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纵深推进“成东中心、公园水城”建设

作者: 中共金堂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紧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三中心一基地”目标,对成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统筹安排。作为成都的县市新城,金堂县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定改革信心、落实改革举措、汇聚改革合力,以拼搏奋进、创新创造、追求卓越的姿态,全力以赴在壮大产业集群、增添发展动能、推进城乡融合、增进民生福祉、优化政治生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更多金堂力量。

抓园区、兴产业,聚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抓住大企业、紧盯大行业、做实大产业,加快构建以绿色制造为龙头的“133”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夯实园区承载基础。聚焦金堂经济开发区、成阿工业园区和天府菌都农业产业园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优化建强园区管理机制,统筹提升规划布局、完善服务配套、培育“镇园之宝”,加快打造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二是提升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重点优化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安全应急新兴产业,提质发展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形成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三是推动项目投产达效。持续健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长效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加强项目包装策划、投资建设,精准招引一批主导产业关键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士兰半导体等在建项目,推动形成项目接续落地、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生动局面。

抓改革、谋创新,聚力在增强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从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制定新举措,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改革之为、创新之力、开放之姿,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一是以改革增活力。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提出改革任务,重点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园区综合改革、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利用等任务落地见效,纵深推进林业综合改革、交通强县等中央、省市改革试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以开放挖潜力。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协同德阳中江打造凯淮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推进武金结对联动;强化外事、外资、外经、外贸、外宣“五外联动”,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促进“金堂造”清洁能源产品等优势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合作,实现更多“金品出川出海”。三是以创新生动力。深化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机制,充分发挥成都国际职教城作用,常态化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科技攻关“揭榜挂帅”行动,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抓两端、畅中间,聚力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打造“一心三城九镇”城市格局为引领,大力实施“强县活镇兴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一是夯实“强县”之基。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加快老旧小区、危旧房、老化管网等改造提升,实施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打造、口袋公园和天府绿道建设,打造功能更全、品质更优、环境更靓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二是搭建“活镇”之桥。统筹打造一批服务乡村、带动周边的综合型、专业型镇街,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中、宜居宜业的中心镇、重点镇街,推动淮州新城、天府水城、竹篙新城共同构成县域发展“经济主战场”,转龙、五凤、福兴等9个镇组团形成“联动发展轴”,构建多元融合、协同发展的城镇群落。三是探索“兴村”之路。持续打好“稳粮、强菌、优橘、绿橄、兴乡”五张牌,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做优“5211”现代农业体系、做大食用菌交易中心建设、做强“3+2+N”特色农业园区(项目),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强化农商文旅体科教养融合发展,打造丘区乡村振兴“金堂样板”。

抓安全、保民生,聚力在提质幸福金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紧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持续推出一批民心所向的行动举措,全力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一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高标准推动“15 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在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家门口”好学校好医院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推进淮口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淮州新城三级综合医院等项目建设,让民生服务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二是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质量实施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高要求整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高站位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三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行管理机制,施行农家(社区)书屋积分制管理,做优“书香金堂·阅行阅美”全民阅读品牌,强化“土桥高台狮子”“非遗步打球”等在地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擦亮“公园水城、文化名城、体育新城”三大名片。四是守好城市安全底线。健全“智慧金堂+微网实格”线上线下联动治理体系,强化禁毒防艾综合防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有效防范道路交通、化工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筑牢金堂发展的安全屏障。

抓作风、提效能,聚力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实现新突破

坚决落实市委“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要求,磨炼真本事、锻造好作风,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推动上级部署在金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强根基。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集中轮训等形式,深入系统学习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九进十讲”宣讲活动,坚决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把握准、理论研究透、政策讲解好。二是锤炼过硬本领提能力。出台“干在一线、争创一流”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常态化推进年轻干部跨单位交流和轮岗锻炼工作,科学制定干部基本培训实施方案,推进“水城先锋学堂”等系列履职培训常态长效,增强干部谋发展、抓改革的能力本领。三是强化问题整治转作风。紧盯作风顽疾深化靶向纠治,建立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常态化排查和会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吃喝、公款旅游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拳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新形象工程”等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