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炬,点燃企业科技创新引擎

作者: 王姗

当企业遭遇技术瓶颈,“揭榜挂帅"机制为其破局;当实验室成果难以落地,“先使用后付费"模式为其铺路;当科技人才寻求发展空间,“科创飞地"的职称评审直通车为其畅通渠道一一在浙江金华,法治正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2025年5月,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通过《金华市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旨在系统性破除创新障碍、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法治动能。

全链条保障:立法破解创新堵点

《条例》精准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全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制度设计。

以法为炬,点燃企业科技创新引擎0

在“从0到1"的技术研发突破方面,《条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在“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畅通方面,《条例》支持多元化成果转化路径,明确推行“先使用后付费”模式,鼓励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培育专业化技术服务力量。

在“从100到N”的应用实践促进方面,《条例》建立健全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机制,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应用,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支持。

机制突破:“金华方案”激活创新主体

2020年5月,金华在浙江省首创“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3月,该云平台累计面向全球发布企业技术攻关需求榜单6954项,总榜额达60.73亿元;吸引7570人次线上对接,成功牵引全国654家高校院所的106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揭榜攻关。

《条例》固化这一成功实践,要求政府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并对完成关键技术攻关的项目予以奖励。此举打破了传统科研组织模式的局限,使企业从“寻找项目"转向"提出难题、寻求解决方案”,真正成为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受益的核心主体。

《条例》着力深化产学研高效协同,释放融合倍增效应。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等设立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各类型组织参与产学研用合作。

浙江朋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体会:“企业与高校在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上优势互补,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提升了合作效率。”

十条重点产业链是金华“港”“廊”“链"主战场之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也是金华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的跃迁路径。《条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链主"企业引领带动,推动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攀高向新。

《条例》支持多元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按“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金华市聚杰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就像是给创新上了‘分期付款’,让我们轻装上阵。”

要素赋能:构筑创新支撑体系

《条例》多维度强化创新要素保障。在财政投入方面加力,明确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速需高于省科技创新发展五年规划要求的全省年均增长水平。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条例》授权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破解人才评价“天花板"难题。推出的“柔性引才"政策,让外市研发机构的科技人才享受本地同等政策待遇,“编制池”管理更解决了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2024年,金华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0名,青年博士449名,同比均创新高。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同样关键。《条例》要求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设立科创基金投向“硬科技”,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服务。以农业银行金华分行为例,2024年新增战略性新兴领域贷款40亿元,总量超200亿元,增速达 4.38% 。

知识产权护航。《条例》明确建立快速预审、风险预警和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增强企业创新安全感。

一家厨具企业通过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将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3个月。企业负责人表示:“完善的法治保障让我们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以法为炬,点燃企业科技创新引擎1

2025年5月,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通过《金华市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屠轶钦摄

生态跃升:从“政策驱动”到“制度引领

“最多查一次"机制让企业科研人员告别了频繁迎检的烦恼,线上全流程办理使项目申报时间缩短 60% 免申即兑的惠企政策推送,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红利……

《条例》通过流程再造和服务升级,打造出“企业唱戏、政府搭台"的最优创新生态。金华市积极落实“ 8+ 4”、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高质量发展,2024年累计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215亿元。

《条例》支持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要求壮大优质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法治为创新划清了赛道边界,更安装了涡轮增压。”金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说。

《金华市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实施,不仅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绘制了精准的路线图。随着法治与创新的深度融合,金华正加速建设成为企业创新的沃土与人才汇聚的高地,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73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