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

作者: 吴凤鸣 访谈对象/谭旭东

阅读与作文0

阅读与作文之间,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但是人们又习惯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单独解读一者。《新阅读》杂志从实用角度出发,对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创意写作、儿童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谭旭东进行访谈,请他解读其中的奥秘和玄机。为了更加有针对性,我们先从不同年级不同作文的要求谈起。

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与作文能力

新阅读: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处于口语和书面语转化的重要阶段,写话式作文字数一般要求50—150字,如何阅读才能提升作文能力?

谭旭东:按照现有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时,主要是进行识字和拼音教学,二年级开始写话训练。写话,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话写下来,这样练习用词造句和流畅的表达,为三年级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习作训练,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要能写出一百字左右的短文即可。但是有些语文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写出几百字的作文,还要求用成语、歇后语,甚至引用唐诗宋词和名人格言等,这就超出学生的能力要求了。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想要提高作文能力,最好是从日常生活的表达开始,并结合课文的文体,进行仿写,不要刻意堆砌辞藻,也不要刻意升华主题。另外,要运用家庭亲子阅读,毕竟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而且对文字的理解很有限。因此,在这个起步阶段,家庭阅读很重要,学校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儿歌、童诗、短童话和短散文。我就专门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写过微童话、儿歌和童诗。

新阅读:小学四年级,作文字数一般要求300—350字,如何阅读才能提升写作能力?

谭旭东:作文训练要按照阶梯性的目标推进,不可能一次就达到很高的要求。因此,小学三年级开始习作训练时,要求学生写出一两百字的作文即可。到了四年级,写出两三百字的作文即可。写出350—400字的作文,是相当高的要求,这样的长度和字数,通常是那些爱读书、具备课外阅读条件、父母也鼓励表达的孩子才能做到。小学三、四年级是比较关键的学习阶段,是从口头表达到书面写作,要完成基础性目标,因此,作文是阅读的一个引擎。家长和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写,同时,也要多鼓励他们阅读一些儿童报刊和文字量不太大的童书和儿童文学作品集。我主编了一套“中国儿童诗教丛书”,就很适合小学三、四年级学生阅读,当然对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也很适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家长和语文老师也可以适当推荐一些科普、科幻的图书给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只要热爱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不会太难。

新阅读: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要写400—450字的记叙文,对提高这方面的作文,您有何看法?这个年级的学生该如何阅读?

谭旭东:小学五、六年级写出400—500字,甚至是600字的作文并不难,只要前面所说的做到了,而且也按照阶梯性学习的规律去进行阅读和习作训练,就可逐步提高并达到比较高的作文能力。

小学阶段作文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与阅读能力的提升紧密结合,不能简单地依靠课文,也不要完全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去选书阅读。兴趣不是简单的顺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读一些短小精美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一些微童话、短诗和小散文,读一些不是很厚的儿童文学经典书籍,都是必要的。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量大,读写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鼓励阅读10万字以上的儿童文学作品集和长篇儿童文学。此外,还可以给孩子选择几份儿童报刊,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

初中阶段作文能力培养的重点

新阅读:初中阶段,语文老师一般布置学生写好夹叙夹议文章,您觉得这个阶段该如何阅读?

谭旭东: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且议论文中有两种:一是命题作文,即直接给出题目,而题目就是一个观点。学生则需要根据这个观点,去发表见解,然后去论证这个观点。二是材料作文,即给出一份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再去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是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趋向于写抒情文,即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抒发情感,表达观点和看法,或者传达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初中阶段的作文好像是提倡写《读者》体的“鸡汤文”。我个人认为,初中作文出题的这种趋向,比较符合初中生青春期的心理。初中生处在身体和心理转变期,抒情美文的写作符合他们的表达习惯和需求,可以适当地鼓励他们阅读千字美文,尤其是现代作家写的抒情散文。当然,《读者》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副刊上的千字散文也比较适合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

高中阶段作文水平如何提升

新阅读:高中阶段要写好具有一定文学性的论说文,如何阅读?

谭旭东:的确,高中阶段的作文主要训练的是议论文写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中生的作文训练就写议论文,应该拓展写作方向,进行多方面的写作训练。初中生和高中生要提高文字感悟力,要多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要多阅读文学名著。没有文学名著打底,阅读和写作能力都难以提高,而且语文的基础知识也不会牢固。因此高中阶段的阅读,不但要多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作家的散文,还要读古文,更要读名著,要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所需要的文字理解力和创造力才能形成。从提高语文成绩的角度来看,高中生课外阅读也要紧密对标高考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的要求,要形成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互动、课外阅读与高考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衔接。既照顾阅读兴趣,又考量考试要求;既达到视野拓展的目的,又获得语言技能。

