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历程、成就、经验
作者: 赵英杰摘 要:梳理和总结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的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基本经验,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事业长足发展。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召开为标志性特征,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成就来看,当代青年自信自强、朝气蓬勃;青年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共青团深化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被明确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坚持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共青团坚持为党培育青年人才,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战略性工作来抓,是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历程;经验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评析”(22KDB005)。
[中图分类号] D297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05-0092-0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05.007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不变质不变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层面来抓好青年工作,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青年身处伟大盛世,也迎来了实现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工作的章节内容是全党重新认识和把握这一工作的性质、地位及重要性,推动党的青年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纲领性文献。梳理和总结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的历程、成就、经验,对党的青年事业继往开来、实现战略性发展意义深远。
一、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的发展历程
进入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方位,经历了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召开为标志性特征的三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尽管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但又遵循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基本规律,即党始终关心重视青年,促进青年实现全面发展,共青团坚持为党育人,当好党的群团组织和青年的政治学校,动员广大青年把个人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结合起来。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青年工作迎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党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团结动员广大青年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共青团积极推动改革部署,各项青年工作稳步开展、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力奋进,要重视从青年群体中发展党员,期望青年做到“三个永远热爱”,勉励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从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部署来看,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放手使用青年优秀人才、制定实施青年发展规划等多项举措,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有利环境。2017年4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加快推动青年发展领域的顶层设计,为青年更好更快成长提供制度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对青年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动员广大青年奋力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从青年发展事业的总体状况来看,“青年的思想政治面貌总体健康向上,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水平不断提升,青年的创新能力、创业活力不断增强”[1]。从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来看,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程威、王强、孟瑞鹏等为代表的全国先进模范青年,他们孝亲敬老、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青年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从共青团工作来看,一是及时学习党的青年工作的最新思想理论,主要有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给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团支部的回信、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谈话精神、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等,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二是授予荣誉称号,团中央持续开展“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活动,为青年树立了先进榜样和典型模范,勉励广大青年以先进为榜样,锐意进取创新,矢志艰苦奋斗;三是强化主题教育活动,团中央相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严实”品德教育活动、争当“中国好网民”活动等,在实践中提升了对青年团员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共青团中央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为共青团改革创新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二)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进入“十四五”时期,党的青年工作迈向了新发展阶段
党管青年的原则被明确提出,青年优先发展理念逐步普及,青年的素质本领得到极大提升,积极展现爱党情、报国志,共青团全面从严治团、自我革命推向纵深,各项青年事业迈向新阶段。一是从青年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来看,“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青年发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等青年发展相关的制度机制相继建立起来,在党对这一工作的规划和统筹之下,各省的规划也纷纷制定出台,逐步构建起了这一规划的全国性体系机制,有助于全社会凝聚起支持青年发展的共同力量[3]。乘着新时代的东风,青年享受到了优先发展理念、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理念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二是从青年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青年生逢盛世,并且做到了素质过硬、堪当大任,胸怀世界,展现出自信、担当、奋斗的青春风采[4]。青年全面发展、勇于担当、奋力拼搏,投身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等,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青春贡献,使得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目标更为接近。三是青年思想政治素养极大提升。青年坚持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染下,锻造出了“求真、奋斗、奉献、为民”[5]的精神,并且牢记作为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的身份和使命,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并使之成为青年人的常态化学习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的最新思想和理念、把握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领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精神主旨,研读《论党的青年工作》等,随着《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方案》《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施纲要》出台,青年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更好激励自身成长,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是从共青团工作的成绩来看,共青团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中勇当先锋,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勇创佳绩、再立新功[6]。此外,共青团结合庆祝建团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坚决从严治团整团,强化共青团改革建设,自觉将团建融入党建的整体格局之中,抓好团的政治、组织、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建设,配合工会、妇联等党的群团组织更好地落实青年发展规划,协同做好青联、学联、少先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共青团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为党和国家事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以上阶段性成果和成就经验的取得,为搭建青年成就梦想的良好平台,激发青年施展才干、建功立业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三)党的二十大以来,党的青年工作踏上了新起点新征程
