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市目标视域下文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唐爽

[摘要]文旅产业是激发社会消费活力的重要产业,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横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茉莉风情旅游资源虹吸效应明显。研究横州市文旅产业发展对实现横州强市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提升横州“世界茉莉花都”品牌影响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横州市文旅产业进行调研和梳理,针对横州文旅发展的现状、资源要素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文旅服务精准度、提升文旅内涵魅力、提升平台宣传力等角度提出对策,能为横州市打造世界茉莉花主题旅游目的地和实现强市目标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旅融合;文旅产品;文旅强市

[中图分类号]F592.7;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245(2024)05-0056-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4.05.0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1],文旅产业成为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2],被认为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3],做好文旅强市研究则是为提升文旅经济发展热度、激活当下经济并提出对策思考的重要来源。

一、横州市推进文旅强市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文旅强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发展,多次对广西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给予肯定,指出要保护好广西山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4]。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为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南宁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暨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筹备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广西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文化旅游强市,进一步打响南宁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南宁文化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旅游国际影响力。因此,开展横州市文旅强市研究将有助于南宁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打响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南宁文化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南宁文化旅游国际影响力。

(二)推动文旅强市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城市更新的助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5]。随着我国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等多样化文旅服务不断涌现[6],文旅融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一环。而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是推动文旅大市向文旅强市、文旅名城转变的重要方式[7]。横州市是平陆运河起点城市、南宁东部新城重要组团、世界茉莉花之都,“三城”叠加文旅发展优势明显,作为南宁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出海前沿阵地,要统筹用好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塑品牌、激活力,加快把横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优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展示横州担当。

二、横州市文旅强市战略发展概况

依托文旅资源要素发展文旅经济体现着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吸引人力资源向本地聚集的战略思考。近年来,横州市紧紧围绕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依托“茉莉”“江”“山”三大产品价值体系,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大健康和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发展[8],推进大健康、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通过全力打造“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全域旅游发展体系,不断带动市场扬优势、补短板,围绕“茉莉花”品牌打造特色资源驱动型城市的全域旅游示范样板。

1.文旅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一是千年古县得到认证。据史料记载,横州市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象郡,目前横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400多件[9],马援、秦观、王阳明、徐霞客等历史名人曾到此驻足留迹。二是民俗文化不断传承。横州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项①。2014年,壮族百鸟衣故事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各类非遗精粹世代相传。三是茉莉花文化符号享誉全球。茉莉花文化与当地深厚的历史积淀相互融合,全市种植面积达13.1万亩,校椅镇中华茉莉园已经成为横州最美的名片之一。目前,横州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个,广西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4个,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三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6家[10]。

2.茉莉花“旅游+”全产业联动不断增强。横州市以花为媒,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规划建设全国特色小镇(茉莉小镇)为载体,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一是大力推进“旅游+农业”融合,以中华茉莉园核心区为依托,发展茉莉采摘、闻香骑行、打卡观光拍照等农事体验活动,把茉莉花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二是大力推行“旅游+工业”融合,依托周顺来、香茹怡茉、茉盛香等茉莉花龙头企业,以“前店后厂”经营模式,打造茉莉文化风情花街花馆,开展茉莉香包制作、茉莉奶茶制作DIY、茉莉花茶制作等一系列工艺研学体验游活动,同时拓展工业研学区,将茉莉花与其他工业文化结合,实现“一站式”认知茉莉花与茶的邂逅。三是大力推行“旅游+节庆、文化、美食”融合,成功举办了五届世界茉莉花大会,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主体活动之一,节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横州市迎客51.9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4%,实现旅游消费7964.53万元,同比增长21.93%②。同时,横州市通过挖掘和传承茉莉花文化,创新开发民族服饰、团扇、扇画、香氛、铜鼓、香包等独具民族特色和茉莉风情的旅游文创产品;不断开发研究茉莉新式餐饮,比如茉莉水晶粽、茉莉花炒牛肉、茉莉花炒鸡蛋、茉莉花蒸鸡、茉莉香水柠檬鱼等美食,不断擦亮茉莉家宴、茉莉食府等茉莉特色美食店铺品牌,让品茉莉文化、尝茉莉花味、看茉莉花海、闻茉莉花香成为旅游热点。

3“.闻香之旅”新业态、新热点得到培育。“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横州”,横州市围绕茉莉花“1+9”产业战略布局,主动指导茉莉花产业服务中心做好中华茉莉园创建工作,督促业主单位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带动茉莉花文旅产业发展。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旅游人数373.16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7.27亿元[11],横州市中华茉莉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横州市成功举办多届世界茉莉花大会、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横州茉莉花文化节,开展“好一朵横州茉莉花”文艺晚会、茉莉花采摘技能及文创大赛、“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5·18国际博物馆日“横博之夜”等一系列活动,并借助全国茉莉花茶交易博览会、世界茉莉花大会契机,开展“闻香之旅”茉莉嘉年华——捌月识茶、玖月拾香活动。抓住“三月三”、五一、端午、寒暑期等旅游旺季,举办茉莉“开采节”、香香花园首届灯光秀、第四届峦城鱼生美食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同时引导景区建设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并通过各种平台营销推广,进一步提升了茉莉文旅产品的品质,深受海内外游客的好评。

