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引方向全面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

作者: 陈茂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锚定“全面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目标定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崇州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崇州郊区新城建设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要求,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奋进新征程,崇州市着眼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大要求,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眼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服务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明确了以“1357”工作总思路推进崇州市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即锚定“全面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总体目标,构建“天府粮仓”核心功能、“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古镇旅游”特色功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基本功能“三大功能”体系,划定“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城市中央活力区、大青城古镇文旅产业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五大片区”,部署产业强基、城建攻坚、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补短板、智慧崇州建设、党建引领“七大行动”。自觉将崇州市置于中央战略全局和省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对标对表“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成为成都西部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的综合节点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奋斗目标,明确了“到2027年,先进制造业突破千亿规模,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等系列阶段目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崇州具体化、实践化、路径化落实,以争先创优、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诠释对“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

加快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崇州市自觉在“四中心一枢纽一名城”中找定位、强担当,不断提升位势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在五年内跻身全国百强县。

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先进制造为方向深入推进制造强市,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结构件向新型显示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拓展,推动家居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新体系,布局企业总部基地、金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充分发挥离中心城区最近、生态本底最好的优势,依托大美田园和林盘古镇深入诠释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成都乡村休闲旅游首选地。

以“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天府好田、天府好粮、天府乡游、天府乡居“四大工程”,推动粮油产业“研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深化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核心的“农业共营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设备制造等产业,持续擦亮崇州市农业“金字招牌”。

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关键激发城市发展动能。加快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加快推进与高新区、产投集团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社区,建设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协作配套圈。推动优质粮油、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链与川农大等高校院所、捷普等链主企业建立工作联动机制,集中优势资源破解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我们把绿色生态作为最深厚的本底,夯实城市永续发展的基础。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生态产品供给,统筹推进全域增绿添彩、大地景观再造、特色镇建设和川西林盘修复等全域生态筑景工程,让市民享有更多高品质生态福祉。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持续在GEP核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作出示范。把宜居宜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为市民提供品质宜居的生活环境和人尽其才的发展机会。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双轴双环”的城市骨架,以“片区开发、系统集成”理念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拥江发展战略推动新城建设起势见效,集中打造功能复合的现代化都市展示区,带动全域品质提升。聚焦基本功能“优质均衡、就近满足”,积极引进一批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省人民医院合作,促进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打造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坚持就业优先,围绕链主企业需求,做大做强兴蜀人力资源公司,加快构建保障充分、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才资源市场,促进更高水平的就业增收。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努力实现高效能治理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超大城市郊区新城治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一体推进“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持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把“智慧蓉城”作为超大城市郊区新城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系统运行崇州市城运平台,加强城市运行态势智慧化感知,推动城市治理加快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事后处突向事前预警转变。把“微网实格”作为“王”字型智慧治理架构的末端支撑。落实“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网格工作机制,深化“智慧在中心、治理在部门、落实在网格”的治理机制,构建完善五级治理体系和应用体系,推动城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便捷有力。把“线上线下结合”作为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构建线下“发现、上报”、线上“分析、派单”、线下“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崇州做优做强郊区新城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分析了新时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点、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党情发展变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严峻复杂考验的清醒认知,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我们要始终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成都市委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五个走在前列”为行动标尺打造更加坚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惩贪治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保障崇州市郊区新城建设行稳致远。

崇州市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崇州建设,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努力为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崇州力量。

(作者系中共崇州市委书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