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法善治新格局

作者: 赵晓思

构建良法善治新格局0

“系统推进地方立法,精准有力开展监督……以法治之力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以能动司法服务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着力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大局服务。”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法治”成了高频词。一年来,浙江沿着法治浙江道路砥砺前行,探索法治中国建设新路径,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法治新动力。

迈步新征程,如何打造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省域实践范例?如何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出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让人大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

阮重晖:通过开放的理念、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人大工作全过程,推动人大工作更好地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惠民生。

“助推三个‘一号工程’、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决定、召开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翻看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杭州市钱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阮重晖十分振奋:“2023年是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第一年,开局就拉满弓,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老名片’持续擦亮、‘新名片’不断涌现,为基层人大树立了标杆。”

在看到着力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工作时,阮重晖在“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首次组织群众视频旁听”“加大民主立法、开门监督力度”等关键词上作出了标注。

过去一年,钱塘区人大常委会在扩大人大工作公开化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推行常委会会议网络直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实行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旁听人员可以围绕会议议题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实行开门监督,做到监督议题来自群众、监督过程让群众参与、监督实效让群众评价。

“人民群众是人大工作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和活力源泉。门打开了,群众参与进来了,就会有推动力,人大工作就会更加接地气。”阮重晖说,“我们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大工作是实实在在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认认真真为人民群众解决难题。”

对于如何更加密切同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让人大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阮重晖也有自己的思考:“将进一步完善人大工作公开制度机制,推进常委会会议旁听公民的主体多元化,开展‘人大机关开放日’活动,持续推进人大工作公开化。”

“希望通过开放的理念、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人大工作全过程,推动人大工作更好地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惠民生。”阮重晖说。

持续擦亮基层人大工作品牌

顾卫卫:进一步激活创新动能,塑造基层人大工作亮点,提升“民呼我为”的工作质效,打造更多具有奉化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品牌。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持续擦亮参与式预算、代表亮身份、局长·代表面对面等实践品牌,深入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对此,省人大代表、宁波市奉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卫卫深表认同。

近年来,奉化区人大持续推进镇(街道)人大实效化、特色化建设,以“周一夜访”为载体,创新工作多点开花。大堰镇人大创设“云上三领”人大代表联络点,推动高山农业、民宿业和来料加工业等产业发展;人大方桥街道工委出台指导意见,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多元解纷模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人大莼湖街道工委探索构建“代表+督办”监督闭环机制,推动民生领域重点事项“联督联促”;人大岳林街道工委创新工作评议方法,推行“一轮票决、两轮评议”工作机制……

“坚持全区一盘棋、两级协同抓,建立联系指导机制,深化‘领导属地联系+工委对口指导’,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体系,加大特色品牌创新评价权重,实现‘一地创建、同类推广、整体提升’。”顾卫卫详细介绍了奉化区人大推动品牌建设的方法路径。

截至目前,奉化区人大有区级人大品牌1个,镇(街道)品牌11个。下一步如何深化推进,持续擦亮工作品牌辨识度?

“这次省人代会上,基层民主建设和基层人大品牌打造工作是我重点关注内容之一。”顾卫卫说,“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更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推动乡镇街道、开发区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工作指引和标准体系’,为我们基层人大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品牌创建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奉化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激活创新动能,塑造基层人大工作亮点,提升‘民呼我为’工作质效,打造更多具有奉化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品牌。”顾卫卫表示。

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园

刘素婷:将持续聚焦“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找准人大着力点,用心“选题”、用力“答题”、用功“破题”,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园。

持续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持续推动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省人大常委会推进共同富裕的扎实举措,让省人大代表、温州市洞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素婷欣喜:“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交给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务,浙江各级人大使命在肩。”

过去一年,洞头区人大交出了优异的助力共富答卷。洞头是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为实现“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美好愿望,洞头区人大助力共同富裕的脚步从未停歇。

2021年9月,依法作出《关于促进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的决定》,切实将区委的决策部署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成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2022年3月,专门出台《关于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海上花园的四年行动方案》,排定90余项具体工作,推动共同富裕海上花园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努力争取温州市人大的指导与支持,稳步推进海上花园立法工作。2023年6月5日,《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决定》正式公布施行,为洞头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建设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明了一条依海富民、以海强区、人海和谐的海岛共富之路。

细数洞头区人大助力共富的成效,刘素婷认为,关键在于摸清问题、聚合民意、立足实际、推动落地。比如,将《聚焦幸福要事,全域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全力助推251件“幸福要事”落地,尤其是紧盯陆域引调水工程,彻底解决离岛鹿西乡群众“靠天吃水”问题。

