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衢州实践

作者: 李希 郑菁菁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衢州实践0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人大代表?”“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5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陈玮有了一个新身份——兴华中学思政辅导员。围绕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她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让学生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衢州市人大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项创新举措。近年来,衢州市人大在立法工作、基层治理、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民情民意出发

在衢州,有个家喻户晓的“三民工程”,即民情档案、民情沟通、为民办事全程服务。

打开一扇“民意窗”,架起一座“民心桥”。15年来,衢州市不断深化对“三民工程”实现路径、机制、手段的探索创新。而这一“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也正是衢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程。这一切,在被誉为“中国农民画第一村”的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自2020年8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以来,余东村一直围绕村民的所想所盼做文章。不管是村委会换届,还是人大代表选举,都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充分尊重民意,选出公认度高、能力强、甘于奉献的最佳人选。针对村民提出的停车难、老人用餐难等问题,余东村建起了共享食堂、停车场、罗汉山健身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菜园议事广场是村民茶余饭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代表和村民碰撞出了很多“金点子”。根据村民提议,余东村成立了“十大碗联盟”,村民烧得好的菜,都可以提供给村集体统一经营的农家乐,让村民在家就能赚到钱。

一切从民情民意出发,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近年来,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从社情民意收集、处理反馈、分析运用等环节入手,纵向打通市县乡三级人大,横向对接12345热线、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等,着力构建人大代表履职“主”字型数字化服务应用系统。2023年,全市共监测民情数据100多万条,定期形成民情民意分析报告,为党委决策、人大行权、代表履职提供了重要参考。

收集民情民意,衢州市人大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四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这些遍布衢州市县乡的大小站点,也构建起了一张覆盖全市的民意收集网。

衢州新农都市场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交易额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大小商户1000多户,每天人流量达1.3万人次。今年3月,新农都人大代表联络点成立后,驻点的10名人大代表分别联系市场的“一室两部六网格”,每月至少一次走访商户收集民情民意。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衢州在探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对群众诉求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回应。

以良法善治为先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自2016年2月衢州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第一部程序法开始,衢州翻开了立法篇章。

8年来,衢州先后制定了21部地方性法规,涉及电动自行车管理、城乡网格化服务、围棋发展振兴、优化涉企服务、国际花园城市建设等,其中4部是“全国首部”,6部是“省内首部”。2023年制定的《衢州市优化涉企服务若干规定》,关于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等服务企业的条款,被今年省人大通过的《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吸收。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衢州市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要求,贯穿到立法项目征集、法规立项、法规草案起草、审议等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制定了一系列具有衢州特色的地方性法规。

比如,在《衢州市围棋发展振兴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政府部门、人大代表和乡镇、社区(村)、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参加的座谈会13场,以及多个专题研讨会、专家论证会。经过47次易稿,最终形成一部具有衢州特色、保障和促进围棋振兴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作为国内首部围棋立法,《衢州市围棋发展振兴条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衢州两个主会场召开,并视频连线了32个省级围棋协会分会场。短短5天,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发布报道,各大网站转载转播,阅读量3500多万人次。全过程人民民主带来的立法效应,开出了满堂芬芳。

法律的生命在于贯彻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向着立法之后的更广阔基层延伸。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在我市执行得怎么样,你怎么看?”在向各地征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意见时,江山市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履职综合平台的作用,仅7天就收到了1300条回复。这些反馈意见不仅能在平台相关板块直接显示,还能通过系统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网格+代表”的布局、数字化的信息收集处理平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群众与人大间打通了一条畅通无阻的信息快速通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也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中国式民主。立法为民,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了生动体现。

以服务发展为要

2023年10月,柯城区新华小学策划了一个“一米视角看衢城 小小街巷名 探见大文化”的“双减”项目,该校六年级4个班的学生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导览存在一些问题。他们通过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快来议事”活动,与柯城区人大代表们围坐一堂,提出关于设置水亭街巷“儿童有声路牌”等四个建议,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金点子”。

柯城区人大代表、人大府山街道工委负责人陈伟了解情况后,立即向衢州市有关部门反馈,积极推进“儿童有声路牌”等建议的落地实施。2024年2月,衢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新华小学孩子们录制的普通话、英文、方言3种语言版本的音频制作成二维码,印于11块儿童街巷语音导览牌上。如今,市民游客只要拿出手机扫描,就能听到新华小学儿童讲解员既富童趣又认真的讲解。

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衢州一直在努力。

在常山,“民情茶馆”聊出了一条浙赣跨省公交班线。2023年5月,常山县白石镇草坪村村民侯书其在浙赣边际人大代表联络点的“民情茶馆”里喝茶闲聊时,说起了当地村民的一件烦心事:常山前往江西玉山方向的长途班线因运营困难被迫关停,村民去玉山卖菜需要步行2公里才能坐上公交车。

得知情况后,林芳良等常山县人大代表和镇干部沿着那2公里路走了好几个来回,还向沿线村民了解相关情况。为此,常山、玉山有关部门在浙赣边际人大代表联络点里多次召开协商会,就行驶路线、停靠站点、班次时间等事项进行研究。2023年9月,常山至玉山的公交线路正式开通,侯书其向“民情茶馆”竖起了大拇指:“下次再碰到烦心事,我还来这里聊天、喝茶。”

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却是衢州市各级人大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诠释。

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的过程中,衢州市人大常委会有计划地组织代表视察“五链融合”、古城双修等项目,并组织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为城市发展贡献良策。2023年,共收集意见建议形成“工作清单”2672项、“问题清单”1905个,有力推动了惠企政策直达快兑等一批工作落实。

让城市变得更好,让衢州发展更优,是衢州聚焦“发挥主体作用、汇聚主流民意、人民当家作主”,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典范的目标所向、人心所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