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中国

零售业

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对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作出系统部署,推动零售业优化调整。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零售业规模稳中有增,2021年至2023年,3 年商品零售额平均增长6%,2024 年1至10月,我国商品零售额35.5 万亿元,同比增长3.2%;消费拉动作用显著,2023年我国商品零售额41.9万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就业吸纳功能凸显,2023 年,零售业吸纳就业人数约6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8%;业态模式创新活跃,仓储会员店、品质化超市、社区便民商业中心等新业态稳步发展,电子商务、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加速成长。

当前,众多零售企业正在积极创新转型,行业处于变革关键期,亟待加强行业指导和政策支持。为此,《方案》提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的目标。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汽车产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3.7 万辆和331.6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7% 和8.6%,同比分别增长11.1% 和11.7%,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1月至11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继续较快增长,对整体汽车销量的增长起到较强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双双突破150万辆,再创新高。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 和35.6%。陈士华分析,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起到明显提振作用,进一步巩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 (据《经济日报》)

新材料产业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今年1至11月,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超硬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规模居世界前列。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新材料领域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新材料规上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培育一大批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了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资源共享等30余个新材料重点平台,今年印发了《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7.2万家,提供超过2000次关键材料应用验证、100万次测试评价服务。

“新材料产业具有先导性、引领性特征,特别是具有较强颠覆性的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将应用于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曾昆同时表示,需要看到我国在新材料顶层设计谋划、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资源/原料和核心装备保障、上下游协同融合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发力。 (据《经济参考报》)

数字贸易

今年以来,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达到2.13 万亿元,同比增长5.3%,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这一趋势将延续。今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创新为要、安全为基,扩大开放、合作共赢,深化改革、系统治理,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以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和经营主体发展、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为主要内容,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意见明确,到2029 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基本建立适应数字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35 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有序、安全、高效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全面建立,制度型开放水平全面提高。 (据《国际商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