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校+”基层人才培养新模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人,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区(市)县党校是培养基层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武侯区委党校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以基本培训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作为基层党校的一名教师,我积极参与探索“党校+”培养新模式,为有效提升基层人才的作用发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校+高校”。武侯区委党校在成都市首创“党校+高校”的联合培养模式,连续三年与成都大学联合办班,双方坚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办学思路,通过课程共享、师资共用、活动共建、资源共融,实现党校与高校合作育才、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共培养基层青年干部人才200余名。

“党校+部门”。武侯区委党校与区级部门“同频共振”形成了联合培养模式,让党校课堂与部门优势整合起来,实现合作共生。截至目前,武侯区委党校与武侯区法院、区水务局、三国创意设计管委会等数十个部门深度合作,把课堂基地建在“部门”上,以“专职教师+部门领导”的双师型师资优势,提升基层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党校+开放”。武侯区委党校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强化专职教师紧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跟上级重要工作部署和地方中心工作,以精准思维和系统观念,自主研发基层人才成长特色课程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思路,打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优质课程资源,既“请进来”,又“走出去”,邀请社会各界优质师资走进党校,又按需组织学员赴上级党校或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深度专题学习,以“进”“出”结合的务实举措,优化培训供给,提升基层人才培养质效。

武侯区委党校讲师 唐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