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经济工作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2023年1月3日,“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财经办主任王喜梅,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成都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健,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推进办专职副主任李玉萍就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了的《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成都市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解读。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成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成都市委在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部署要求基础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全年经济工作作出了系统性安排,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着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定信心和决心、保持紧迫和清醒、增强定力和韧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财经办主任王喜梅介绍,当前,成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起势、增长极动力源效应显现、示范区建设突破的关键时期,着眼与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相匹配、与城市发展阶段性目标相衔接,强信心、稳预期,巩固在副省级城市中的优势,合理确定了全年经济目标,以此促进各级各部门增强紧迫感、找准发力点。同时,今年也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重大战略、政策红利等持续释放,新增长点加快形成,社会需求有序恢复,将更好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抓好全局性谋划为牵引
有力有效谋大事、抓要事
市委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关键是把该谋的大事谋在前、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重点要聚焦“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
王喜梅介绍,“九个有力有效”兼顾全局与重点,统筹实现扩内需、夯基础、增动力、提效率、汇资源、拓市场、防风险、强治理。一是扩大内需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协同发力,大力推进项目招引促建攻坚,围绕“六个一批”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二是产业建圈强链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引优育强企业主体,纵深推进企业上规、上市、上云和上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拓展产业新空间新赛道;三是重点片区开发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优规划、聚产业、强功能、塑形态,严把标准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坚持功能导向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加快推动公园城市实践和理论创新;四是创新成果转化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机制优化、平台带动,组建市委科创委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构建协同联动“大科创”工作格局,进一步放大成都科创中心、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强化产学研协同;五是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释放通道潜力,抢抓时机拓展外贸空间,加强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办好重大国际赛会活动;六是增进民生福祉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公服提质,接续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七是要素资源保障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以创新思维集聚运筹土地、人才、资金、能源、算力、数据等要素;八是守牢发展红线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全力维护生产安全、生态安全等,为开好局、起好步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九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有力有效,更加突出智慧治理、赋能基层,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做强“微网实格”服务能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三个特别注重”明确提出要特别注重在融入大局中找定位、作贡献,特别注重提振信心、激活主体,优化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特别注重源头治理、统筹联动,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转型。
“九个有力有效”和“三个特别注重”强调切实增强战略定力、坚决扛起重大责任、守正创新推动工作,提高经济工作集成协同水平和时度效,为全市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
坚持以融入国省重大战略为关键
主动作为担使命、聚资源
会议提出着眼担好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四川省会城市使命责任,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
具体工作部署上坚持一盘棋讲大局算大账,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推进双核联动联建、建强现代化都市圈等方面主动作为,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主动破解“卡脖子”问题,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治蜀兴川大局。着眼持续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大力推动六大原创性原动力改革,积极抢抓国省政策窗口期,主动谋划、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
坚持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为标尺
突出重点稳预期、优环境
会议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部署要求,提出加快优化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着眼营造一流的政务、市场和法治环境,出台营商环境5.0版,在政务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创新突破,完善闭环式、滴灌式、体系化服务,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让企业市民真切感受到在成都发展有前景、有市场、有公平、有温度;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设立企业12345诉求办理提级处置专班,构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着眼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企业融资、供应链保畅、舆论引导上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共享城市发展红利;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不断提升投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