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词共现的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作者: 黎爱群 黄庆萌 黄清莲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0

摘要:早期阅读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是终身学习的起点。为了解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本文从CNKI数据库文献中筛选出372条数据,利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功能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1993—2022年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表现为: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服务研究、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特点研究与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未来,我国早期阅读研究将围绕“早期阅读推广人培育”与“民间绘本馆服务”两方面展开。

关键词:关键词共现  早期阅读  阅读服务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1]。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儿童同理心、社会情感、社会交往等社会认知的发展[2]。

国内关于早期阅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界认为早期阅读为儿童提供三种经验,即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与前书写经验[3]。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基本阅读能力,在理解故事和感知图画信息的基础上,发展儿童书面语言意识和能力[4]。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英文阅读也逐渐出现于早期阅读当中。

为更好把握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3—2022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早期阅读研究发展方向,促进早期阅读的良性发展。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主题“早期阅读”“幼儿阅读”在CNKI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文献,获取数据522条,筛选和过滤后得到有效数据372条。数据检索时间为2022年8月6日。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功能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软件版本为Citespace6.1R2。

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分析

把372条数据输入CiteSpace,在节点类型中选择“关键词”,阈值为8(即共现8次以上的关键词),绘制出早期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

由图1可知,节点较大的关键词有“早期阅读”“幼儿阅读”“阅读推广”“亲子阅读”“儿童阅读”“幼儿园”“图画书”“图书馆”等。根据节点越大共现频次越高的原理可知,这些都属于高频关键词。在CiteSpace中关键词聚类能反映某一主题的研究热点,为此,对关键词进行K聚类得到53个聚类,选择聚类数量前五的聚类,合并相似的两个聚类,整理相关数据形成早期阅读高频关键词聚类列表,见表1。

从表1可知,轮廓值(silhouette值)都大于0.5,说明该聚类合理可信。 列表中,“#0阅读推广”最大,包含68个关键词,研究主要集中于2015年;“#3图画书”最小,包含38个关键词,研究主要聚集于2011年。结合表1数据对文献进行二次研读,可归纳出1993—2022年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服务研究、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行为研究与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

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服务研究。0—3岁是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3—6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公共图书馆是家庭、幼儿园之外进行早期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机构,亲子阅读成为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服务的主要内容,对儿童阅读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5]。根据年龄差异,图书馆应购置不同材料与不同风格的儿童书籍,如为学步儿童准备硬板书、布质书等不容易撕烂、环保而安全的书籍;为3—4岁儿童准备立体书、特殊造型书籍、有声光电效果的书籍;为5—6岁儿童准备绘画、拼贴画、照片等不同风格的绘本。为满足亲子阅读要求,公共图书馆开辟了亲子阅读活动区,帮助家长制订亲子阅读计划,开展亲子阅读指导与培训,组织家长开展亲子阅读分享等。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服务应推出新功能:一是构建早期阅读共同体。利用“互联网+”联结“公共图书馆—家庭—幼儿园”,以“优势互补”原则糅合四大要素的优势领域,形成早期阅读共同体,推进早期阅读发展[6]。二是建设数字资源平台,推行数字阅读服务。笔者对全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网页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研发现,这些公共图书馆都有学前儿童数字阅读网页,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影响较大的有“国家地理儿童版”“贝贝国学”“云图有声数字阅读平台”“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览平台”[7]等。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行为研究。早期阅读能较好地丰富幼儿的口语词汇,增强幼儿语音敏感性,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2001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早期阅读目标是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标志着我国早期阅读的正式出现。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应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学习环境,最便利的是绘本阅读环境,成人只需提供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相对安静的地方,就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研究表明,1—2岁幼儿能识别绘本图像与生活的现实联系,并能表情愉悦地翻看;3—4岁幼儿能从绘本图画的细节解读故事,产生无意识构建意识;5—6岁幼儿能将绘本图像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联系起来,并结合自我生活经验感悟故事意蕴[8]。可见,绘本阅读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工具。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2岁以后的幼儿开始热衷于重复阅读。一般而言,小班幼儿会重复阅读5次、中班幼儿会重复阅读4—5次、大班幼儿会重复阅读3—4次,通过重复阅读,幼儿基本能把握绘本内容[9]。重复阅读方式对幼儿文字意识也有重要影响:采用重复分享阅读方式的幼儿对文字关注程度较高,采用重复自主阅读方式的幼儿对文字关注度较低;且采用重复分享阅读方式的幼儿比采用重复自主阅读方式的幼儿,在阅读理解的描述性信息和深层次信息理解方面表现更好。[10]为此,教师与家长应善于利用幼儿喜欢重复阅读的特征,多与幼儿进行师幼共读或亲子阅读,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幼儿学习书面语言,观察绘本图画与细节,掌握图画、色彩、符号与文字等信息所传达的内容。为此,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特征:第一,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儿童阅读素质的培养;第二,教材分析侧重于阅读符号和儿童阅读的要求;第三,教学环节突出阅读活动[11]。在开展早期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育无痕”的原则,为幼儿铺设多级阅读台阶,提供再造想象的机会,引导幼儿走上自主阅读与自由阅读之路[12]。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学以读写萌发理论、均衡阅读教学理论、多元动态之读写理论为基础[13],为儿童提供早期阅读“机会”:即人手一本图画书的独立阅读机会、在阅读教学中倾听故事的机会、完整阅读图画书的机会、理解图画书文学美与艺术美的机会,把早期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未来我国早期阅读研究方向