4.“文旅+交通”格局形成。横州市位于桂中南部,在首府南宁“一小时经济圈”内,地处“一带一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珠江—西江经济带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叠区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汇点,具有“地处广西首府、横贯西江珠江、纵连一湾东盟”的优越区位优势,是广西28个主体功能区定位为重点开发区的县域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向广西南宁辐射的关键枢纽。交通方面,泉南高速、广昆高速、六钦高速、国道G209、国道G324穿境而过;湘桂铁路、黎钦铁路穿境而过。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经横州)计划今年内开通运营。水路方面,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境,上达南宁、百色,下通粤港澳地区;平陆运河全长约135公里,建成通航后南宁港至钦州港出海最快仅需1天,可通航5000吨级的船舶。目前横州市积极谋划“八朝盐埠古镇项目”“平陆运河乡村休闲廊道”等文旅项目,构建平陆运河郁江风情带;发展江河海联动休闲度假旅游,通过加强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推动运河文化与城市深度融合,促进横州市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三、横州市文旅强市发展的瓶颈

1.文旅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力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横州文旅要素与项目建设的结合度较低,有的项目建设与文旅建设脱节;龙头文旅企业扶持计划以及文旅招商效果有待提升,文旅产出效益不高;一些部门间的协作力度以及各种资源利用度不高;文旅优惠政策实施不多。

2.文旅服务水平不够高。旅游业态还不完善,目前除中华茉莉园附近配套有极萃园购物、产品体验外,其他景点还缺少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配套设施,旅游体验感和参与度较低,没能够真正让旅行者“留下来”,旅游业态没有得到拓展和延伸,无法产生更多的旅游经济效益;缺少游客体验的服务项目,比如中华茉莉园区内种植茉莉花的土地使用权还是属于花农,企业与花农没有签订合作机制,未开发游客体验服务项目。

3.文旅资源内涵挖掘力度不够。目前横州的文旅路线主要是茉莉花,其他旅游资源未形成串珠成链的常态化文旅路线;除了茉莉花的故事,其他文旅景区的故事传播度都不高;文旅资源开发缺乏主题特色,比如目前横州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路线就是茉莉花“闻香之旅”,其他主题旅游不突出。

4.平台宣传利用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12]。在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中,横州市内的景区九龙瀑布、中华茉莉园、西津湖旅游风景区、莲塘镇西津湿地公园等都较少甚至没有和“大众”平台(如美团、携程)等合作,没有推广文旅路线。

四、横州市文旅强市的对策建议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发展旅游要“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13],对横州市实施文旅强市提供了理论遵循,也为进一步落实文旅强市政策提供了具体的抓手。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系统思维推进各项工作,既是把各方面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要求,也是经济实现全要素发展的体现。文旅产业的发展就是资源统筹、综合利用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部门的协同等,因此,要高质量推进文旅强市,就需要自上而下统筹各项目建设,以达到用项目建设推进文旅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一是要持续挖掘旅游项目实施载体。将文旅要素赋能民生项目建设,将文旅业态发展融入乡村振兴、“一事一议”等民生项目建设,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推力;培育龙头做强文旅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增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能力。加强招商引资,推动市场开发;加强与区内外旅游企业对接,充分把握和利用国家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健康文旅等领域出台的相关投融资政策,做好旅游招商,通过项目策划提升文旅发展质量,如规划建设平陆运河文化旅游带项目、茉莉花“1+9”产业项目等。二是发挥主管部门统筹作用。加强与涉旅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根据项目发展需要统筹开展研讨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推进;组建专业讲解团队,组织发挥企事业单位青年、院校学生、志愿者、退休干部等人力资源作用,聚合人力资源优势;协调宣传力量,创办“讲好横州故事”等栏目;用好部门资源,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互通有无。三是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实施优惠的企业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动能,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出台有利于文旅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如减免税收、提高资金准贷金额、简化审批流程、扶持项目配套等;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横州文旅开发。针对旅游旺季出台出游、住宿、购物等优惠政策,如“三月三”补贴、横州一日游等;发挥横州市旅游协会作用,加强景区与旅行社的合作,不断引入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一键游横州”智慧旅游平台的使用,强化提升区域旅游通用标准、旅游要素服务标准、旅游管理标准、旅游支持系统标准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