过数字阅读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出版社能够更好地掌握读者数据,了解读者需求和行为模式,从而为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营销推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实现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升级,提升出版社在数字阅读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调动作者和编辑队伍,提供专业阅读支持
在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发展的各项因素中,阅读推广人所起的作用独特且关键,优秀的阅读推广人不仅要有独到的选书能力,还需要是干练的组织者、召集人,对培养大众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编辑、作者是既懂书又懂读者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推广、阅读指导作用,能够极大提升全民阅读工作的专业效能。
编辑推广图书。使优质的内容触达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营销和阅读的第一步。编辑是图书的第一读者,最了解图书的特点和价值。在传统出版环境下,编辑主要以图书为主要工作对象;而在融合出版情境下,编辑不仅要对图书内容做好管理,还要对图书的宣发、读者的阅读服务等全流程进行策划、统筹。出版社要充分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支持编辑走到推广的一线,通过撰写推广文案、设计落地活动、参与直播讲书等方式,提升图书传播和阅读效果。例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图书,“如何将这些好书推广出去”是总编辑韩敬群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参与策划组织了“十月作家课堂”“名家读经典”“文学里的北京”等项目活动,以更贴近读者的方式探索文学和出版更多的可能性,持续向大众进行阅读推广,2023年获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在做年度好书、总编辑荐书等活动,编辑一般在直播平台较多出现,但是大部分传播效果不理想,出版社还需考虑创新阅读推广方式。
作者引领示范。作者资源是出版社的重要资源,利用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策划开展品牌发布、主题对谈、图书分享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与作家近距离互动,发挥作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推广图书的同时推广阅读。出版社也经常与实体书店、图书馆、学校、书展、网络阅读平台、社交媒体等,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制造活动话题,引起大众关注,以组合拳的方式,邀请作者开展读书分享、阅读推广、文化沙龙、艺术交流等系列阅读活动,扩大作者、图书影响力,助推全民阅读工作有效开展。对于读者而言,见到一位作家,听过作家一席话,再去读作家的作品,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此在这个时代,作家的作品被读者看到很重要,作家自身被读者看到也很重要,王蒙、莫言、梁晓声等著名作家,都曾做客直播间,作家们现身直播间,分享创作故事和阅读知识,更多指向的不是卖书,而是希望读者多读书。他们的现身说法不但可以促进图书售卖,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有效扩大阅读人群
在推动全民阅读的浪潮中,出版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助力阅读的无障碍化,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推广无障碍阅读。为了保障视障人群的阅读权益,出版企业积极行动,专门制作盲文版图书,这些精心雕琢的盲文书籍,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串联起视障人士与世界的桥梁。同时,大字版图书也应运而生,它们以更加清晰、易读的字体,满足了老年读者及部分视力不佳人群的阅读需求,让文字的温度触手可及。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开发了一系列无障碍有声读物。这些有声作品不仅涵盖了经典文学、科普知识、历史故事等多个领域,还通过专业的配音与音效处理,为听众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都能随时随地通过耳朵去“阅读”,感受知识的魅力。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国残联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医学盲文出版项目,旨在为视障医学生及从业者提供专业的学习资源。项目成果显著,已成功出版《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盲文版医学教材,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此外,项目还配套开发了触觉人体解剖模型和语音讲解设备,这些创新工具不仅丰富了盲人医疗培训的手段,更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实操能力,为视障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阅读。为了推动儿童与青少年的阅读发展,出版企业精心策划了分级阅读丛书项目。该项目依据儿童与青少年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及教育需求,科学地将书籍划分为幼儿启蒙、儿童文学、科普百科、历史传记等多个类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科学家故事100个》等分级阅读丛书,旨在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在内容选择方面,出版企业尤为注重品质与适宜性。特别邀请了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专家及心理学家等共同参与丛书的选题与编写工作,确保书籍内容既符合教育标准,又能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出版企业致力于为儿童与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科学系统的阅读世界。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打造阅读活动品牌
出版社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理应积极参与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阅读是最基础的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参与到了全民阅读工作中,主动策划、参与了高质量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少出版社结合自身的专业和资源,纷纷打造阅读活动品牌,为深化全民阅读贡献了力量。
为政府组织的阅读活动提供服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倡导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顶层设计与高位引领,为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持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全民阅读的条例、决定、规划或工作方案,切实推进了全民阅读的落地落实。出版社应该主动肩负起国有文化企业的文化使命,为政府推进全民阅读献计献策,主动策划具有示范引领性的阅读活动,积极承办政府组织的各项阅读活动。比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北京出版集团牵头策划承办的北京十月文学月,以文学界和出版界为主体,邀请享誉文坛的作家、评论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襄盛举,历经9届,已成为培育优秀作家、孵化优秀作品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京城的重要载体,入选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著名出版人、作家聂震宁说过,服务读者、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于出版业来说,既是公益行为,也是营销活动;既是务本之道,也是自救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许多出版社都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起组织的公益性讲座活动“朝内166文学讲座”(2021年前称为“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从2013—2024年年底,共举办了197期,邀请了阎晶明、吉狄马加、莫砺锋、温儒敏等百余位知名学者或文化名家做客直播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读者一起感受文学之美,尽享阅读之乐。该活动以业内知名品牌栏目的身份走进了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受到热爱文学的读者的追捧。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的大规模互动阅读会“读者大会”,旨在倡导“读者至上、享受阅读”,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成为历届书博会组委会常设重点项目。这些活动通过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与专业的阅读支持获得了读者青睐,在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销量的攀升。
结语
在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出版社有得天独厚的阅读推广优势,通过积极挖掘开发数字出版产品、创新探索阅读推广模式、拓展延伸阅读服务领域、打造阅读活动品牌等方式,提升阅读推广效能,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全民阅读从广度普及向深度发展迈进。同时,这也将为出版社自身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出版社应继续坚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担当,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全民阅读事业,为建设书香社会、繁荣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在全民阅读的宏伟画卷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京版北教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