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之细”促“消费之旺”

作者: 陈婷婷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如何突出用户思维、需求导向,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塑品牌?以政策之“细”促消费之“旺”,成都市商务局策划开展特色消费活动,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消费体验……今年以来,成都在全省率先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支付环节立减”模式,国际美食嘉年华、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开学季大礼包、重阳节敬老、2024“蓉幸之至”促消费活动陆续推出,努力促进政策落地见效,全力提振消费预期。

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市商务局立足商贸流通行业特点规律和实际情况,站在“用户”角度,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做大做强需要,以优化政策供给解决共性问题,以高效精准服务解决个性问题,坚定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助力推动经济量质齐升。

确立“任务书”、落实“常态化”、专班“抓统筹”

在成都高新特斯拉中心,详细了解企业销售订单和经营情况,问询当前问题困难,认真听取政策优化意见建议……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张金泉表示,将通过建立“专班专案”服务联络群,围绕金融、税务、物流、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在成都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商务局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关于优化选址布局、协助做好展销活动等诉求,鼓励企业加强汽车消费场景打造和氛围营造,用好现有各级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近期,市商务局持续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立足商贸流通行业特点规律和实际情况,我们通过调研、走访、交流、对接,既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难题,又深层次挖掘共性问题,思考提炼创新性做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发展助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市商务局统筹全局力量,科学调配、梯次展开,突出重点、兼顾其它,集中开展、常态落实开展工作。

“进”的举措有哪些?

“确立‘任务书’、落实‘常态化’、专班‘抓统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来说,将商贸流通细分为批发业、零售业、商务服务业、餐饮业、电子商务、货物进出口6个重点领域,市级层面明确259家重点走访企业,落实到具体承接处室,下达“任务书”,明确“时间表”。

将“进万企”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掌握企业问题诉求,协同联动解决具体问题。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企业关心的重点事项安排专人对接,企业暂无特别需求的安排加入“政企服务联系群”,便于随时跟进联络,力求工作开展“长效化”“常态化”。

抽调力量组成工作专班,作为“进解优促”工作的“中枢系统”,及时下达任务、汇总情况,深化分析研究,提出工作建议。

“在企业问题诉求推动解决这一关键点,站在‘用户’角度,分类分层、点面结合、闭环管理。”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问题诉求,明确责任处室、责任人,做到按期销账、闭环处理;对于跨部门职责范围的问题,加强与对应职能部门的对接协调,做到跟进办理、及时反馈、闭环销账,对部门层面难以有效协调处理的,按照要求提请市委市政府层面提级调度;对于带普遍性的共性问题、需要长期推进解决的问题,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拿出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根据情况开展对上争取,纳入台账式管理,常态化推进解决。

支持商贸企业增量提质,明确“真金白银”政策举措

企业所在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更加细致的沟通、更加精准的服务。而要做到细致精准,莫过于走进去、沉下来,站在“用户”角度,跟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截至9月底,市商务局共计走访企业83家,收集问题诉求112个,部分问题诉求已得到解决。”据介绍,从问题诉求内容看,企业主要关心的问题集中在搭建平台、拓展市场等方面。其中,外贸领域企业侧重于拓展国际市场、对接国际资源、畅通对外通道;内贸领域企业侧重于推动跨界整合、对接有效资源、加强政策支持。

针对企业上述问题诉求,市商务局积极搭建平台、对接资源、协调处理。比如,针对汽车销售受阻、出口不畅等问题,组织正业佶祥、丝路易购等重点二手车出口企业与汽车主机厂开展产销对接活动;针对企业对搭建平台、拓展市场需求较为强烈等情况,先后7次以“公务团+企业团”“协会联盟+重点企业”形式,精心组织200余家企业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举办5场市场供需暨订单签约活动;针对企业对产业政策方面的需求,启动开展“产贸联动 千企出海——送政策送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专项活动,研究出台《成都市商务局2024年度支持商贸企业增量提质措施》,明确10条“真金白银”政策举措;针对餐饮企业有关诉求,积极帮助对接世运会餐饮保障团队……

“此外,还有企业反映相关成本较高,或相关便利化程度不够,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帮助企业去掉包袱、轻装前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的平台企业希望帮助协调解决“外卖骑手进小区难”问题;某零售企业希望加强行业细分领域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经营环境力度;等等。针对企业提出的类似问题诉求,市商务局加强与其他市级部门、相关区(市)县的对接协调,共同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比如,针对“外卖骑手进小区难”问题,与市委社工部、市住建局对接协调,逐步扩大便利化进出小区的数量;针对企业整治经营环境方面的诉求,加强与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对接协调,推进解决。

创新场景改善条件优化环境,着力促消费塑特色品牌

“市委作出‘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决策部署,就是要直面困难、下沉一线,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与企业双向奔赴,与城市同频共振。”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解优促”工作着眼于企业,是抓根本、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的体现,以解决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实际困难问题为突破口,加快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市商务局将继续按照计划安排,站在企业和市民角度思考问题,依靠改革创新方法持续推动“进解优促”工作,以担当作为求真务实促进发展,推进问题诉求的闭环式处理,研究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挖掘深层次原因,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效益。

“我们将突出用户思维、需求导向,促进消费提质增效,着力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塑品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新消费场景上,做优十大场景、十大平台、十大创新,做强“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持续开展“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活动,打造“成都味、巴蜀韵、国际范”特色新场景。

在改善消费条件上,构建“一圈一区一带”消费空间格局,推动成渝国际消费目的地、成德眉资1小时消费圈建设,推进春熙路、交子公园、蓉北、西博城、东安湖等商圈特色化智慧化发展,做大进口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繁荣夜间消费,发展元宇宙消费等数字消费新模式。

在优化消费环境上,差异化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线下数字门店,推广跨境消费国际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优化语言服务国际消费环境,新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突出餐饮、商超等重点商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深化再生资源环境整治专项治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