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探索“扁平化”履职新模式

作者: 史巧云 孙心悦 诸葛利利

龙港:探索“扁平化”履职新模式0

2024年第一期龙港市人大代表议政会,围绕《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问政。

龙港市,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县级市,自2019年撤镇设市以来,不仅承担着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探路先行的重任,更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砥砺前行。

面对不设乡镇街道的特殊体制,龙港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了人大代表议政会制度,以“扁平化”履职新模式有效应对龙港市体制性改革。

破题:回应制度性短板

2019年,龙港撤镇设市,成为全国唯一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县级市。在这一体制运行下,龙港全市仅设6个党委部门、9个政府部门、6个事业单位,以 40% 的行政资源高效承接 100% 行政管理职能。

“不设乡镇(街道),没有乡镇(街道)层级的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民主的渠道相对缺失,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现制度性短板。"龙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君恒表示,在这一特殊体制下,如何开展基层人大工作?如何确保人大代表闭会期间作用发挥?如何畅通基层民情民意表达?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龙港市人大亟需解决的。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一个突破性的设想浮出水面一一建立人大代表议政会制度,让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也能“有平台履职、有渠道发声”。

这一设想很快转化为实践。2020年9月,龙港设市一周年之际,龙港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建立市人大代表议政会制度的实施意见》,构建起“人民出题、党委定题、代表选题、人大议题、政府解题”的闭环流程。

每年10月下旬,龙港市人大常委会都会向社会各界征集下一年度议政选题,经整理汇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后,最终确定代表议政会年度议题清单。议政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问政”。会后,政府部门逐条分析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督促落实整改。

近5年来,龙港市人大已举行各类议政会活动64期,其中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重点议政会15期,为助力中心工作推进贡献了人大力量。

实践:“扁平化”履职新模式

老百姓普遍反映停车难,如何破解?在2021年的“关注交通治堵,助推城市发展”议政会前夕,龙港市人大代表、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主任郭炳彪足足花了两三个月时间调研。

“我们跑了大半个龙港,找出10余处备选空地。又找到市资规局,了解这些地块的属性,剔除不适合建停车场的非建设用地。”最终在议政会上,郭炳彪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方案,大部分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像郭炳彪一样,用数月时间做调研,是龙港市人大代表们参加议政会前的常态。

每次议政会前期,龙港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办就围绕会议开展筹备工作,并组织有关市人大代表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访部门单位等方式,围绕议政会主题开展深入调研。

“议政会上,每位重点发言的人大代表身后,平均站着5位共同参与调研的代表。"龙港市人大代表、龙鸿环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市印艺小镇妇联主席方晓庆为记者做了一道算术题,“每次议政会,会有四五十位人大代表参加,其中8一10位人大代表作重点发言。龙港现有216位市人大代表,算下来,每位代表平均每年会参与1一2次议政会活动。”

“这216位市人大代表,通过议政会这个‘扁平化'的履职平台,直达最基层了解真实社情民意,面对面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其提供决策参考。"方晓庆告诉记者,“扁平化”的履职模式显现出了其特有的优势。

方晓庆的观点,也得到了多位曾参加过议政会代表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龙港市人大的议政会制度除了让代表履职更加直接、有效外,还显现出两大优势:一是围绕一项议题,集众代表之力开展集体调研,可以让情况摸得更清、问题看得更准、对策提得更有效,充分发挥了议政会的政府决策“智囊团”作用,有效弥补了政府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议政会这个“代表直通部门”的平台,让人大代表直接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更倒逼政府部门提升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有效发挥了“扁平化”履职模式的优势。

据统计,议政会制度实施以来,龙港市政府根据议政会上提出的建议,已出台相关政策制度120余项。

展望:与改革共成长

龙港从“镇"到“市”的跨越,不仅是行政层级的跃升,更是治理能力的变革。对于改革的冷暖,奋战在社区工作一线的市人大代表王振财有切身体会。

2022年、2024年,龙港市人大分别围绕《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的前期立法调研、出台后贯彻执行情况组织开展重点议政会。这两次会议,王振财代表都参加了,“2022年的那场议政会,主要是梳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发言代表们提出‘社区职能清单化'等多条立法建议被吸纳。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当初探讨的许多问题越来越明晰,2024年的议政会则聚焦条例的落地,议题更加细致深入。”

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长,这也是龙港市人大代表议政会制度的生命力所在。

在龙港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法制社会建设工委副主任方小卫看来,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是议政会制度的落脚点。为此,龙港市人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数字化引领议政新模式。龙港市人大打造跨部门、跨领域、跨单一需求的“议政监督e件事"场景应用,集成议题发布、代表选择、问题提交、部门办理、代表反馈等闭环模块,实现了闭会期间代表依托基层单元参政议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基层单元建设注入新动力。

直播议政激活公众参与。自2021年的第一期重点议政会开始,先后已有5场重点议政会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直播,累计超过30万观众收看,收到意见建议400余条。会后,龙港市人大梳理形成了30多条意见建议交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龙港的议政会制度已从“破冰试水”步入“深水区”,并结出累累硕果。未来,这座充满活力的改革之城,依然将以特有的方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龙港这座城市还很年轻,关于基层民主的探索依然在路上。"陈君恒笑着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2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