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创新为钥,开启发展新篇章

作者: 刘瑛 傅瑛 马凯航

滨江:创新为钥,开启发展新篇章0

要保障。滨江区人大在区两会期间创新开展联组审议,召集各个代表小组中来自企业、科研、教育、医疗、法律等领域的13名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并邀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代表们围绕产业提能、科技创新等内容积极建言,提出意见建议41条,为滨江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贡献人大智慧。

科技创新的浪潮奔涌向前。在杭州市滨江区,高新技术企业如繁星璀璨,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发展背后,彰显着人大力量。从人代会时的热烈审议到闭会期间的协商活动,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到汇聚产业与青春智慧,滨江区人大以一系列创新务实的举措,为区域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注入澎湃动能。

驱动产业提能,点燃共富动力引擎

在联组审议前,滨江区人大通过分组走访,收集代表们关心的话题,最终选定10项议题,同时推动代表深入调研,提出高质量建议。

“联组审议的形式给代表与部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能够实现民意直达。”滨江区人大代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总经理于亮为联组审议点赞。

对于此次审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将深入研究,及时办理答复。滨江区人大将对意见办理情况持续跟踪督办,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成效。

“数字化、数据化、数智化、具身化"“产业园区驻点工作站模式""类脑智能产业”今年的滨江区人代会审议现场,科技含量很高。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共富发展沃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滨江区人大聚焦“法护营商”,开展系列调研、座谈、监督活动,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金点子”。

“建议构建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议搭建中医药跨境电商专属通道。”今年5月,滨江区人大组织代表分3组分赴3个街道开展“人大协商日"活动。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数字自贸区建设等内容开展面对面协商。此次协商是滨江区人大写好营商环境优化“下半篇文章"的举措之一。

自去年开始,滨江区人大组织代表进行问卷调研、实地调研,推动代表当好营商环境体验员,开展“法护营商”人大协商、专题询问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并形成监督闭环。

今年,滨江区人大结合去年意见办理情况,继续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人大协商主题,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加入“数字自贸区建设"议题。4月,滨江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数字自贸建设工作;6月,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情况视察活动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题询问、课题调研等,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滨江区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说,

深化站点建设,畅通共富神经末梢

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滨江区人大以产业联络站“12365"建设机制为抓手,深化联络站建设,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产业园区里、建在企业平台中。

在浦沿街道,火炬产业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辖区内企业领域人大代表为主体。代表们通过走访调研,形成企业和员工供需“双清单”,针对性推出解决企业员工租房难和幼儿入园难的民生工程。

在长河街道,星光产业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开展创业陪跑项目,邀请各类“大咖"授课,在团队培养、税务合规、选品交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撑和帮助。

在西兴街道,兴盛产业社区代表联络站有一支覆盖园区企业的“企情联络员”队伍,每月常态化开展园区走访、楼宇恳谈活动,“线上 + 线下”多渠道收集信息。

“我们将在产业社区代表联络站打造集政策咨询、金融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组建由人大代表、行业专家组成的‘助企智囊团’,试点‘代表 + 企业家机制,邀请人大代表定点联系企业,针对产业链协同、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展定制化服务。"滨江区人大常委会西兴街道工委主任说。

目前,滨江全区已经建成4个产业社区代表联络站(点)。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产业社区、园区代表联络站启用,扩大人大代表助企服务圈。

汇聚青年力量,注入共富青春动能

“希望社区可以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服务,加强与企业、高校的沟通交流,为辖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能否引入更多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帮助青年人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这是滨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场“青春议事会”的场景。人大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与30多名青年人才、大学生代表围坐一圈,围绕就业形势、综合能力提升等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滨江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3.5岁,年均引进6.8万名青年人才。在滨江,青春是最亮眼的颜色。

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滨江区人大开展了多项活动,实现了城区与青年群体的“双向奔赴”。比如,在“青年·局长面对面”活动中,“青年社交平台搭建”“公共交通配套再提升”"子女就近就便入学"等话题引发热议;以“‘90后'话人大"为主题的协商实践,让滨江青年找到了参政议政的专属通道;在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经全体区人大代表票决,“推出‘青荷驿站’房源50套"被选为2024年滨江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通过“民呼我为·青春议事会”“滨青开讲吧"等议事平台征集意见建议,助推团区委出台《“青"爱的城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实施方案》。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滨江区人大将继续探索青年发展与共同富裕深度融合路径,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以更受青年群体喜爱的方式,倾听青年声音,解决青年发展难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709.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