“下一步,将持续聚焦‘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找准人大着力点,用心‘选题’、用力‘答题’、用功‘破题’,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园。”刘素婷说。

刘素婷:将持续聚焦“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找准人大着力点,用心“选题”、用力“答题”、用功“破题”,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园。

持续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持续推动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省人大常委会推进共同富裕的扎实举措,让省人大代表、温州市洞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素婷欣喜:“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交给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务,浙江各级人大使命在肩。”

过去一年,洞头区人大交出了优异的助力共富答卷。洞头是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为实现“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美好愿望,洞头区人大助力共同富裕的脚步从未停歇。

2021年9月,依法作出《关于促进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的决定》,切实将区委的决策部署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成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2022年3月,专门出台《关于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海上花园的四年行动方案》,排定90余项具体工作,推动共同富裕海上花园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努力争取温州市人大的指导与支持,稳步推进海上花园立法工作。2023年6月5日,《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洞头海上花园建设的决定》正式公布施行,为洞头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建设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明了一条依海富民、以海强区、人海和谐的海岛共富之路。

细数洞头区人大助力共富的成效,刘素婷认为,关键在于摸清问题、聚合民意、立足实际、推动落地。比如,将《聚焦幸福要事,全域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全力助推251件“幸福要事”落地,尤其是紧盯陆域引调水工程,彻底解决离岛鹿西乡群众“靠天吃水”问题。

“下一步,将持续聚焦‘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找准人大着力点,用心‘选题’、用力‘答题’、用功‘破题’,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园。”刘素婷说。

发挥代表作用  助力基层治理

郑文红:群众认可的实践方式,才是让民主落地的最好路径。要紧扣“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人大所能”,把基层人大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真、更贴近百姓。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人大代表熟悉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财经预算工作联系点阵地作用,让群众找到代表、让代表走进群众。对此,省人大代表、浦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文红深有感触。

“一直以来,浦江县人大笃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人大工作,实现了民意收集全覆盖、无盲区,民主监督全方位、无死角,民生服务全链条、无堵点,从而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郑文红介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立足基层单元阵地,浦江县人大创新搭建“代表直通车”活动平台,组织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会商。

“常委会领导每月15日下沉到联系乡镇,各委办成员每季度至少1次到所在代表联络站,代表每周至少半天上门联系群众,做到了人员全下沉、联系全天候。”郑文红说,这一平台的搭建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多个部门、历史遗留、久而未决的突出问题,同时,督促政府单独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微民生实事”专项资金,专门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如今,浦江老百姓遇到问题就想到代表,随时能找到代表,而代表也时刻心系百姓,主动了解诉求、反馈情况。

2023年,以“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20周年为契机,浦江县人大常委会在助力基层治理方面又作出新的探索和尝试。将全县1029名五级代表全部融入778个基层治理网格,通过代表主动帮办、联动服务、全程督办,做到了民意“网”中集、诉求“格”中办、化解在萌芽。

“群众认可的实践方式,才是让民主落地的最好路径。”郑文红表示,浦江县人大常委会将紧扣“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人大所能”,探索建立“双指导一清单一评选”“五级联动、六组融合”机制,建立健全代表联络站(点)的运行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把基层人大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真、更贴近百姓。推进联动监督  放大聚合效应

蔡周钧:聚焦“线上贯通”“线下聚合”,优化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配合的路径衔接,丰富联动监督的形式内容,推动联动监督规范化、智慧化、长效化。

“建立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行业部门、社会等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强化联动监督、组合监督、跟踪监督。”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关于监督协同机制的表述,让省人大代表、三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周钧眼前一亮。

“开展联动监督是三门县人大一直在探索创新,且坚持完善的一项工作。”蔡周钧介绍,2017年6月,三门县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加强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决定》,与检察机关同向发力,以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衔接为切入点,不断探索人大监督叠加检察监督的新路径,推动了一大批民生热点问题的加速解决,实现了“1+1>2”的监督效果。

“这项工作已经坚持开展了7年,通过联合督办,检察建议回复率提升到100%,提高了检察建议办理刚性;通过线索交办,45件代表建议成功转化为检察建议。相关工作先后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人大·检察’法律监督智联督办应用入选全省第二批数字法治好应用,并实现全省推广。”三门县人大常委会交出了联动监督的高分答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