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村”里的“骑”心协力联络点

作者: 李双双

在金华的街头巷尾,我们总能见到外卖小哥穿梭的身影,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骑着电动车,成为金华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闲暇之余,外卖小哥总喜欢在“骑”心协力联络点休憩。

这个独具特色的代表联络点,不仅是金华市婺城区三江街道辖区人大代表听取民意的重要平台,还成为当地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外卖村”打造“骑”心协力联络点

婺城区三江街道寺前皇城中村被誉为“外卖村”,周边遍布160多家外卖商家、5家菜鸟驿站,外卖小哥的身影随处可见。然而,他们辛勤付出的背后,却有着休憩难、关爱难、融入难的三重困境。

“小哥用脚步带动城市的烟火气,奔跑的路上也需要暖手宝、打气筒、充电宝,增强他们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寺前皇社区党委书记,婺城区人大代表郭朝明迅速行动,积极建言献策。在他有力的助推下,有“外卖一条街”之称的丹南街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骑”心协力联络点,切实将联络点建在了小哥们的“心坎上”。从此,“骑”心协力联络点成为小哥们的“心灵驿站”,无论是休息、喝水、充电还是如厕,这里都一应俱全。

不仅如此,郭朝明还把“朝明调解室”搬到了联络点,为小哥提供便捷的调解服务。前不久,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不慎摔倒,导致手肘骨折,生活陷入困境。郭朝明得知后,不仅送上了热腾腾的馄饨和500元慰问金,还多次与电动车租赁行沟通,为小哥申请减免了逾期租车费,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同时,这个联络点更是代表们听取民意的重要平台。2025年初的婺城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由郭朝明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城中村食品卫生安全治理的建议,就是依托“骑”心协力联络点,与外卖骑手“面对面”沟通交流后产生的。该建议凝聚了外卖小哥的集体智慧,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推进,也为基层治理贡献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力量。

让“外卖小哥”成基层治理新力量

如今,“骑”心协力联络点已成为小哥们的“充电站”和“成长园”。

每周二上午10点的“小哥周周会”,郭朝明都会带着社区网格员、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交通安全等宣传活动,吸纳小哥加入志愿者队伍,引导小哥们在工作中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骑’心协力联络点是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港湾,也是小哥们加入基层治理队伍的驿站。”人大三江街道工委主任朱德胜说,希望小哥们发挥好“流动探头”的作用,为基层治理多出“骑”招,多创“骑”效。

春节前,城中村一老人突然在家门口晕厥摔倒,家属急得大哭,一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看到后,叫上另一名小哥合力将老人抬回家中,又帮忙拨打急救电话,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点赞认可。在寺前皇,外卖小哥凭借日常在大街小巷、小区城中村穿梭的工作特性,发现基础治理问题10余件,协助解决基层问题8件。

“‘骑’心协力联络点将凝聚起新就业形态群体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社区服务体系,增强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郭朝明表示,他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让人大代表联络点的“桥梁”更宽、“纽带”更紧,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破题增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