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四举措推动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等(7则)
自2024年岱山县入选省人大常委会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试点单位以来,岱山县人大常委会高效落实,强组织、建制度、设指标、展特色,以“县级 + 乡镇”双试点同步推进,聚焦靶向监督,强化载体运用,汇聚代表合力,全力推动海岛生态文明建设见行见效。
面上拓展,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全面覆盖。2月,岱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大会期间,代表们热议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效能等意见建议被有效吸纳,并提请主席团通过,形成大会决议。3月中旬,全县七个乡镇均在乡镇人代会上听取和审查了乡镇政府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报告。至此,县、乡镇两级报告制度实现全面覆盖,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体系得到有效构建。
线上延伸,因地制宜推进海洋特色监督指标体系落实落细。各乡镇在全面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设置了更多的海洋特色指标。如2025年长涂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指标中有一项明确"海上垃圾回收50吨”。“碧海拾荒海上垃圾分类回收志愿服务项目"萌芽于长涂镇,目前,长涂镇渔业生产垃圾和渔船生活垃圾的到岸回收率已从 30% 提高至 80% 。

岱山县衢山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船用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
点上发力,以精准监督汇集更广泛意见建议促进重点突破。常委会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有关项目开展专项监督视察。针对监督中发现的海洋海湾污染等问题,《关于加强海洋港口环境保护助力美丽海湾建设的建议》等建议被提交至政府办理。2024年底,岱山县的“海洋云仓”综合体正式运行,实现船舶污染物收集处置一站式、全流程智慧数字化治理。“海洋云仓"将对进入岱山高亭中心渔港、长涂一级渔港、大衢一级渔港以及万良二级渔港等的岱山籍及外地籍渔船的污染物进行全流程闭环治理,年收集渔船1500艘次,在收集运力范围内实现入港船舶污染物应收尽收。
贯通联动,强化监督协作双向发力共同守护海洋生态安全。常委会持续推进“人大监督 + 检察监督"双促双融,积极发挥“基层单元 + 检察末梢”工作机制成效,重点聚焦海岛海洋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监督,通过定期举行人大代表与检察官联席会议,进一步强化信息互通和协作配合,不断加大“护海、护渔、护岛"力度。今年全国两会,来自岱山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夏永祥带去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船(渔)用废旧电池等垃圾回收的建议》,而这份建议便是岱山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转化为守护海洋生态效能,推动船用废旧电池“微循环”,共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缩影。
陈巧巧徐华
嘉兴市:为基层减负赋能
近年来,嘉兴市人大围绕基层治理痛点难点,以“立法一实施一审查一修正"法治闭环为基层减负赋能。
坚持问题导向,以立法破解减负难点。出台《嘉兴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针对网格员职责泛化、事务性负担过重等问题,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实行准入和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以立法明晰边界,为基层松绑减负。制定《嘉兴市综合查一次若干规定》,在全国首次以法规形式固化“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机制,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
聚焦备案审查,以制度保障减负实效。创新建立镇(街)规范性文件"三单三审"备案审查机制,指导镇(街)对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审查,形成现行有效、修改、废止三张清单,强化基层“红头文件"管理。
强化平台整合,以科技助力减负提质。强化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阵地共建、功能共融,借助代表联络站开展立法调研、座谈等活动,推动立法意见建议和代表议案建议双向转化,提升“开门立法"效果。用立法数智化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构建“问法于民”应用场景,整合开发“基层单元 + 基层立法联系点"综合板块,开设涵盖地方性法规全生命周期应用模块。 杨柳
余姚市:做好代表履职述职工作
近年来,余姚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推进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述职工作,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履职意识。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在年初制定的常委会工作要点、代表工作要点以及人大代表主题活动中,将市人大代表每年一次履职述职和一届一次履职述职列入工作安排,要求接受选民或选民代表评议。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人大代表述职工作领导小组。
纳入星级考评,推进规范履职。依托数智赋能代表履职,推进代表履职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组织代表学习新修改的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代表对述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定期开展代表述职的积分统计,并与履职表现评价、星级代表评选挂钩,推动代表履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强化精准指导,注重述职实效。依托市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设立“代表知行堂”,结合“部门进课堂,代表进部门"“代表讲给代表听"等活动,开展多样化、靶向式的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学习培训。组织召开述职报告撰写专题会议,引导人大代表全面归纳总结履职活动以及联系人民群众等情况,形成高质量述职报告。组织开展代表履职述职分享会,及时将优秀人大代表述职报告、履职事迹转化为可供学习、宣传的实践案例。 徐建锋
