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浙江
作者: 厉亚敏 李雨曈
过去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以高质量立法、精准监督、公正司法、检察为民,扎实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2025年,如何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注入法治新动力?出席省人代会的代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打造高水平预算绩效监督“鄞州样本”
杨慧芳:将以更大力度挺膺担当,找准人大依法履职的结合点,高质量推进预算绩效监督评价机制。
构建“六化两提升”监督全流程机制、健全“四督联动”机制……翻看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宁波市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慧芳感到十分振奋,“这为全省各级人大提高监督工作精准性、实效性提供了行动指南,让我们基层人大工作方向更明、底气更足。”
2006年,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国先行开展县(市、区)级人大预算绩效事后监督工作。19年来,为守护好“民生账本”,基层人大预算绩效监督“鄞州模式”不断探索前行、迭代升级。
近年来,为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同向而行,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一直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监督体系作为“管好钱”的重要措施。杨慧芳介绍,2024年3月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修订关于预算绩效监督的若干规定,在全省首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绩效管理、依法监督等6项一级指标,下设14项二级指标和30项三级指标,以人大监督支持预算绩效管理向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拓展,有力提升人大预算绩效监督实效。
近年来,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在发挥预算绩效监督职能上还作了不少探索与创新:全省首创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绩效评估制度,根据国资监督不同特点,针对性设置指标体系;同时,创新建立“三审三报告一测评”的审查制度,对“目标制定、管理评估、整改提高”三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率先开展专项债券项目事后绩效评价,建立项目“决策—管理—产出—效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监督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打造全省首家区级人大财经议事站,建立“1+4”预算绩效监督阵地网络体系。五乡镇等镇街创新实施“选—审—督—改—评—用”预算监督六步法……
杨慧芳表示:“下一步,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更大力度挺膺担当,找准人大依法履职的结合点,高质量推进预算绩效监督评价机制。”
让民智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何晓红:更好发挥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助力高水平生态省建设,持续擦亮“两山”理念诞生地金字招牌。
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小小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承载着将民智民意反映到立法过程的大担当,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一体建设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和财经工作基层联系点,拓展“联、商、督、促、智”功能,集成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对此,省人大代表、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晓红深表认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每一次意见征集,都在源源不断地汇聚基层智慧,不少群众感慨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县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发挥,在规范化、特色化上做文章,打造最具‘生态味’的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何晓红介绍,自2023年12月获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安吉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体系,陆续出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等6项制度;不断拓展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形成联系点“县—乡镇—社区—小区”四级意见建议征集模式,织密立法信息采集网络。
过去一年,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依托联络站(点),积极参与代表法、监督法、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等20部法律法规意见建议征集,召开各类座谈会40余次,收集立法相关民情民意3000余条、立法意见建议224条,其中33条立法建议被吸收采纳。
“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持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发挥立法研究智库作用’,这为我们基层人大工作定了调、指了路、吹了号。”何晓红表示,“安吉县人大常委会将更好发挥联系点‘立法直通车’作用,助力高水平生态省建设,持续擦亮‘两山’理念诞生地金字招牌。”
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平湖实践
何健:我们将在打造融合化的基层单元上持续探索,深化“94688有事人大帮”等“一镇街一品牌”建设,打造更多特色化、个性化代表联络室(点),提升基层单元使用率和活跃度。
“报告语言精练、内容精实、总结精彩,充分展现了过去一年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高举旗帜的坚定信念、服务大局的有力作为、紧贴民心的深情守望、法之必行的执着捍卫、践行民主的生动实践、守正创新的不懈追求。”听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平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健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报告中提到,“做好人大工作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何健深以为然。贯穿过去一年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关键词便是“创新突破”。
在监督助力改革方面,平湖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发挥执法检查的“巡视利剑”作用,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平湖市人大代表活动中心被列入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精准监督,创新开展乡镇预算审查监督标准化试点工作。