青年工作是党的战略性工作的理念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成为全党共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落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共青团中央印发《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青年积极主动自觉学习并宣传贯彻落实党关于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部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将所学投入工作和生活实践。一是提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要求和标准,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十几处提到了青年,用“党的战略性工作”给青年工作做出了非常明确的定位,勉励青年投身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任务,阐释了青年和国家、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蕴含着重大深刻而又科学明确的政治、理论和实践逻辑,是指导新起点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的纲领性文献[7]。二是突出了对青年艰苦奋斗精神的要求。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8],“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9],要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深刻理解这一精神对当下的意义和价值,“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10]。三是从团中央2023年工作要点来看,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建功新时代,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理念,热忱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筹备和开好团十九大[21]等是今年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升服务青年大局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四是加强共青团宣传工作。共青团中央印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传工作条例(试行)》,强调了宣传工作是团的基本职能,有助于共青团更好地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宣传工作任务,深入贯彻和严格落实党中央对宣传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五是提升和强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共青团中央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这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传承和发扬“青马工程”这一为党育人的重要品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青年政治人才意义重大。
二、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的伟大成就
新时代为青年提供了良好机遇,青年珍惜韶华、自信自强,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在广阔天地中奋力建功立业,青年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共青团聚焦主责主业、团结青年跟党奋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并成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遵循,是这十年来党的青年工作的伟大成就。
(一)青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青年素质过硬、胸怀世界、堪当大任,展现出昂扬自信、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蓬勃朝气。一是青年党员占比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学生党员305.2万名。2021年全年新发展党员438.3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354.0万名,占80.8%。”[11]这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加入党组织,决心同党走、紧跟党奋斗,为党和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二是青年思想政治面貌极大提升。党中央召开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等,这些重大历史纪念和庆典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年的心理共鸣和集体记忆,厚植了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青年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敢于并善于斗争,“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其铮铮誓言。三是青年现代化事业深入推进。青年现代化是标志我国在人的现代化事业领域的晴雨表。当代青年活跃在航天通信、生物医药、量子科学等舞台,文明程度和科学文化素养极大提升,青年现代化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同频共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得城乡青年差距缩小,尖端科技突飞猛进为青年把握学术前沿和经济增长新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四是青年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青年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理解党提出并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领会和理解党带领人民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度融入国际交流、参与全球治理。十年间青年工作的伟大成就增强了青年的自信自立自强,青年作为中国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志气、骨气、底气空前提高,展现出朝气蓬勃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
(二)青年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发展与青年发展辩证互构、彼此促进
进入新时代,青年发展规划出台,这在党的青年事业发展历程中是具有突破性贡献和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一规划明确了青年的年龄范围,首次公开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在顶层设计层面规划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十大领域等。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完善青年政策,并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推动贯彻落实。以“中青发”颁布的文件为例,团中央根据中办印发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推出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总结、提出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方案;紧密结合党中央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部署,出台共青团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计划方案;根据党中央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出台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施纲要;根据党中央关于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最新规定,制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意见;等等。这也反映了共青团工作有着清晰的政治逻辑,能够在党和团的关系视域之下准确把握其内在机理[12]。联席会议也是这十年来青年政策体系在青年工作制度方面的新发展,这一工作机制把青年发展工作明确纳入党政工作的大范畴,并且构建了专门的组织实施安排。在省、市、县三级确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的工作机制,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与青年发展相关的党政部门的积极作用,使得党和政府都能够齐心协力把青年工作做好,实现了国家发展与青年发展齐头并进,同时也使国家发展与青年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纵深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良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入实施,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当代青年享受到了逐步完善的青年政策体系所带来的益处,青年感受着时代的红利、党和国家的厚爱,这对于青年做到不负党和人民期许,扎根基层、服务人民,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实现国家发展与青年发展相互促进具有极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