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闭环处理人代会审议意见
作者: 王琼艳
“上下学路上交通拥堵怎么解决?”“充电桩点位应如何合理布局?”“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多渠道多角度配合实施外来务工人员优惠政策。”……
2024年1月,宁波市北仑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大会期间,代表审议发言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化身”为一张张责任事项办理单,通过区督考办的督查系统下发到各职能部门,并要求在3日内用电话或面商形式将处理意见答复代表本人。
这是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动大会期间代表审议意见“落地有声”的有效举措,切实提高了代表审议发言积极性、提升了政府部门办理实效。
亮出“高言值”审议意见
审议列入人代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的重要工作。
为确保代表审议发言高质量,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下先手棋、打主动仗”,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依托全区11个代表联络站、52个代表联络点、N个选民之家等平台阵地,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利用每月代表接待活动日、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等契机,组织代表深入村社、企业等走访调研,与群众紧密互动,倾听群众呼声,确保审议意见紧贴民情、符合民意、汇聚民智。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年中重要情况通报制度,由区长向全体与会代表通报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邀请代表参加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一府一委两院”的活动,组织代表参加全区重点项目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座谈等,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同时,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代表培训5年规划,将如何提高审议发言质量作为培训工作重要内容,通过专家专题讲、小组会商议、代表集中学、个案指导写等方式,引导人大代表在审议发言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审议意见。
在区人代会召开前一周,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将各项议案和报告印发代表,确保代表有充裕的时间准备审议发言,增强审议意见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为后续办理工作夯实基础。
细化“标准版”交办流程
“以往区人代会,代表审议发言我们采取当场答复的方式,由相关部门即时作出回应。”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议题,往往不能现场作出全面的答复。正是这些需要“带回去”的事项,后续的办理和反馈无法及时了解。
对于这类问题,该怎么办?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审议意见处理办法》,明确审议意见处理流程:代表团记录代表审议发言意见,交代表工委汇总并梳理,再交由区督考办会同区政府办进行分解,明确回应部门,通过“北仑区督查系统”以“责任单”等形式下发到相关部门。
整个流程,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区督考办、区政府办都可以实时在系统中查看进度和反馈,实现代表审议意见全要素可视化管理。
据了解,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超过80%的参会代表,193人次在分团审议环节作了发言,发言人数和频次均超过往年,其中部门当场答复落实的108人次。
人代会闭幕当天,代表工委将汇总的代表审议发言进行整理、分类、登记、编号,未当场答复落实的85人次审议意见,经过“去重”“归并”,形成审议意见50件移交区督考办。当晚,代表审议意见就“化身”为一张张责任单,通过系统下发到各职能部门。
紧盯“三日内”反馈必达
审议意见处理办法明确,接到责任单后,各职能部门应当在3日内以电话、面商答复或书面形式将处理意见答复代表本人。
2024年1月13日,在北仑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区人大代表、吉利汽车集团北仑区域政府事务总监孙炜提出,要聚焦产业升级,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赛道。
此项工作需要政府各部门和企业共同发力,单靠一个部门无法在会议上给出详细的答复。为此,该项审议意见作为“责任单”通过督查系统下发,由区发改局领办,区经信局等5个部门协办。
第二天,相关部门将2024年的产业升级工作计划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形成文字材料汇总至区发改局,第三天就向孙炜代表提供了一份切实可行的答复。
“听取代表审议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做好高质量反馈,是我们应尽之责。同时我们也希望人大代表能把我们的工作和进展传递给更多的人。”北仑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在答复代表时诚恳地说。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让孙炜代表对北仑发展新质生产力充满信心和期待。
区人大代表、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商务部副经理王春绒提出,北仑作为港口城市,交通流量大,特别是货车流量比重高,高速口时有拥堵问题。王春绒建议,新设高速口或扩大闸道。
该意见通过督查系统流转至区交通局。1月14日下午,区交通局签收后,以书面答复的形式反馈代表:随着杭甬高速复线、甬舟高速复线、象山湾疏港高速东延的建成,北仑将增设戚家山、海天路、富春江路等5个高速出入口,分流效果将更加突出。
北仑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审议意见,24家职能部门均按要求在3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代表本人,获得了代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注重“跟踪式”监督问效
为确保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真正落到实处,北仑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跟踪式”督办机制,采用听取报告、回访代表、开展调研、专项检查、满意度评价等方式,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实施全过程监督。
北仑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浙江精友汽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在审议发言时指出,北仑企业数量多,用工需求波动大,为此,“应搭建更广泛的就业交流平台,实现企业用工与劳动者求职的双向奔赴”。
区人大常委会组建代表督办小组,采取多层次的督办方式,对代表审议意见的承办单位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督办。
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北仑区人社局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针对各类人群精准施策,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在人大和代表的监督助推下,一系列招引人才的举措出台:为外来求职人员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及就业指导;举办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政务App客户端上线北仑人才频道……
看到成效,王英十分高兴:“越来越多高素质劳动者选择北仑,形成了一支不断壮大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他们就是推进北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同时,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引入三维满意度评价体系(答复时效评价、答复内容评价、处理结果评价),组织代表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开展反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政府部门考评体系,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北仑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50件代表审议意见中,代表对答复时效、答复内容、办理结果满意率均为100%。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牢把握“内容高价值、交办高效率、办理高质量、督办高要求”的要求,努力提升审议意见处理质效,积极推动审议意见从办文到办事、从答复到落实、从解释到解决的转变,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