近年来,国家加大学前教育发展力度,对早期阅读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教师、父母与志愿者加入早期阅读推广人行列,民间绘本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为此,早期阅读推广人培育研究与民间绘本馆服务研究将成为早期阅读研究方向。

早期阅读推广人的培育研究。我国早期阅读推广人培育主要由民间早教机构牵头组织,如三叶草故事家族、亲近母语、阳光书屋、公益小书房等,随着全社会对早期阅读的关注,现有的早期阅读推广人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培育早期阅读推广人已迫在眉睫。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英国开卷公司的图书馆员培训项目和美国阅读火箭计划是培育早期阅读推广人的早期项目,有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图书馆或教育机构可借鉴其线上教学模式,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建立资格认证体系等培育早期阅读推广[14],也可学习加拿大“国家阅读运动”、日韩“国民阅读推进协会”、北非地区“阿拉伯儿童文学计划”、肯尼亚“Storymoja HayFestival”项目等的“国际合作”模式,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期阅读推广人。

培育幼师生为早期阅读推广人。将幼师生培育成为早期阅读推广人,是提升早期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开设2—3门阅读必修课,聘请业界专家到校办讲座,提升幼师生对早期阅读指导能力。二是开展阅读推广实践工作。高校图书馆与当地公共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合作,利用节假日为幼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再以幼儿园据点,通过师幼共读提升幼师生早期阅读素养。三是推行资格认定制度。以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方式对幼师生进行考评,合格则颁发早期阅读推广人资格证书。

民间绘本馆服务研究。民间绘本馆是指由企业或个人自筹资金创建的公益性绘本馆,是公共服务精神的体现[15],也是早期阅读推广的主体,能有效“弥补公共资源领域在早期阅读推广上的失职”,政府购买民间绘本馆服务可有效推广早期阅读。

政府购买民间绘本馆服务。为民间绘本馆阅读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服务创新等软服务提供补贴,补贴金额可以根据民间绘本馆现有的馆藏绘本资源数量、服务人群规模、绘本流通情况、活动组织参与度等情况进行确定和调整,对民间绘本馆租赁场地基础设施维护、安保、保洁等硬服务进行补贴。此外,还可购买民间绘本馆短期服务,如政府可以补贴形式委托绘本馆开展培训工作,如婴幼儿养育讲座、早期阅读指导与交流等,方便家长参与培训。

创新民间绘本馆服务项目。民间绘本馆服务一般包括借阅服务、阅读服务、产品售卖与增值服务等,以线下服务为主。互联网时代应改革服务项目,如利用新媒体创新绘本馆服务,搭建自媒体矩阵,通过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推广服务项目;或者利用新媒体分析用户借阅习惯,推送产品信息,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设立客服小助手,收集客户意见,及时回应客户需求。

结语

早期阅读是提升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载体,是幼儿终身学习的开端。家长、学校与社会应为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黎爱群系北部湾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黄庆萌系北部湾大学教育学院在读本科生

黄清莲系广西钦州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

本文系北部湾大学2022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叮咚绘本馆”(项目编号:S202211607115)、2018年北部湾大学教育学院重点学科(自主)开放课题“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的实践探讨”(项目编号:jyxy201805)、广西教育科学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基本建设研究专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196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明红. 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 学前教育研究, 2000(4).

[2]陈丽娟,徐晓东. 文学阅读如何影响读者的心理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3).

[3]周兢,程晓樵. 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2).

[4]刘宝根,李林慧. 早期阅读概念与图画书阅读教学[J]. 学前教育研究, 2013(7).

[5]沙振江,化慧,刘桂锋. 我国早期阅读推广研究进展与展望[J]. 图书馆论坛, 2015, 35(1).

[6]陈素园,赵敏,张娟娟,等.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早期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22(4).

[7]李德胜.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学龄前儿童服务与活动调查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8).

[8]陆虹. 生态意图:解码儿童阅读绘本时的心理行为表现[J]. 新世纪图书馆, 2022(9).

[9]沙振江,化慧,卢章平,等. 学前儿童绘本重复阅读的眼动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6, 36(11).

[10]康立超,兰泽波,韩映虹. 不同阅读方式下图画书重复阅读对4〜5岁幼儿文字关注影响的眼动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 19(3).

[11]颜晓燕. 早期阅读教学的特征[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1).

[12]郭尚花. 早期阅读的作用、原则及教学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2(2).

[13]徐虹. 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西方各国阅读理论的新发展[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6(11).

[14]张婧. 英美阅读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育机制对我国阅读推广人培育的启示[J]. 新世纪图书馆, 2022(3).

[15]蔡金燕.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J]. 图书馆, 2016(1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