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小站点”,搭起为民“大舞台”

作者: 陈诚 章婧

家门口的“小站点”,搭起为民“大舞台”0

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人大代表联络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载体,如何让“小站点”真正承接起“大民意”,推动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安吉县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给出了答案。

与你同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要整合大余村范围内生产、生活、办公等闲置资产资源,实行统一规划。”“数字游民公社成立后,数字人才培训基地、数创综合服务中心、研学中心和余村合伙人共创空间等配套设施需要同步推进,充分保障乡村创业空间。”……

暮色四起、落霞云归,安吉县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里格外热闹。全国人大代表汪玉成和大余村范围内各乡镇人大代表、余村全球合伙人、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针对青来集建设该如何有效破解乡村配套设施不完善、资源要素匹配不平衡、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单一等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我们每周确定一个主题,从百姓关切的民生实事到政府聚焦的大余村建设,每次‘大余村夜话’都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汪玉成说。

由废弃水泥厂改建的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建筑“余村印象”落成,数字游民公社等多个余村合伙人项目签约落地,迷笛青年、余村乡村国际音乐节等高质量乡村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被逐一转化为实际行动,让余村发展日日常新,充满生机。

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谋划着关系大余村发展的头等大事,也关心着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去年,天荒坪镇人大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打造“‘余’你同行 共商‘坪’事”工作品牌,为代表和群众议事情、提意见、话家常丰富载体渠道,让代表作用发挥嵌入到基层治理体系中。“人大代表的工作方式从原来的群众来访、集中交办转变为走访一处、带动一片,通过直接到群众家中坐下来谈心,协商解决问题,进一步拉近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天荒坪镇人大主席徐基财说。

青山上、绿水间,人大代表一直在身边。践行民主、广纳民智,汇成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这里生动实践着。

一站多用,“1+1”迸发“合能量”

“开放、包容、融合、集成”,是贯穿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行全过程的重要理念。

在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过程中,法检“两院”在站内设立了固定联系点,定期开展活动,常态化推动核心业务下沉至基层单元。前不久,安吉县人民检察院轻罪治理检察工作座谈会在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会上,部分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受,并围绕如何推动轻罪治理检察工作建言献策。隔天,安吉法院在余村共享法庭审判了一起涉农村土地流转、发包的合同纠纷案并进行普法宣传,人大代表和附近村民纷纷赶至联络站通过大屏直播观摩了该案审理。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通过‘两院’业务下沉座谈、听证会等形式了解相关工作,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也是一种不断增强代表履职、依法监督和公众参与的工作合力体现。”天荒坪镇人大代表李波说。

代表联络站就是一条民情通道,实现代表“面对面”“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的同时,也推动了“一府一委两院”核心业务下沉基层单元落地见效。去年3月,“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入驻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久便收到当地群众反映:安吉白茶母树“白茶祖”生长空间不足、长势衰退,亟须加强保护。“白茶祖”是一丛树龄数百年以上的再生型野生古茶树,是安吉白茶唯一母株和天然种质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接到线索后,安吉县人民检察院经研判认为具有十分重大的公益诉讼意义,随即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的办案团队。通过现场勘验、走访周边村民及调取相关资料,了解到“白茶祖”在保护过程中存在未设立古树标识、保护牌,树前石牌信息与实际不符,古树生长态势衰退等问题。随后,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行政机关磋商会以及人大代表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充分采纳志愿者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并发出检察建议,将“白茶祖”母树保护工作与安吉白茶品牌建设、茶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自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行以来,安吉县人大坚持“资源共用、平台共享、活动共融、上下共通”,深度融合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监察联系点”、“共享法庭”、检察监委审计协同贯通监督阵地等功能,实现“1+1>2”的倍增效应。

门庭若市,“小窗口”成就“大舞台”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发文,确定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消息传来,大余村代表联络站立马“热闹”起来。

新的荣誉和责任,让代表参与立法工作的积极性倍增。“建议建立市级重大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将‘以竹代塑’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更好发挥竹子在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微声细语重千钧,“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安吉,让基层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为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提供了现实有效的途径。

小小“联系点”映照着民主大气象,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这里迸发出勃勃生机。2023年以来,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以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将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平台,讲述新时代人大故事的宣传平台,畅通基层民主民意表达的交流平台,以人大视角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如何打造中国式基层民主示范窗口?大余村给出的答案是:围绕“五大功能”,贯通“五大民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常态长效的工作体系,实现“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围绕民意收集反馈回应、沟通协商决策、监督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四个维度,建立一套既权威、公正,又具有实操性的制度体系。同时,将联络站长效管理细化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特色化培育四大方面,实行量化赋分,打造闭环管理的评价体系,引领全县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

见微知著,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背后,是关乎制度自信的大文章。大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从一个普通的乡镇代表联络站,慢慢成长,走到聚光灯下,这个“小窗口”成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舞台”,安吉县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和中国式基层民主示范窗口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