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心事”成为“得民心事”
作者: 赵江“我也没想到货运停靠站的想法能够这么快落地,这是我第一次向人大反映情况,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建议变成现实。”得知嵊州市仙岩镇货运驿站年底便建成完工时,货运司机李师傅由衷地感叹。
一条即时回复的群众建议
2024年2月,来嵊州从事运输工作已有8年时间的李师傅,看到仙岩镇西鲍村便民服务中心正在开展人大代表建议征集活动。
“西鲍村企业很多,分布在104国道两侧,没有专门的货运停靠点,所以平时我们这些企业货运车辆都只能停靠在马路边,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希望能尽快建设统一的货运驿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师傅向仙岩镇人大提出了建议,“第二天一早,仙岩镇人大的叶主席就给我打电话了解情况。”
为了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提出建议,2024年初,仙岩镇人大通过移动代表联络站的形式,在辖区内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人大代表建议征集活动。
“我们设置了多样化的建议征集渠道,每月20日有联络站代表主题接待日,每月有两次联络室代表坐班接待,群众还可以扫描代表码、联络站码网上提建议等。考虑到有些群众没有时间专门找代表反映情况,我们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建议征集点,从被动等建议转为主动求建议。”仙岩镇人大负责人介绍。
一场深入细致的情况大调研
“周边企业比较多,所以货车来往很多。有的企业空间有限,也没办法让货车停在厂内。”“货车司机需要有个停车的场所,能保养车子,吃吃饭。”“企业货车随意停靠在路边,对交通和环境都造成不小的压力。”……
收到群众建议后,仙岩镇人大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向企业负责人、货运司机、周边居民了解情况,“我们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多想一步,多走一步,情况掌握得越透彻,工作推进才能越顺利。”
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仙岩镇人大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寻找合适的场所建设货运驿站”的建议,要求“一方面要考虑到货车司机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利用好原有设施”。
一次见行见效的民情分析会
为进一步推动货运驿站建设,仙岩镇人大组织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西鲍村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企业货车司机代表召开了一场民情分析会,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货运驿站要创新运营组织模式,整合社会闲散运力和分散货源,实现人、车、货、站、线等物流要素的精准匹配。”“配套用房可以一层架空,用于停放车辆、存储货物,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优化项目土地利用率。”“要加强货物交易、运输、仓储、配送全过程的监控与追踪,提高运营效率。”
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讨论交流、积极建言献策,最终提出了关于建设仙岩货运驿站的详细建议,并对设计方案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在认真梳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仙岩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迅速响应、积极办理,并于2024年底建成运行。
“货运驿站建成投运后,极大地优化了仙岩企业的营商环境,也有效改善了货运司机的从业环境。”仙岩镇人大主席叶炳焕感慨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在一件件群众关心的实事办理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