“贯彻修改后的监督法,修订我省监督条例,纵深推进‘六化两提升’,推动‘四督联动’市县全覆盖,不断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对标对表报告中的这一要求,展望2025年的监督工作计划,何健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把牢图’职能,审议相关报告,跟踪监督‘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对于报告中提及的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平湖市人大躬身践行。2024年,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嘉兴市首个县级人大基层单元工作标准,建成了平湖市首个行业代表联络室。“接下来,我们将在打造融合化的基层单元上持续探索,深化‘94688有事人大帮’等‘一镇街一品牌’建设,打造更多特色化、个性化代表联络室(点),提升基层单元使用率和活跃度。”何健介绍。
此外,持续全方位推进各级代表、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接待,重要决策、重大项目进基层单元征集民意工作,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持续深化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行业部门监督贯通协调相关制度,进一步推动监督融合、优势互补。同时,加强与其他省市县人大协同协作,增强平湖金山毗邻人大联合监督的实效;做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市、区、县人大工作协同协作机制轮值单位工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发挥代表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翁旭东:依托“代表集中活动日”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以落细落实的机制举措推动代表工作“每日在互动、每周有接待、每月勤履职、每年优考评”。
建立“四建设两提高”代表工作体系、开展“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对于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发挥代表作用,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这一篇章内容,省人大代表、衢州市常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翁旭东频频提笔标注、深感认同。
过去一年,常山县人大常委会在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发挥代表作用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不少成效。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集中活动日”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以落细落实的机制举措推动代表工作“每日在互动、每周有接待、每月勤履职、每年优考评”。
为了优化代表履职路径,县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将全县900余名四级代表全部混合编组进站,推动多级代表在同一履职平台聚智汇力。推进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与矛调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三融合”;推动开发区代表联络站与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有机融合,在县企服中心和云创·青年国度设立代表联络点,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
“夯实代表履职基础,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翁旭东介绍,由县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代表工委协调指导、各委(室)协同发力、“一府两院”配合支持、乡镇(街道)人大共同参与机制,引导全体代表主动进“中心”入“站”驻“点”参加活动。此外,还通过定期举办“U见代表”大学堂专题讲座、组织代表赴重庆大学培训、设立“移动文峰讲坛”等途径满足代表多元化学习需求、提升代表综合能力。
正如报告提及的突出代表“双岗建功”、落实“两去两回”履职要求所述,去年常山县人大以“双岗建功·U见代表”为年度主题,县乡人大同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每月20日常委会领导在中心站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各乡镇(街道)和开发区人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活动。完善意见建议分赛道办理和人大政府协同推动及民生微实事立办机制。
“2025年,常山县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把人大工作的‘根’扎进人民土壤,聚焦抓平台、抓服务、抓创新,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翁旭东表示。
为打造和合名城贡献人大力量
朱良其:我们将围绕“定、约、商、办、督、评”六字文章,继续深化提升“代表有约”工作品牌,力争取得更好的成效。
站位有高度、监督有力度、为民有温度、谋划有深度,是省人大代表、台州市天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良其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总体评价。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起点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提出一系列工作部署,例如“聚焦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着力完善适应示范区建设的省域法规体系”“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着力发挥监督助推作用”“注重发挥人大主要渠道作用,着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
该如何贯彻落实各项部署要求?朱良其认为,首先是要抓住“监督助推”这一重点,他说 :“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我们将根据省、市人大的统一部署,围绕县委书记陈晨在县党代会上提出的打造智造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和善治名城的工作要求,助力天台早日建成现代化和合名城的目标。”
“代表有约”是天台县人大创新探索的代表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确立了自下而上约请国家机关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搭建了代表履行职责、群众反映诉求、部门沟通办理的新平台,提升了人大工作水平。该机制实施以来,得到了省、市人大领导的充分肯定,实现了全市的数字化推广运用。“代表有约”做法入选2022年度全省基层单元建设最佳实践案例,2023年在全省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24年被写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决定。
“2025年,我们将围绕‘定、约、商、办、督、评’六字文章,继续深化提升‘代表有约’工作品牌,力争取得更好的成效。”朱良其表示。
锚定工业强县的目标,天台县人大常委会拟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定,作为2025年县人代会的大会一号议案,助推天台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郭芳:希望通过制定条例,推动跨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发挥我省海洋资源特色优势,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等部署引人关注。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浙江向东是广阔大海,向海图强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篇大文章。
省人大代表,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一级律师郭芳带来的议案和建议,就是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通过走访大量企业,郭芳发现当前海洋经济领域缺乏统一的法律框架和具体指引,国际仲裁等海商事法律服务供给略有不足,这影响着我省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