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7.86亿元,不让“实事”变“心事”

作者: 胡旭辉

5年7.86亿元,不让“实事”变“心事”0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确保乡镇(街道)人大代表票决(票选)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青田县自2018年起探索建立专项资金定额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200万元用于保障乡镇(街道)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5年来,该县共对32个乡镇(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提供资金保障约7.86亿元,定额保障项目356个,为基层群众解决了一批生产生活中资金量不大但普惠性较广的微实事、真难事。

定额保障,为“微实事”解后顾之忧

青田县是浙江省的山区26县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乡镇一级无独立财权,这也导致在乡镇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开工率低,很多项目被票决出来后甚至多年得不到落实,拖成了群众的“心事”。

如何避免乡镇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流于形式?如何更好发挥乡镇人大代表在为民办实事方面的作用?在开展充分调研、结合山区实际的基础上,2018年,青田县人大常委会创造性地建立乡镇(街道)民生实事代表票决(票选)项目专项资金定额保障机制。

该机制明确,县政府每年按每个乡50万元、镇(街道)100万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用以保障乡镇级人大代表票决项目(街道票选项目)的实施。

“既为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为没有财权的乡镇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提供了‘青田方案’。”青田县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主任叶玲丽认为这项制度探索非常有意义。

制度保障,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一项制度从“一纸文件”到“照进现实”,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保障乡镇民生实事项目的资金有了,如何确保其落实到位,又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

青田县人大常委会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摸索经验,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资金保障机制的函》《青田县乡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实施细则》《关于青田县乡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管理细则》等制度,明确资金来源、使用规范,资金使用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决定,并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

不仅如此,青田县还组建了由县府办、县农业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定额保障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处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定额项目的管理。同时,不断健全民生实事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监督机制,开展县乡两级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民意调查,切实有效地推进乡镇级代表票决定额保障项目落地。

落地生效,5年保障实事项目356个

一项机制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乡镇(街道)民生实事代表票决(票选)项目专项资金定额保障机制实施以来,变很多“不可能”为“可能”,涌现出一批“小资金解决群众大难题”的经验做法。

青田县鹤城街道花园降社区属于老旧自管小区,下水道老化、堵塞问题一直影响着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一到雨季,山上雨水混着泥土顺势流下,地下污水又不断往外冒,时不时还会散发出恶臭味。阴沟涵道疏通改造刻不容缓,可该项目涉及资金小,无法被列为政府投资项目。在当地居民一筹莫展之际,乡镇(街道)民生实事代表票决(票选)项目专项资金定额保障机制给出了答案。

通过居民议事会票选,花园降社区阴沟涵道疏通改造项目被列为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了花园降社区靠后山位置的4处阴沟涵道建设。整个项目仅花费10万元,却让附近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他们纷纷点赞叫好。

“以前这段路上路灯昏暗,到了晚上就一片漆黑,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都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到处都亮堂堂的。”阜山乡前王村村民王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阜山乡地处偏远,用于基础建设的资金较为匮乏,好在有定额保障机制的专项资金支持,得以连续三年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村庄路灯基础设施建设,照亮了和美乡村,也大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截至2023年底,青田县29个乡镇共提交乡镇人代会票决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755个,票决产生585 个,其中定额保障项目356个,项目均属于当地村民群众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设施、文化教育、环境整治等民生事项,推动“出行难”“上学难”等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较好破解,在落实票决制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青田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品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