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 成都全面深化改革不停步

作者: 曾鹦

促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成都的改革步伐从未停歇,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焕发新活力。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高地,成都正稳步迈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全省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路径,通过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统筹协调,构建一体化改革体系。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着眼,强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成都在推进改革进程中,一直秉持统筹协调原则,成功构建了一体化改革体系。一是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改革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并监督改革方案的实施进度,力保各项改革措施得以切实落地。同时,各部门间构建起高效的沟通机制,塑造出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态势。二是重视改革的整体性布局。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众多领域,坚持整体推进,杜绝改革过程中的碎片化问题。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例,成都既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同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优良态势,从而实现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系统推进,打造多维改革格局。成都的改革是多维度、全方位的系统性推进。在创新驱动方面,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入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企业,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设立专项基金、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成都高新区成为重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吸引众多知名企业,打造了创新创业生态链。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以高校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在民生保障方面,成都将改善民生作为改革重要目标。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出台惠民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投入,如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在绿色发展方面,面对环保压力,成都探索绿色低碳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建筑。实施严格环保标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打造多个大型公园和绿地,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交通污染,提升交通效率。

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促改革深化。改革成功必须依赖各方协同配合,成都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凝聚强大改革合力。在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方面,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政策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还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在社会参与和公众支持相统一上,注重调动各界力量参与改革。建立多元参与渠道,使市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在社区治理中,鼓励居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局面。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高治理效能,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并重方面,成都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加强与世界城市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国际友城关系,与多国和地区建立紧密合作,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提升影响力。与重庆等地加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共享基础设施,推动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作者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