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作者: 杨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要准确理解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落实好主题教育的各项任务要求。
真理之光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刻理解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基础,我们要以高度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做到深学细悟笃行,积极投身到主题教育中去。
关注两个维度,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把主题教育提升到全局性战略高度。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当前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以主题教育统一思想,需要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纠正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如何让“老好人”“圆滑官”“太平官”失去市场,开展主题教育正当其时,至关重要。
把握两项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要求。一是把握好“总要求”。本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其中,学思想是根本前提,强党性是根本立场,重实践是根本途径,建新功是根本目的。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全面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是把握好“根本任务”。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以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各项任务要求中去。
殷殷嘱托激发奋进力量——认真贯彻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
主题教育,既是一次政治动员、工作部署,更是一次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需要对标对表,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具体任务。
笃信笃行,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一是学原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不仅要深习之,更要笃信之,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真正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二是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其方法论;要持之以恒学习,切不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更不能学习碎片化、随意化,要下更大气力、花更大功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凝心铸魂,擦亮忠诚干净底色。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要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强化实践,增强谋事创业本领。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根据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要深入到群众意见多、反映问题突出的地方去,进行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找准第一手资料,为谋事创业提供坚实基础。二是增强干事创业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项本领”“七种能力”,从不同维度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升“八项本领”“七项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能力保障。
干字当头,敢为善为推动发展。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更需要时刻保持以身许党、夙夜在公的精气神。要强化重点攻坚、发扬斗争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强化服务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检视整改要深查细照——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也是主题教育的重要目的。
检视问题要“深查细照”。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整改落实的成效怎么样。要把检视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杜绝理论学习“搞应付”、调查研究“走过场”、学用结合“两张皮”、检视整改“轻飘飘”的现象。要按照省委《关于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实施方案》提出的“三对照三排查”要求,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等方面进行深入排查,既找准具体问题,又分析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思路和具体举措。
整改问题要“真改实改”。切实解决问题,是查找问题的最终目的。开展主题教育,不仅要看各项问题有没有深入排查出来,更要看排查出来的问题有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要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认真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盯住不放,持续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特别是推诿扯皮的问题,要进行专项整治;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其规律性,从制度上找原因,举一反三,查缺补漏,建章立制,防止问题反弹。
群众获得感要“切实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要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围绕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保、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体现到群众工作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1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