桐乡市:打造““桐'代表说”特色品牌
桐乡市人大常委会打造“‘桐'代表说"特色品牌,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以健全一套工作机制为支撑,优化完善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新制定或修订常委会联系代表等30多项制度,指导镇(街)人大建立1张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修订完善17项工作制度、绘制10张操作流程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31.pd原版全文
以打造一个民生品牌为牵引,依法保障公民民主权利。创新打造“民声议事会"模式,将“民意清单"转变为“议题清单”,分类交办“民声议事会”形成的议事共识,全链条督办跟进。
以创新一种监督模式为重点,增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效。通过一线调研、公开征集等方式,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纳入监督计划。
以打造“一镇一品”为载体,丰富发展基层民主实践。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推动镇(街)人大创特色、出亮点,形成了人大高桥街道工委“优商助企·代表行”、洲泉镇人大“民声360"等品牌。
以开展一场代表述职为抓手,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开展代表述职为着力点,加强代表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组织代表进村、入企、下网格宣讲政策、开展服务。全面落实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分年度开展代表述职工作。 李红艳
兰溪市: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
兰溪市人大常委会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强化代表的法律素养与履职能力。
深学细悟求精度,筑牢法律根基。领导干部领学。成立以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学法小组”,开展“法规原文逐条解读 + 案例解剖”。代表骨干深学。由30名履职经验丰富的代表成立“学法先锋队”,围绕新修改的代表法中“代表权利义务”“履职监督机制”等核心条款,开展“案例模拟 + 情景答辩”。全员覆盖普学。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学法闯关”模块,并在镇(街)代表联络站开设“学法课堂”。
宣传力行拓广度,打通基层末梢。“走村入户”广泛宣讲。组建20名“法律明白人”代表组成“新法宣讲队”,以方言土话讲解“代表如何反映民意”“群众怎样监督代表”等知识。“云端矩阵"精准推送。在新媒体平台开辟“赶超崛起代表建功”“‘代’你去监督"宣传专栏。“政民互动”双向赋能。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代表法咨询专窗”;微信小程序开展“我向代表提建议”活动。
创新转化促深度,推动落地见效。清单明责,细化履职“施工图”。系统梳理履职基础、专项任务和负面警示三张清单,印制《代表履职任务包》等。图表对照,打造法律“说明书”。推出新旧法条款对比图、场景化流程图两类工具。案例成册,提供实战“工具包”。以“案例 + 模板"形式编制《代表履职操作手册》,每个案例配套“法律依据 + 步骤拆解 + 易错提示"三栏对照表。周桃安
松阳县:打造“企呼我应”品牌
丽水市松阳县人大常委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以“企呼我应”品牌为抓手,聚焦企业关切重点,强化督办闭环,推动“代表来督办"取得显著成效。
靶向问需,构建全覆盖督办网络。联合赤寿乡人大定期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及开发区议事员走访企业,2024年累计走访120余次,建立“一企一档"督办清单。强化联动协同,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形成“人大统筹、乡镇联动、企业参与、部门落实”的立体化督办体系。通过开发区议事会年度会议、人大联络站月度活动等平台,汇总各级代表意见。
精准施策,破解园区发展难题。高度重视“代表来督办”交办建议,聚焦交通出行、物流服务等重点领域督办,由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专项督办组,实行“责任科室对接一一事一策制定一专题会议交办"推进机制,依托“部门服务日”人大专题会议现场交办任务,限时1个月办结。强化跟踪问效,建立“代表回访 + 企业评分"机制,对已办结项目开展满意度调查。
闭环管理,提升督办质效。深化为企业服务机制,健全责任链条,成立“企呼我应"办理小组,明确“代表交办一部门领办一限时结办一反馈评价”全流程。强化长效保障,将代表诉求纳入开发区年度工作计划,推出开发区“暖企助企十件事”。
洪燕波 娄彦
温岭市大溪镇:深度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温岭市大溪镇人大创新构建“闭环 + 共治 + 数智”监督模式,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闭环监督强机制,压实生态治理责任链。首创“一重六专"监督体系,“一重"指每年选取一个镇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议题开展重点监督,“六专"即从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方面分别选取一个专项工作开展监督。创新实施“三审一评"监督模式,形成“年初审计划、年中审进度、年末审结果、代表来评议”的闭环机制。构建党委统筹、人大监督、政府落实、部门协同的联动监督模式,2025年共开展专项督查12次,推动解决生态治理难题36项。
全民共治聚合力,绘就生态保护同心圆。组建由18名市、镇人大代表和村干部构成的“芋溪和”红杉林志愿保护队,助力大溪镇太湖水库红杉林网红景点生态保护。建立并坚持“定期巡查 + 动态清理 + 常态宣传”工作机制,2024年累计开展环境巡查58次,带动1000余户家庭参与环保行动。创新“代表驻点接待”制度,在旅游旺季设置流动服务岗,及时回应并助力解决游客环保诉求。
数智赋能提质效,织密生态监督智慧网。在方山一南嵩岩4A级景区和太湖水库区域,推行“景区 + 库区 + 联络站码"融合治理模式。依托人大民情民意平台大数据,精准锁定非法捕捞、农业污染等群众重点关切,组织代表开展“护水清源”专项监督行动,助力形成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38项治理清单。
蒋佳筱 张茹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3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