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

作者: 祝文君 纪中强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做出的重要论述明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年轻干部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就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大会对年轻干部提出的要求,为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夺取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的新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年轻干部  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2)01-0020-07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2.01.00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从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我们党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可谓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奇迹。《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回顾党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年轻干部群体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中最具活力、创造力的一股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趋向,担负着“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年轻干部队伍与党的建设的内在关系。《决议》提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1],本文就此做一探析。

一、年轻干部必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我们党的事业是一场接力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决定着现实中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党是否坚定有力,还要看年轻干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坚忍执着。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2]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用真理武装头脑。

(一)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筑牢信仰基石,凝聚奋斗力量。信仰是激励新时代年轻干部奋斗的不竭动力,它是年轻干部精神上的“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正确履职用权、干事创业的必备条件。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3]年轻干部要想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必须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信念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清醒,才能抵御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才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最终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年轻干部应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断深入学习最新思想,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坚持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年轻干部要坚决听从党的领导,服从党的指挥,始终以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做到在各方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党最忠诚、最纯洁、最可靠的接班人。

(二)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思想意识的根本依据。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4]在实践中锻炼年轻干部,是培养年轻干部的现实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年轻干部学习贯彻新思想,必须树立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要做到吃透理论,坚持学用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习近平指出:“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年轻干部要学会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力量,才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彰显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只有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砥砺政治品格,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才能在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年轻干部只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才能真正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理想信念,才能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真正立得稳、行得远。

二、年轻干部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得来的。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执政力量、治理骨干,要时刻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箴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抓落实能力。”[5]年轻干部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只有充分发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走,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稳步向前。

(一)提高抓落实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领导干部身上的根本体现,政绩观影响着年轻干部“政绩从何而来、政绩为谁而立、政绩怎么来用”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6]政绩观对年轻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年轻干部作为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树立正确政绩观,年轻干部就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谋划将来又干在当下,要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年轻干部要为了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人民的切身利益去建立政绩,追求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为政之绩,为提高抓落实能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其次,树立正确政绩观,年轻干部就要坚持务求实效,自觉做到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不搞树立个人形象,积累资本的政绩,不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的表面政绩。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把握好抓落实的根本,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二)提高抓落实能力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也是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求真务实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注重实际,实事求是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其基本路径就是学习和实践。

要坚持干中学与学中干的辩证统一。一是在“学中干”。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于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2]年轻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四史”,学习同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自觉做“实事求是派”,从事实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研究规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的政策和方案。二是在“干中学”。只有经历风雨、见过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习近平曾强调:“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7]年轻干部要去问题复杂的基层领域多加历练,在实践中砥砺思想,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在干的同时也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避免陷入事务主义,做到用心干、上心干,从而锤炼过硬本领。

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要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种路标、一种导向,踏踏实实干好关系民生问题的每一件事,在真抓实干中做到“不负人民重托,无愧伟大时代”,传承和弘扬党的求真务实精神。

三、年轻干部必须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是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凝聚力,是我们党历经百年仍富有发展活力的重要精神支柱,将守“小家”和护“大家”有机统一,实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协调发展。“家”“国”命运价值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要求每位党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且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与期盼而努力奋斗。“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情怀。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要解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命题,是人生当中必须系好的一粒“扣子”。家国情怀不是生而有之的,需要在长期的培育和滋养中才能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一)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

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必须在政治方面站稳立定。习近平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治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8]故而,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就是要自觉讲政治,持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善于从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在复杂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和政治方向。提高政治领悟力要做到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切实了解和掌握,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紧跟党中央政策、文件和决议,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和最新提法。提高政治执行力,要做到对党的要求和决议等采取始终奉行和坚决执行的态度,做政治上的“老实人”,自觉在各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1],为深层而艰难的斗争聚积强大的政治定力。

(二)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要坚持人民至上

年轻干部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战胜艰难困苦。年轻干部只有把政绩牢牢建立在人民利益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工作,得到人民和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才能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年轻干部要关心人民,将人民摆在首位,要做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做到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努力做到干得广、干得实和干得久。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心中常思使命职责,脑中常谋民生之事;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岗位上克己奉公,兢兢业业;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发扬孺子牛精神,甘愿为民办实事。年轻干部要秉承共产党人的为民作风,坚持人民至上,踏实做好群众工作,真正让人民获得幸福。

(三)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要做到对党忠诚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无条件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优势。党的一大规定党员的条件是:“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忠诚”二字发自内心,落于行动,年轻干部要坚持爱党信党、为党强党,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就完美诠释了忠诚的含义和要求。习近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9]我们党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光明走向光明,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忠诚,忠诚于党和党的事业、党的信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来践行初心和誓言,践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对党忠诚、为党分忧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伟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