本科阶段的论文与阅读关系

新阅读:本科阶段学生要有论文素养,要会写作专业论文或学术论文,对他们的阅读您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谭旭东:学生升入大学,无论是大学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都需要进行论文写作训练。而且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的课程作业一般都要求写论文,或者实验报告,因此,论文写作和实验报告的写作,就是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那么,怎么提高论文和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呢?当然要有学术阅读的训练和积累,因此大学生就要多读学术期刊与专业期刊,学习那些专家学者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读学术期刊、专业期刊能够培养学术规范意识,能够快速理解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懂得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专业论文和课程论文,还要多读专业学术著作,包括与课程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前沿科技学术成果,对最新的研究动态要有敏感度,要有主动撷取知识和探究新领域的态度和行动。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阅读学术著作和期刊,向专家学习,向专业人士学习,变成积极的专业学术著作的阅读者、学习者。

研究生阶段的写作与阅读

新阅读:研究生阶段要写学术论文,您觉得应该如何阅读,才能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

谭旭东:进入研究生阶段,就要做研究性阅读和写作。研究生阶段要自主进行学术训练,不能依靠导师的督促和指导。没有自主阅读、学习和研究的习惯和能力,就很难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目标,也不太适合去读研。那么,自主学术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呢?我觉得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多读专业论著,尤其是要读所研究的专业领域的前沿学术著作,这样就可以站在专业前沿看问题,视野开阔,且专业站位高。二是要多读专业期刊论文,尤其要对国内外本专业领域权威期刊的论文要熟悉,对重点的论文要深读、细读。三是结合研究方向去读专业文献,对专业文献进行精读,并写出研究综述。四是要熟悉和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并熟读导师的论著和论文,还要认真阅读导师开列的专业书目,这样便于与导师进行对话,也能更好地理解导师的研究,并学习导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了解其相关研究领域。当然,研究生的阅读不能仅仅限于专业阅读,还要有开阔的人文阅读视野,科技和人文之间打通,科学与社会联结,生活与学术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研究型人才。

高效阅读方法解读与注意事项

新阅读:什么才是今天需要的高效阅读方法,请作一个整体说明。

谭旭东: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所谓的“高效阅读方法”,不过,做好阅读,让阅读更有效率、更有价值,的确有一些讲究。第一,要多读经典,多读好书,不要乱读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消遣阅读是很可惜的。对学生来说,时间有限,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学业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各种作业也多,课外阅读都是挤出时间来进行,这就更要选择读好书,读名著名篇。第二,阅读要有好的习惯,要使之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内容。爱读书,习惯天天和书为伴,就是一种好习惯,也是自觉学习与提高的好方法。有些人天天与电视、网络和手机为伴,整天被电子信息所缠绕和新媒体工具所控制,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第三,高质量的阅读取决于个人的心态和目标,也取决于个人的环境。对学生来说,阅读要有高质量,除了要有读书的自觉性,还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即阅读空间和读书的环境。因此,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的打造和优化就非常重要。

新阅读:如何阅读本是千人千面,但是有目标指向的阅读也就有了方向。从家校共育的背景下看阅读和写作,能否提示一下阅读与作文协同进步,有哪些注意事项?

谭旭东:每个人阅读的家庭条件、经济承受力和本身所处的教育环境都不一样,而且即便是读同一批书或同一本书,阅读条件和具体读法也有差异。当然,每个人阅读的理解力也各有差异。因此,阅读不可能是同样的条件和同样的效果。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家庭给予孩子合适的阅读条件,父母能给孩子比较恰当的指导或引导,而且学校也比较重视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很容易提高,而且语文学习也会比较顺利。从家校共育的情况下来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话,我觉得家庭主要提供较好的阅读条件,而学校更多的则是提供阅读的方法和写作的方法。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这两个能力的培养达不到要求,学校的语文教育就需要改进与改革。

当代学生的作文能力和阅读短板有哪些?

新阅读:请您评论一下当下学生的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一补课?

谭旭东:由于语文教学不太重视作文教学,所以很多学校不能正常开设作文课,语文老师通常是把作文当作课外作业来布置,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程教学,没有在课堂上讲授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很多家庭由于缺乏孩子需要的好书,更没有形成比较好的读书氛围,也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因此不少学生的亲子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基本上是不足的,甚至很欠缺。这种情况下,走进课堂,进入正规的语文学习,就容易遇到困难。我觉得要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家庭里多配备一些好书,建立儿童书架,最好是有一个课外阅读材料丰富的书房。二是家长不要让孩子跟风阅读,也不要让各种培训班占用孩子课外的时间,让孩子有比较自由轻松的心态去读自己喜爱的书,去翻阅书架上适合自己的书,去理解那些第一次读起来不太理解但读了两次就读懂了的书。三是学校和家庭互动,共同构建一个阅读互动空间,学校里的阅读指导和家庭里的阅读行为保持一致,并形成互动互补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