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作者: 厉亚敏 孙心悦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0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过去一年,我省启动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高质量完成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帮困、就业创业等十方面56项31569个民生实事项目,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有力增进了民生福祉。

2024年,如何聚焦聚力缩小“三大差距”,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来自各行各业的省人大代表带着“民声”出席大会,建言献策。

让孤独症儿童不再“求治无门”

方青:我将继续关注孤独症患者群体,为他们发声出力,让孤独症儿童不再“求治无门”,让孤独症家庭不再有“后顾之忧”,让“来自星星的孩子”未来可期。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不和别人对视,不理会别人的呼唤,不会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但其实他们得了一种叫孤独症的病。

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省人大代表、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印象很深的是很多年前,我们学校转进来一个孤独症学生,在我坚持跟他打招呼的第4年,有一天他突然转向我,缓缓地说出‘方青校长,早上好’,那一刻,仿佛所有阴霾都被吹散,阳光洒满了世界!”这次经历无形中为她后来的一系列相关履职埋下了伏笔。

2023年底,王浩省长在金华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征求座谈会,特意征询列席人员关于孤独症儿童医疗救治方面的意见建议。方青注意到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5000人”。“我对‘5000人’这一表述感到疑惑,为什么是5000人?万一这个群体更庞大呢?他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帮助?”方青现场就这些疑虑与政府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积极开展调研,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方青走访了很多孤独症儿童家庭,“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是被提到最多的词汇。由于害怕受到歧视,很多患者及其家庭都会选择隐瞒病情,这也给方青的调研带来了不小阻力。“所幸我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人大代表,这样的双重身份最终让很多患者对我打开心扉。”方青说。

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渠道有限,很多家庭难以支付康复费用,有超过一半的家庭,夫妻一方全职带娃,无法正常工作。为此,一些地方也出台具体解决办法,但却没有从制度保障层面解决问题。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感到浙江很有必要完善孤独症患者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方青第一时间将调研了解的情况反映给人大及政府相关部门,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形成了《关于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系统化支持的建议》提交本次大会。

2024年1月23日,王浩省长在省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掷地有声地提出“加强孤独症儿童医疗康复救治,孤独症门诊治疗享受住院医疗保障水平”,这让坐在台下的方青又惊喜又激动。

“从5000人到全覆盖,从康复救助到门诊治疗享受住院医疗保障水平,表述的转变,其实质是全省医疗保障政策的优化完善,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孤独症儿童的支持和保障不再停留于数字,而是温暖的守护、切实的关怀和专业的帮助,也让我真正感受到政府与人大代表的心有灵犀,与老百姓的同频共振。”

方青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孤独症儿童的支持举措科学合理、回应民声,精准施策背后折射的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情怀,体现的是政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百姓立场。

“幸福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我将继续关注孤独症患者群体,为他们发声出力,让孤独症儿童不再‘求治无门’,让孤独症家庭不再有‘后顾之忧’,让‘来自星星的孩子’未来可期。”方青诚挚地说。

推进乡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蒋小民:准确布局全省乡村运营新赛道,注重“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开”,打造一批乡村经营的“示范县”“典型镇”“典范村”。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工作报告着墨颇多。

当前,乡村运营已经成为浙江省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课题、高频词和新出路,乡村振兴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运营时代。

省人大代表,桐乡市乌镇镇陈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小民认为,从全省层面看,面对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路径需求和日新月异的市民消费需求,现有的乡村经营发展存在经营理念单一、效益机制不畅、发展能级不足等共性问题。

“一是经营理念需要突破,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重建设、轻经营、不会经营’的问题;二是乡村经营模式还需丰富,部分村在谈到运营的时候,较为执着于‘第三方’提供经营服务;三是乡村运营效益还需增强,村集体增收的模式还有待拓展。”

对于如何破除当前乡村运营的痛点、堵点、难点,努力让乡村建设的成果持续产生效益、提升价值,蒋小民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做好统筹规划。准确布局全省乡村运营新赛道,注重“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开”,打造一批乡村经营的“示范县”“典型镇”“典范村”,依托乡村生态资源、生态产品与农耕文化优势特色,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打造乡村特色化的长效经营产品与服务。

健全政策供给。在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综合指导。建议农业农村部门做好未来乡村和历史文化村的落地实施,通过项目持续建设,深度挖掘乡村产业资源和闲置农房资源;建议自然资源部门积极通过土地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激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建议文旅部门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精品民宿,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注重人才引育。提升村领导班子的乡村经营能力和赢利能力,增强乡村自身的“造血”功能,让村委班子“强起来”;依托美丽经济经理人和乡村运营师等系列机制,通过政策激励,让优秀人才“走进来”,有效服务于乡村运营;通过各类专题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以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让农民“富起来”。

让滨海宁波“扬帆”世界

王晓菁: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既是适应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应时之举,也是实践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海洋文明故事的必然要求。

前段时间,“尔滨”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文旅部门频放“大招”、竞相“出圈”。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表述,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倍感振奋,这与她带来的“关于支持宁波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的建议”不谋而合。

“‘尔滨’有雪、‘浙里’有海,宁波的海洋文化旅游值得推荐。”王晓菁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对宁波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如数家珍:“宁波是中国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国际性大通道相衔接的城市,拥有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国家首个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浙江省十大海岛公园花岙岛、亚洲第一钓场渔山岛、黑沙滩、蓝眼泪、松兰山……”

在王晓菁看来,宁波海洋文化旅游“好看、好玩”。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既是适应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应时之举,也是实践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海洋文明故事的必然要求。

2023年,宁波全市海洋文化旅游接待人次超过1500万,发展势头强劲。如何趁势而上,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王晓菁支了三招。

举办节事活动。2022年,宁波成功举办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发起《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宁波倡议》。王晓菁希望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能永久落户宁波,并借力国际知名帆船运动等高端节事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开展海洋旅游创新发展试点。王晓菁建议,开拓海上旅游航线和海上观光产品,先行开展无居民海岛旅游利用,规范管理海上运动项目,保护性开发花岙岛、檀头山岛等近岸海岛,让宁波沿海成为北纬30度“最美”海岸带。

擦亮“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金名片。她呼吁推动井头山二期考古发掘项目纳入“考古中国”项目,将翠屏山打造成为“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标杆产品和承载空间。

从余姚井头山遗址,到杭州亚运会帆船、沙滩排球两项海洋运动在象山举行,数千年时光为宁波留下难以磨灭的海洋印记。王晓菁说,随着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品牌的打响,相信滨海宁波必将“扬帆”世界。

筑牢乡村健康“第一道防线”

钟水清:从推进制度完善、加强队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着手,保障乡村医生队伍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23年,浙江省启动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高质量完成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十方面56项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浙江将持续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其中,“老有康养”“病有良医”等方面,说到了省人大代表、松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钟水清的心坎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患者日渐增多,“老弱病残”“留守空巢”等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日常工作与调研,钟水清关注到城乡的卫生服务能力差距较大,乡村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建设省市县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农民群众来说,乡村卫生服务体系是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乡村医生则是最直接的守护者。

然而,当前基层医务人员整体供需紧张,村级卫生室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更呈现人员“只出不进”的自然消亡状态。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长期困扰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村医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要提升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关键是保障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钟水清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着手,在省级层面自上而下统筹设计乡村医生职业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村医优先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增强村医岗位的财政保障。

同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培养。建立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制度,设立村卫生室定向培养岗位并予以学费补助;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对口支援、交流学习等形式,加强对村医的教育培训,逐步把村医培养为农村地区留得住、实用型的全科医生。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施‘执业(助理)村医’迭代计划,推进乡村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有序发展。”钟水清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