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呼必应 常态高效
作者: 陈婷婷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的背后是企业和市场。成都市各级部门、区(市)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创造条件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搭建线下政企交流平台“蓉易见·民企会客厅”,通过实现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市营商环境。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冲刺全年经济目标,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汇聚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力量,着力打造多元协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为企服务体系,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服务企业,确保常态化
今年4月,由四川发展磁浮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编组内嵌式中低速磁浮列车,以181km/h的最高速度刷新中低速磁浮交通领域最高速度的纪录。当下,公司在市场拓展、发展壮大中有没有遇到难题?
9月初,由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锋君带队,市农业农村局、成都轨道集团、新津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服务团”来到四川发展磁浮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目的就是帮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企业发展中遇到难题,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同其他市级部门和属地政府一起协调解决。”“请大家敞开说。针对发展问题,我们能当场解决的就解决;无法当场解决的,我们带回去深入研究、及时答复。”一个月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多次走访调研企业,每到一处,都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诉求,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先后举行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未来产业企业系列座谈会(前沿生物专场)(泛在网络专场)。下一步,针对全市准备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六大方向,分领域面对面座谈会也将陆续组织召开……
企业的所想所急所盼,转化为政府行动、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冲刺全年经济目标,成都全市上下正积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全市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总专班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主要围绕实现企业服务常态化、全覆盖,按照全市上下协同、市区两级联动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其中,市领导主要对全市128家龙头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主要对工业、商贸、金融、建筑等26个行业领域、10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各区(市)县相关负责同志则聚焦 “四上”企业、升规培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等,按需走访服务,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确保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有力有序推动开展。
线上线下,响应企业诉求
“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是“进万企”的方式之一。
9月上旬,“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第7期)开进园区,介绍全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等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为现场近20家民营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每位企业家的座位上都摆放着一张“企业诉求直报服务明白卡”,企业无需注册登录即可在线反映困难诉求,对于企业反馈内容,政府部门将“有呼必应”……座谈会上,企业家们也畅所欲言,谈及企业的发展难题及诉求。
“‘进’的方式,可以是走出去,走到企业身边去;也可以是请进来,把企业聚集在一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各市级部门、区(市)县纷纷通过座谈会、对接会、沟通会等不同形式,与企业负责人高频见面。
成都始终把为企业纾困解难作为工作重要着力点。据介绍,今年市发展改革委成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机构后,建立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线上在市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开通上线民营企业诉求服务平台,线下常态化举办“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听取回应民营企业诉求问题。线上线下收集的企业诉求,通过服务平台转至办理单位,要求办理单位按时办结,并向企业反馈办理结果,定期对办理单位的诉求办结率、办结周期等进行通报。今年举办的7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活动,已累计与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200多家民营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倾听民企声音,化解问题顾虑,用诚心提振企业信心,用信心支撑发展决心。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进”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年底,工业领域实现4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6万余家规下工业企业服务全覆盖,其他领域实现1.4万余家“四上”企业和其他企业服务全覆盖。
“这一常态化服务工作,突出了‘拼经济搞建设’这个主线、抓住了‘服务企业、解难纾困’这个根本、传递了‘办实事、稳预期’的态度决心。”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把工作重点定在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和诉求上,汇聚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力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综合服务,目的就是通过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全面优化成都营商环境,以扎实的稳企助企惠企暖企举措,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信心,与企业一道,努力实现全市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倾听诉求建议、摸清根源症结、研究对策举措,拿出真招实招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诉求,我们采取‘个性问题现场办理、难点问题提级办理、跨部门问题转办协办督办’的方式开展,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后期,我们还将对收集上来的共性问题细化分类,研究制定专项政策,由点及面推动共性问题系统解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