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法治之基 促履职之效

作者: 孙心悦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职责神圣,使命庄严。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代表法,将更好地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更充分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

“启动广东省代表法实施办法修改工作、完善‘两个联系’工作机制、深化代表对立法监督工作的参与…”

2025年3月18日,新修改的代表法正式施行后不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通报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其中提出,要完善“两个联系”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省人大代表、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代表及省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机制,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基层省人大代表全覆盖。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是此次代表法修改的亮点之一。综观全国,各地对此已有不少好做法、好经验。

比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健全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机制,统筹邀请全国、省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建立常委会会议期间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机制,直接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主任会议成员下基层必访代表制度,做到下基层必走访代表、开展工作必邀请代表、办理建议必联系代表,在立法监督各环节扩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度,及时收集代表、基层群众意见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2025年初的工作报告中提到,创新服务方式方法,设计、制作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台账,以“一人一函”方式发函提醒做好经常性联系等工作。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制定并实施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并自2023年起,探索通过代表联络站,建立公民视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机制。

强法治之基 促履职之效 0

嘉兴市秀洲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实践指导等举措,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国家机关同代表的联系,不仅是人大常委会要密切同代表的联系,“一府一委两院”同样要密切同人大代表的联系。

在浙江,2024年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58万人次,“一府一委两院"进站开展协商活动3万余次,收集处理民情民意82万余条。“主任接待日”“局长·代表面对面”“代表有约”和代表旁听庭审等举措已制度化常态化。

完善闭会期间活动内容形式

让“专业人"说“专业话”,做“专业事”。

早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按照自治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委员会机构设置情况,组建9个相关领域专业代表小组,由相应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负责联系并组织开展活动。

同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两联系”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也提到坚持和完善专业代表小组工作机制,把代表小组建在重要行业领域和产业链上。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本级或者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协助下,可以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根据地域、领域等组成代表小组。”

强法治之基 促履职之效 1

新修改的代表法,将这些经验做法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作了进一步规范。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浙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实践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民主恳谈”“后陈经验"等基层民主创新发源于此,并持续焕发蓬勃生机和磅礴伟力。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工作的重点,就是认真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落实“四建设两提高”代表工作体系,加强人大工作主体保障;认真贯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的决定,指导推动基层人大“四主八好"规范化建设,厚植人大工作基层基础。

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浙江省人大2025年还组织开展“三推两助双岗建功服务加快建设创新浙江"五级人大代表主题活动,助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完善议案建议办理机制

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工作报告等议题提出审议意见,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权利。此次代表法修改,完善了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制度,进一步突出了代表的主体地位。

“新修改的代表法总结了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对代表议案建议的提出、交办、办理、督促等工作制度都作了优化完善,保障代表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提高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议案建议办理局局长余洋如此表示。

全国人大层面,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点督办建议选题。这是重点督办建议工作机制建立并运行以来,首次提请委员长会议审议并确定选题,表明这项工作朝着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迈出一大步。

各省(市)层面,北京、浙江等地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一直强化代表建议的重点督办工作,积极回应代表关切、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07.pd原版全文

“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确定重点督促办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此次新修改代表法中的规定,为做好重点督办建议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福建、山东、湖南等地人大常委会还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审议意见建议的答复作出规范,让民情民意不止停留在“口头”。

加强代表履职保障和监督

新修改的代表法,“新”在哪里?如何学习好贯彻好新修改的代表法?2025年4月21日,嘉兴市秀洲区人大常委会举行新修改代表法专题讲座,辖区内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和市民议事员共600余人参加学习。参与培训的学员们表示,将以此次系统化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这是连日来浙江全省各级人大组织学习代表法的一个缩影,也是浙江各级人大常委会为代表依法履职、加强履职学习培训等提供便利和服务的实际举措。

此次代表法修改,新增了不少便利代表、保障代表履职的规定,比如“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国家根据需要给予往返的旅费和必要的物质上的便利或者补贴”,“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代表履职网络平台”。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典型事迹,展现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4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会同研究室,开辟“六个60”代表风采专栏,对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履职好、主体作用发挥好、双岗建功好的代表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截至2024年12月底,共发布推文350多篇,全网总浏览量超过8000万。掀起代表风采宣传浪潮的同时,这一做法也被代表法所吸收。

今年,浙江“六个60”代表风采的栏目进行了“升级”。人大代表依法高效履职的故事,仍在继续。

相关链接

龙游:建议办理“不满意”局长上会“表个态

每年11月份,衢州市龙游县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都有一个“规定议题”,就是听取和审议年初县人代会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和往年不同的是,2024年11月的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多了一项环节——建议办理不满意单位的“一把手”上台作情况说明和表态发言。这在龙游县还是首次。

“建议办理不满意的第一个原因是沟通协调不够,我局作为《关于加大农村杆线凌乱整治的建议》的主办单位,与相关部门及属地镇村协调沟通不足….”

会议当天,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乡镇人大主席、县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县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共100余人参加。针对3件不满意件,3位承办单位局长上常委会会议先后进行了表态说明。

据了解,龙游县人大在此次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测评环节,从以往承办单位上门“面对面”测评,改为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开展“一对一”“背靠背”二维码问卷调查。经测评,龙游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181件建议,满意120件,较满意10件,基本满意8件,不满意3件。

“督办好代表建议,怎么样都不为过。”龙游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舒畅说,局长们上台表态,就是为了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引起大家对办理代表建议的足够重视,进一步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黄丽芬 夏晓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0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