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思维”服务企业
作者: 全威帆企业网上留言不到一天,调研团队就已叩响企业大门,现场聆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企业希望得到更多合作机会,部门举办专场供需对接座谈会,扩大企业“朋友圈”……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冲刺全年经济目标,成都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狠抓工业稳增长,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
近期,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通过不断完善问题收集、任务分办、督办解决、通报反馈闭环工作机制,线上线下联动,倾听企业诉求,发现真实问题,精准调度解决,切实做到简单问题及时办、个性问题专项办、共性问题统筹办。
服务企业,行动“快”对接“准”
“‘用户思维’就是说干就干,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意识、实效意识,迅速深入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以主动作为、创新实干的担当争当表率、作出示范、走在前列,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以“用户思维”服务企业,行动要“快”。
9月4日上午,天翔环境董办负责人王培勇在网上看到成都正在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报道,随即留言表达希望部门来自己所在公司的意愿。当天19时,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即与企业建立联系;第二天,调研团队叩响企业大门,现场聆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王培勇十分惊喜,“一则简短的留言,没想到回复的速度这么快。”5天后,针对企业反馈的市场拓展痛点,一场为天翔环境量身定做的专场供需对接会成功举办。会上,成都市环境集团技术副总杨示羽不断地向天翔环境总经理周东来一行咨询产品指标与应用场景。会下,双方互加微信留下联系方式,并约定进一步去天翔环境公司考察的时间。
以“用户思维”服务企业,对接要“准”。
9月24日,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在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召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算力专场供需对接座谈会,来自成都算力产业链上下游15家企业以及9家数据中心参会参与供需对接。
“我们已经与华鲲振宇达成了合作,希望对接会后进一步扩大份额。”“希望通过此次对接,在低空经济、机器人、工业元宇宙方面整合资源,借用华鲲振宇的实力,将西部算力推广给全国的客户。”“我们数据中心要进一步技术迭代,希望和华鲲振宇共同建立落地解决方案。”与华鲲振宇达成合作的四川移动、四川联通、四川电信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进一步加深合作的诉求。会上,企业代表纷纷扩大着“朋友圈”,在供需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合作客户。
“以‘用户思维’服务企业,需要我们多一些小切口的思路创新、方法焕新和举措更新,以真招实招推动见实见效。我们将通过举办一对一、点对点、圈层式等形式的多样供需对接会,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做大‘朋友圈’。同时,还要引进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积极参与,真招实招为企业解决问题。”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说。
三大机制,疏通痛点、堵点、难点
“为解决一批工业企业实实在在的问题诉求,提振工业企业发展信心,我们建立了问题收集、转办督办、信息宣传三大闭环管理机制。”该负责人介绍,其中,通过建立线下“3+N”及线上“2+N”问题收集机制、“审研询商”问题研判机制、问题转办协办督办机制、分层分级督查回访机制,在切实保障收集真问题的同时,对企业的诉求和需求进行了系统统计和分析,切实加大问题督办,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推动下,大量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全市共计走访服务工业企业近8000户,已办结近3000个问题诉求,其余问题正在联动各级各部门共同推动处理。
在要素保障方面,针对9月高温电网负荷超载,企业反映影响生产等实际问题,9月6日,成都立即召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都市企业电力保供服务现场座谈会,帮助企业研究提升电力保障方式。会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电力供应保障十条措施,不断加大超大城市一流电网投资力度,巩固提升成都电网灾害性天气的应对能力。
据介绍,除电力外,针对部分企业在要素保障上提出的人力、金融、技术等问题,也正在稳妥有序解决。
在市场拓展方面,针对企业希望政府加大本地造产品支持力度、推动上下游供需对接、帮助拓展国内外市场等诉求,9月6日,成都“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业竣工项目达产推进暨供需对接现场会举行。此次会议推动重大工业项目竣工49个,完成投资406.3亿元,2024年预计可新增产值170亿元。推荐产品60余种,协议金额4.04亿元。
在政策支持方面,针对企业反映政策覆盖面不广、宣讲不够、兑现缓慢等问题,一方面采取留言互动、点对点回应等方式,第一时间线上宣讲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政务办理提质提速,加快政策资金兑现进度,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目前,我们正不断完善问题收集、任务分办、督办解决、通报反馈闭环工作机制,用好政企微信交流群,开展企业‘蓉易见’专场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倾听企业诉求,发现真实问题,精准调度解决,切实做到简单问题及时办、个性问题专项办、共性问题统筹办。”该负责人表示。
分层分类,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下一步,如何做好统筹让发展不降速、服务不间断、质效不打折?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市服务工业企业工作专班加强统筹,相关市级部门快速联动,各区(市)县迅速落实属地责任,推出一批创新做法,持续健全完善问题收集、转办、督办闭环管理机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效化、常态化、精细化,是成都“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服务工业企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按照“分层分级分类、线上线下联动”原则,计划2024年底前,实现4600余户规上工业企业和16000余户规下工业企业走访服务全覆盖,其中又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了不同计划:龙头企业“全部进”,全市工业前100强企业(项目)由市领导开展全覆盖走访;重点企业“重点进”,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由服务工业企业工作专班相关成员单位全部走访;其他企业“按需进”,区(市)县在常态化服务辖区内企业的基础上,聚焦升规培育企业、退库风险企业、产值(营收)波动较大的企业等开展走访服务。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当好企业‘娘家人’,坚守‘为企业服好务’的使命初心。”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将加强与全市总专班工作衔接,做好与部门、区县横向纵向协同,持续完善专班工作机制,强化问题转办督导,推动问题闭环管理。针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跨区域跨层级的问题诉求,开展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专题解决方案建议,及时提炼市级部门、区(市)县创新做法,总结助企纾困典型案例向全市推广。同时,加快建设“进解优促”服务工业企业平台,充分依托智慧蓉城工业和新经济城运分中心能力底座,提升问题收集、数据治理智能化、便捷性,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